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迎来智能产业顺风局

天津,迎来智能产业顺风局
2024年06月21日 21:39 i数字光年

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观察团丨出品

©数字光年(ID:shuziguangnian)丨来源

邵阳丨作者

陈实丨编辑

一年一度,如约而至。

在这个盛夏,天津迎来了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这是目前全国唯一以智能产业为主题的国际性展会,也是世界智能大会和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合体”后的首次举办。

作为连续多年的大会受邀观察员,「数字光年」得以再次走进天津,用一个非天津人,或者更准确地说,用「数字光年」的视角,来审视这座城市,以及在这座城市里举办的这场智能产业领域的国家级盛会。

一些观察,分享给大家。

国资“巨无霸”们的智能化转型,需要被更多人看见

过去,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新思维和新理念,新技术和新应用,新模式和新产业,以及其他可能关乎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更多的革命性变革,是发生在市场化程度更高的企业群体中。

整体上看,无论你是否愿意承认,央、国企在这轮新技术革命的潮流中,其实是缺位的。当然,这其中,有管理体制、市场角色和社会责任等不同方面的原因,甚至是有太多革新性的新技术和新突破,是无法公开示人的。

但在飓风来临前,一切看起来都是宁静如常的。

本届大会,核心央企,地方国资以及研究机构等巨头齐聚,中国航天科工、国家管网、三峡集团、中国石化、中海油、国家电网、农业银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塔、中国一重、中铝集团、国家超算中心等参展。

哪一家的分量,都是沉甸甸的。而在智能化转型的战略机遇期,大型央国企们的动作频频,成果同样显著。

在国家电网展区,调控云数字化智能决策系统,“空天地”立体智能巡检技术,自动化电力场景机器人,是国家电网展区绝对的明星主角。

以现场展出的“第四代黎明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为例,无论是重量还是体积,均较上代版本有个显著提升,已经在全国26个省市进行了推广应用。

作为本届博览会的电力保障单位,国家电网为本届大会的场馆实现了100%“绿电”保障,这是在天津市绿电绿证服务中心“撮合”下,推动智能产业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的结果,成了本届大会的亮点之一。

这套体系,通过整合电网、发电、用户等数据与资源,搭建绿电绿证交易平台,对接需求,促进绿电消费,助力能源绿色转型。

天津港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京津冀及“三北”地区的海上门户、雄安新区主要出海口,是“一带一路”的海陆交汇点、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和服务全面对外开放的国际枢纽港,连续多年跻身世界港口前十强。

天津港集团以打造世界一流绿色智慧枢纽港口为目标,在智慧港口建设方面,成绩斐然。——天津港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是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天津港集团自主设计研发的L4级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ART),已经投入商业化运营,为未来的绿色物流提供了全新的动力解决方案。

在近几届大会上,央、国企的智能产业成果,借助于大会的舞台,开始逐步走向大众视野。但在产业实践中,这些智能产业的应用,很多早已经融入到大家的日常生活中,深刻地改变着全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产业智能化和智能产业化,是一场注定没有终点的奔赴。央企国资的作为,需要被看见。

大模型的场景和商业化应用,开始有了更多可能性

言必称“大模型”,这已是常态。

在本届博览会上,包括百度文心一言大模型、阿里云通义大模型、科大讯飞星火大模型等在内的40家知名大模型集体亮相,成为大会的焦点和话题中心。

但大模型的火热背后,如何解决场景化落地和商业化应用,是摆在一众大模型面前的根本性难题。但好在,不少大模型企业,都在通过实践,为场景化应用上找到突破口。

华为将大模型和数字人结合起来,打造出的华为数字员工“云笙”,可广泛应用在企业IP打造等各个行业和领域。数字人+大模型的组合在企业场景的落地,可能比文生图、文生视频这类创作场景,具有更广阔的市场想象力

科大讯飞则深耕细分领域,将旗下讯飞星火大模型应用到教育、医疗、金融、汽车、城市、运营商、工业等领域,走出了商业化落地的重要一步。

另外,“国家队”也基于自身优势和自身特性,在大模型场景化应用上,走出了独有的路径。国家超算天津中心的“天河天元大模型”,作为大模型底座,在公安、医疗、政务、港口等垂直行业有了越来越多的落地成果。

八年,这场大会给天津留下了什么?

今年的大会,基于世界智能大会和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合并而成,由天津和重庆两大直辖市联合主办。明年,世界智能博览会,将会移步重庆。

8年,从智能大会,到智能产业博览会,“产业”二字的凸显,显示出大会“脱虚向实”的产业本色——从智能化,走向产业智能化和智能产业化,这是一个将被天津所验证的产业未来。

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高达10万平方米的展览区域里,我走在形形色色的展台中间,穿梭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切身地感受到智能产业这四个字,在这些年里,给这座城市所带来的一切。

这其中,自有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浸润,更有新旧动能转换所带来的强烈冲击力。

变的是名称和形式,不变的是产业智能化和智能产业化的发展内核。

在经过了多年的戮力耕耘后,天津作为“智能之都”的城市地位,愈发稳固。智能产业,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标签和底蕴,产业智能化和智能产业化的未来图景,无疑又为这座城市的发展打开了新的想象力。

可以说,深耕智能产业,天津就此闯进了顺风局。

如果从新名称启用的角度来看,这其实是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举办的第一年。一切又是刚刚开始。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