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胜电子公布机器人发展长期规划 回应海外业务调整背后战略考量|直击业绩会

均胜电子公布机器人发展长期规划 回应海外业务调整背后战略考量|直击业绩会
2025年03月28日 19:27 财联社APP

财联社3月28日讯(记者 罗祎辰)在2024年年度报告中,均胜电子(600699.SH)首次将机器人业务提高到公司战略层面,将自身定位为“汽车+机器人 Tier1”,引发外界对公司机器人业务长期发展规划的关注。此外,均胜电子推进的一系列海外业务架构调整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也是市场讨论的焦点。

在今日上午举行的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均胜电子管理层提出公司机器人业务发展将经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加强核心零部件研发;第二阶段是打造全球最大的工业场景,具身智能数据空间;第三个阶段是开发大量真实工业场景的机器换人落地方案,推动商业化应用;第四个阶段是构建开放共赢的机器人产业生态;第五个阶段实现机器人业务全球化布局,成为具身智能解决方案供应商。”

据管理层介绍,公司从两年前开始布局机器人业务,从2025年开始机器人正式成为公司发展战略。目前,均胜电子的机器人业务处于第一阶段,重点是突破传感器、能源管理模块、高性能材料等核心零部件技术,实现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在客户方面,我们和国内外几乎所有做机器人的整车厂都有业务往来,包括联合研发、产品送样,进展快的已经拿到订单,后续有重大业务进展会及时公告。”

在推进机器人业务发展的同时,均胜电子在2024年也启动了一轮海外业务重组调整,在德国地区,削减约600名研发、管理、生产等人员,同时还关闭德国阿沙芬堡工厂和罗马尼亚周边的卫星工厂,推进美洲地区5个工厂的关停工作。 受此影响,公司2024年管理费用同比增加约4.4亿元,拖累公司短期业绩表现,均胜电子去年Q4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缩水超93.7%。

短期业绩承压已成事实,与会投资者更关注公司海外业务重组的中长期影响以及后续计划。公司管理层表示,经过这轮海外业务重组调整,预计2025年固定成本可下降近4000万欧元,提升税前利润率两个点以上,对于公司长期业绩表现将持续发挥积极作用。据悉,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均胜电子方面认为,要取得制造领域的成本优势,进一步产能转移是大势所趋,“去年最重要的是关闭德国工厂,实际现在东欧的成本也不低,我们还在考虑进一步转移。”

在均胜电子管理层看来,一系列海外业务重组背后的战略考量是基于最佳成本原则进行全球的产能协同,“目前来看,中国的供应链确实是最有竞争力,如何把中国的供应链的成本优势和效率优势体现在我们全球的成本结构上,这是我们过去的几年着重发力的方向,现在也慢慢看到了效果。”

(财联社记者 罗祎辰)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