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下一个亦庄智慧园区,你的零碳工业园需要注意什么

打造下一个亦庄智慧园区,你的零碳工业园需要注意什么
2022年08月05日 16:46 安邦咨询

「 地方政策追踪与观察 」关注宏观形势变化下的地方政策,追踪各地当前保增长、搞项目、争先行先试、促经济转型、招商引资、改善融资环境等发展经济相关的各种政策、思路和做法。主要价值在于发掘地方已出台或将要出台的政策提出的背景和思路,以及各地政策中的一些真正有价值的闪光点,为地方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比较和借鉴,为企业发展更好的契合地方需求的产品及服务提供信息和咨询。本文内容主要来源于《各地创建零碳工业园需注意的要点》(「 地方政策追踪与观察 」总第639期,2022/5/10)。

2022年全国涌现出多个新建或改建的零碳工业园区。然而,什么才是真正的零碳工业园,又如何构建?从现实来看,还面临一些关键性问题的约束。零碳园因此并不是“想建就能建”,各地还需认清形势后再审慎而行,稳妥推进。

建设“零碳园区”具有现实紧迫性

传统工业园区是工业集聚的载体,由能耗等产生的碳排放量巨大。截至2020年,我国各类产业园区已超1.5万个,园区碳排放在全国碳排总量中占比约31%。因此,工业园区实现低碳/零碳,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环节。

对于有出口业务的企业,减碳行动将更具紧迫性。2021年7月,全球首个碳边境税政策落地。欧盟委员会颁布了《关于建立碳边境调节机制的立法提案》,决定自2026年起对不符合碳排放规定的进口商品征收碳关税。实际上,从2023年开始,欧盟已打算陆续对水泥、电力、化肥、钢铁等产业征收碳关税。面对即将成行的碳边境调节机制,高碳行业需要应对的不仅是出口成本的增加,甚至需要跨越技术标准的“碳障碍”。如果以零碳园区建设为突破口,实现工业节能减碳,有利于国内企业应对欧美国家在贸易政策上的收紧。

零碳工业园的建设

零碳工业园建设处于商业化初期阶段,国内外都缺乏明确的零碳园区定义和实施指南,如何建设、运营、认证,尚无公认标准。所谓“零碳”园区,指的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通过能源、产业、建筑、交通、废弃物处理、生态等多领域技术措施的集成应用和管理机制的创新实践,实现区域范围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的综合性示范工程。概念看起来简单,但在现实中,工业园区的碳排放核算、碳足迹追踪等都缺乏权威、统一的标准规范。

国内多家零碳园区都只是得到第三方机构的认可。有的零碳工业园区由地方机构给予认证。2021年1月28日,北京亦庄智慧园区成为中国首个碳中和园区。其碳中和证书由北京绿色交易所颁发,按照PAS2060标准实现碳中和。有的零碳工业园区由国际机构给予认证,但其权威性也有待验证。有序扩大零碳工业园建设,未来还需要较多的制度配套,尤其是在碳足迹核算、追踪和管理等方面。

业内普遍认为,“零碳”园区的核心是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综合能源系统。在实操中,要点是因地制宜地利用好当地的可再生能源。然而,就当前的能源供需现状看,在工业园区的物理空间里实现零碳,几乎是不可能的。工业园区往低碳、零碳发展的方向是毫无疑问的,但能降碳的降碳,该节能的节能,不必盲目追求零碳。

还要看到,与新建园区相比,存量园区的能源系统低碳改造难度更大。在大多数资源禀赋并不优质的地方,园区要实现零碳排放往往需要依靠绿证、自愿核证减排量(CCER)等相关交易来抵消碳排放,如已宣布实现碳中和的金风科技北京亦庄园区即是如此。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