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经济转型,还有哪些潜力可挖?

地方经济转型,还有哪些潜力可挖?
2021年06月16日 23:25 安邦咨询

在后疫情时期,中国经济重新回到长期发展的轨道上来,对于结构性改革和经济转型的迫切性再次显现出来。

目前在“去杠杆”和财政压力增加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正处在扩大增量和盘活存量的转型升级阶段。安邦智库(ANBOUND)创始人陈功曾表示,解决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实际只有两条路,一条路是消费,一条路是资本。所以今后的中国,要解决地方政府的财源问题,支持大政方针的落地,稳定中国经济的基本盘和增长势头,实际要靠的是资本市场。因此,在新的格局下,从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方向来看,越来越需要建立资本运作和资产管理的平台,推动国有资产证券化的不断深化。(了解更多,欢迎点击《陈功:中国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建设,关键是两个逻辑紧密相连的重点》查看)

——————————————

目前来看,很多东部发达地区已经注意到利用资本市场来实现国企改革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除了推动国企上市,也越来越多地推动国有企业参与资本市场的兼并重组。资本市场实际上是各级政府推动国有资产证券化,实现国企改革目标的主要载体。

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仅2020年,A股市场共发生2401起公司并购事件。从企业性质看,国资控股上市公司就有802起。具体来看,涉及央企国资控股上市公司的212起、省属国资控股上市公司的335起、地市国资控股上市公司244起以及11起其他国有上市公司。今年以来至1季度末,A股市场共发生556起公司并购事件,其中,仅国资控股上市公司就有172起,占同期A股市场全部并购重组事件数量约三成。

另外,自2019年新的重组分拆上市规定出台以来,A股累计有68家上市公司“官宣”分拆计划,其中,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就有23家,占比约37%。有分析称,A股分拆上市规定的出台,进一步丰富了国企改革的方式和手段。不仅增加了社会资本参与的吸引力,更进一步提高国有资产的资产证券化率,有助于优化国企治理与资产结构。

地方深化国有资产证券化程度,不仅仅在于实现国企混改的目标,局限于国企改革的范畴,更应当从整个区域发展和区域经济生态建设的角度予以重视。工银国际的研究显示,积极推动国企上市、提升国有资产证券化率有望发挥多重“杠杆效应”:不仅可以帮助国企去杠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增强国企的治理能力;还可以推动结构性的市场机遇。

据其测算,国企资产证券化率较低的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领域或释放出超过十万亿元的增量上市资产,让地方和民众分享区域发展的成果;另外,它也减少了对民企在间接融资方面的挤出效应,有助于产业生态和区域经济生态的建设。据工银国际的测算,2019年底国企资产证券化率仅为21.3%,其中地方国企的资产证券化率仅为13.7%,明显落后于央企(约33.5%)和非国企(约15.4%)。因此,就市场空间而言,地方国有资产证券化有着明显的空间。

特别是,在多年以来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地方积累了大量的基础设施资产,通过证券化,不仅可以将其提前“变现”,更可以以此来减轻地方财政的压力,化解地方债务。陈功曾经提出,地方政府的财政以及国企与资本形成嫁接发展,产生联动关系。地方推动国有资产证券化,还有助于财政的透明度,有助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和转型,几个目标因此可以同步实现,实际意义远比想象的更为重大。

安邦智库的研究人员曾经多次建议,地方发展需要考虑用好股权市场这个市场化的资产交易平台,让更多的国有资产以更多的形式实现市场价值。同时,这也会增强地方的资本运用能力和手段,增加发展的“筹码”。在新的发展阶段,地方经济发展和投资建设,对于资本市场的依赖和需求也越来越强,这是推动地方加快深化资产证券化的动力。

——————————————

结语

从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格局来看,资产证券化所带来的将是一个资本运作和资产管理的平台,不仅会活化地方的经济存量,还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增量。地方发展需要更加重视资产证券化的作用和方式,利用好资本市场的效能,使其发挥优化资产和资源配置、释放经济活力的作用。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