气泡酒火出圈!龙头接连入局,小酒种赛道也飘香| 行业风向标

气泡酒火出圈!龙头接连入局,小酒种赛道也飘香| 行业风向标
2024年06月25日 21:44 钛媒体APP

(图片系AI生成)

6月25日,A股黄酒“老字号”会稽山(601579.SH)股价继续下挫,继昨日开盘跌停后再度下跌超8%,抹平此前涨幅。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上周才经历了罕见的两连板涨停。6月19日、20日,会稽山连续两日涨停,并带动黄酒板块整体上扬。很快,公司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指出股价涨停与新品“一日一熏”气泡黄酒在线上热卖有关。

不过,公司也强调该款产品销售额仅占公司2023年度酒类销售总额的1.2%,尚未对公司业绩产生重大影响。之后,公司股价震荡下行。

钛媒体APP注意到,上述事件不仅让“气泡黄酒”火出圈,也引发业界对“气泡酒”乃至小酒种的热议。因为,不止会稽山,贵州茅台(600519.SH)、五粮液(000858.SZ)等白酒巨头也已接连下场。

“618”气泡黄酒出圈

在A股,由于黄酒规模不大,该板块的关注度远远比不上白酒上市公司。

根据中国酒业协会数据,2023年1-12月,全国黄酒生产企业完成销售收入210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利润总额19.5亿元,同比增长8.5%。纳入国家统计局范畴的规模以上黄酒生产企业81家,其中亏损企业14家,相比于2022年,规模以上黄酒生产企业减少9家。

会稽山作为三家黄酒上市公司之一,其股价上一次涨停还是在2022年,如今能走出两连板,实属罕见。

6月18日,会稽山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战报,称旗下“气泡黄酒“一日一熏”在“618”电商混战中,抖音官方直播间72小时卖出超1000万元,是抖音黄酒类第2-10名总和的100倍,且成交80%以上都是年轻人,霸占抖音卖货人气榜单,火爆出圈。

(来源:会稽山微信公众号)

这一则消息成公司股价走出两连板的催化剂,次日公司股价起飞。

6月20日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会稽山因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0%上榜。

从龙虎榜数据来看,短期资金炒作现象比较明显,比如近三个交易日,热门游资机构联储证券浙江分公司、量化基金常用的华泰证券总部位列买方第一和第二,沪股通专用位列买四和卖一,一家机构专用席位成为买五和卖二等。

不过一些投资者,包括会稽山方面将股价涨停原因归于公司气泡黄酒销售超预期。根据6月20日晚间发布的股价异动公告,公司表示除气泡黄酒线上销售的文章外,未发现近期可能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媒体报道、市场传闻及热点概念事项。

据报道,会稽山气泡黄酒“一日一熏”是2023年推出的新品,公司原本预估“618”期间7天销售突破1000万元,但仅3天达成了目标。会稽山还表示,目前618活动已经结束,但是该款产品日均销售额还有50万-100万元,同样超出公司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会稽山也在公告中指出,2024年1月1日至6月19日,公司“一日一熏”气泡黄酒单品销售额为1650万元,占公司2023年度酒类销售总额的1.2%,尚未对公司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对于股价跌停,公司方面并未对外回应,但表示会在“一日一熏”产品上倾注资源,后续或将启动下行推广和销售。

白酒巨头下场试水

根据财报,2023年,会稽山实现营业收入14.11亿元,增幅为15.01%;今年一季度公司营收4.37亿元,同比增长18.19%。

对于营收十多亿的企业来说,一个产品的千万销售额似乎并不值得一提,但为何市场反响如此大?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或许与气泡酒赛道升温有关。作为老牌黄酒,会稽山不仅瞄准了这个赛道,推出的新品更成为热卖爆款,这对公司来说是一大利好。”

据TMIC&凯度发布的《2022年低度酒趋势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低度酒市场规模已达到338亿元,约为啤酒市场预估规模的60%。预计到2025年,这一市场规模将超过700亿元。

而气泡酒作为当前备受瞩目的低度酒品类之一,自然也有着不错的发展前景。据GlobalData预测,气泡酒类年复合增长率为11.3%。

另外,尽管目前国内气泡酒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但在“微醺经济”流行趋势的推波助澜下,已有资本嗅到味道。比如气泡酒品牌“晓醉”“大于等于九”已分别完成天使轮融资和A轮融资。

当然,也少不了酒企巨头下场布局。天眼查显示,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已申请注册“五粮气泡酒”“WULIANG HIGHBALL”商标。6月14日,五粮液全新气泡酒Wuliang Highball在韩国发布。据了解,这款产品以白酒为基酒,于6月20日正式在韩国销售。

再往前,今年春糖期间,贵州茅台发布气泡酒新品“UMEET蓝莓气泡酒”;2023年底,泸州老窖(000568.SZ)联合晓醉推出首款白酒风味气泡酒。

知趣营销总经理蔡学飞分析认为,以茅台、五粮液为代表的国内白酒巨头已经开始试水气泡酒市场,而一些新酒饮品牌也在积极培育气泡酒市场。目前,这一品类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小酒种赛道更香?

《2024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认为,当前中国酒业发展已经进入冷静期,存量时代特征愈发鲜明。几大主流酒类市场都呈现出“高预期”与“冷现实”的鲜明对比。

以白酒为例,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规上白酒企业完成总产量同比增长6.0%,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8%,利润同比增长13.1%;规上白酒企业亏损面为34.9%,比上年提高5.3个百分点。

另外,尽管白酒头部企业表现出强势增长,但流通渠道端与消费端却相对疲软,以往“量价齐增”“量减价增”逻辑已经改变。总的来说,白酒行业复苏态势较弱,并呈现出明显的强分化特点,消费多元、市场宽度竞争已成事实。

为打破增长瓶颈,头部酒企已不局限于白酒品类了。除了上述提到的气泡酒,酒企扎堆入局的还有果酒、鸡尾酒、威士忌等酒种。

比如贵州茅台推出的果酒“悠蜜蓝莓遇见”系列、泸州老窖国仙中式果酿酒系列,洋河股份(002304.SZ)更发展果酒全产业链,并表示未来两到三年将布局果酒系列,实现营收10亿-20亿元。

威士忌赛道也十分火热。品牌层面,已有五粮液的仙林玫瑰酒·威士忌、洋河股份与帝亚吉欧合作已生产“中仕忌”、泸州老窖与英国麒麟烈酒开展威士忌合作KylinDS、麒麟爵、MrKylin麒麟先生等。

近两年,郎酒、古井贡酒(000596.SZ)也先后官宣布局威士忌赛道,2023年11月,由古井贡酒和法国卡慕集团共同出资建设的安徽古奇草本威士忌蒸馏坊项目正式开工。

与白酒市场规模相比,其他酒种仅算得上小酒种,收入与白酒也无法相比,为何这些小酒种能得到巨头们的重视和投入?

一方面当然是基于酒企自身多元化发展战略需要,另一方面则是行业形势的变化。比较明显的一点在产品端,由于消费疲软及消费“性价比”的需求,使得大众化产品目前更具增长优势。而白酒产品价格普遍偏高,消费场景更偏向商务宴请等,现如今1000元以上、800-1500元、500-800元、300-500元还普遍存在价格倒挂,反而中低档产品动销最好。

另一个明显变化在消费端,当前消费人群结构正在发生变化。60后一代已逐渐退出酒类消费市场的主流,70后-80后的消费量也在逐步缩减。

根据当下的市场反馈,85年前,商务及管理人群是当前白酒市场消费的主力军,对于正在崭露头角的85年至94年出生的普通白领和95后的职场新人,需将其视为白酒市场未来的重要增长点,并致力于重点培育。

可以看到,能够更好应对上述两大变化、为企业主营产品寻找补充的策略,大概率是更平价、口感更丰富、更受年轻消费群体青睐的酒水产品。显然,以气泡酒、果酒为代表的低度酒、威士忌等潜力巨大。

不过,在业内看来,酒企要实现多元化、年轻化两手抓工程,尚需时日,未来还有较长的路要走。(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杨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