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蚂拐节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二月初二,河池市东兰县、天峨县、南丹县等红水河流域沿岸的壮族村寨热闹非凡。响亮的喝彩声、清脆的掌声、优美嘹亮的山歌声、嬉戏打闹的欢笑声充盈着整个村寨,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大大小小的纸扎蚂拐,木质蚂拐面具,自制的蚂拐旗帜无处不在,壮家儿女们兴高采烈地随着节奏欢舞,彻夜狂欢,祭祀蚂拐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2006年,壮族蚂拐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蚂拐节,又叫青蛙节、蛙婆节,蚂拐是壮乡人民对青蛙的俗称。据当地相传,蚂拐节是随着红水河流域壮族铜鼓文化而产生,并世代流传至今。传说在很久以前,壮乡有个农民名叫东林,为人忠诚勤劳,孝敬父母。东林母亲去世那日,他非常悲痛,含泪守孝。由于正值雨水季节,屋外蚂拐呱呱叫,日夜不停,东林怕打扰了母亲亡魂,便用滚水浇淋,蚂拐死伤遍地,但是天空却再也不下雨了,人间遍地哀歌。东林去问壮族祖先“布洛陀”,才知道蚂拐是神仙的鸡,下凡到人间,除吃害虫外,还要向神父报告人间的旱涝灾情,要求人们保护蚂拐。东林对伤害蚂拐的无知举动后悔莫及,只有按照“布洛陀”嘱咐去办,逃的要请回来安居,死去的要逐个捡回,并要举行盛会埋葬。东林捡了几天几夜,捡回很多很多的死蚂拐。这样,东林就肩挑着死蚂拐步行从东兰金谷乡方向东行,每个村屯都送一只蚂拐,并按“布洛陀”的嘱咐,举行祭祀埋葬会,要求人人都要保护蚂拐,这样人间才能得到风调雨顺。东林把蚂拐送到东兰的文伐乡(今东兰镇)的巴拉村就发完了。武篆、三石等地的村寨没有接得蚂拐 ,所以,这一带村屯从古至今,都没有举办蚂拐节的习俗。东林祭祀蚂拐和孝敬母亲的行为得到村里寨外人们的敬佩,被传为佳话,并感动了上天,从那时起,红水河流域沿岸壮族村寨四季人畜兴旺。因此,每到春节,这些壮族村寨都会举行一次盛大的蚂拐节,以祈祷年年风调雨顺,岁岁五谷丰登。

蚂拐节的主要程序分为:

一、找蚂拐。正月初一早饭后,大人小孩三五成群下田间地头寻找蚂拐。按惯例取两只(一公一母),并交由主持此次活动的负责人将蚂拐装入一节剖开的竹筒内(称“蚂拐棺”),合好绑紧,用彩色纸糊面。第二天,青少年们抬着“蚂拐棺”巡游本屯各户,念诵祝词,祝贺主家新年万事如意,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二、祭蚂拐。正月十五,在沿袭固定的蚂拐坟边竖起五六米高的彩色纸幡,摆上祭品,敲打铜鼓皮鼓,祭祀蚂拐。

三、葬蚂拐。各地葬蚂拐日期不同。东兰县巴畴乡的巴英屯是二月初二,大都在正月廿五至二月初七这段时间内。葬蚂拐的仪式各有不同,规模也不同。在早饭后,壮族青年们随着炮声扛着铜鼓上到村边高坡上敲打,直到傍晚才回家,晚上男女老少汇集纸幡下,举行葬蚂拐仪式。葬蚂拐前,先将去年旧尸骨取出,观其颜色,据说骨黄预示这年风调雨顺,五谷丰收;骨白则干旱,五谷歉收;骨黑则庄稼、人畜有病有灾。然后,由一老者念诵祭词,埋葬新蚂拐 。

四、化装表演。葬蚂拐前,外村赶热闹的青年源源而来。此时,两位老翁戴假面具,用破布烂蚊帐裹身,扮成“蚂拐公”和“蚂拐婆”,在一群各戴七丑八怪假面具、手持棍棒的“蚂拐仔”的护卫下走进人群中,众人自动让出一条三四米宽的过道来。约定俗成,这条过道一直到散场也无人敢去侵犯。“蚂拐公”和“蚂拐婆”过过道和巡垌一周之后便悄然离去,“蚂拐仔”则留下维护秩序。之后,过道上出现“算命先生”“渔翁”“卖药郎”等几个角色,按角色持道具作兴表演,内容均为预祝新年万事如意,消灾除难,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五谷丰登。接着两男两女(女的也由男的装扮)在过道上齐唱赶鬼歌。

五、对歌。主持人宣布歌场纪律,与一人齐唱开场歌后,蚂拐歌会开始,几十对歌手按男女分排,双双对对唱山歌。内容有天文、地理、历史传说、风俗人情、生产劳动等。一直唱到天亮,并约定下次歌会再会后才结束。

整个蚂拐节延续时间较长,程序繁琐,仪式感强,凸显壮族人民的集体观念和家园的意识,寄托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2017年2月,天峨县六排镇纳洞村唢呐、铜鼓声划破了长空,蚂拐舞、纺纱织布舞、插秧舞等原生态展演为壮族蚂拐节增添了浓浓的乡土气息。2018年3月,天峨县举办壮族蚂拐节,有祭祀仪式、古法榨油茶表演、农村传统架房梁表演、竹杠舞互动表演等。2023年2月,东兰县巴畴乡举行的壮族蚂拐节有蚂拐舞、铜鼓会、山歌会、美食展览、民俗表演、农耕文化体验及篝火狂欢晚会,吸引中外游客达10万人,通过民间文化展示乡村新风貌,促进当地文旅融合。壮族蚂拐节这一古老的习俗正如红水河的河水一般,源远流长,明澈剔透,也是壮乡人民对美好的向往,寄予最朴实的愿望。现今新时代的幸福生活厚植着壮乡人民爱党爱国爱家的情怀,在节日的阵阵欢歌鼓舞中,感谢党的恩情,歌颂伟大的祖国。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