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野心暴露,想要成为特斯拉的代工厂

富士康野心暴露,想要成为特斯拉的代工厂
2022年10月20日 20:49 胡华成

10月18日,富士康搞了一个大动作。在第三届科技日上,鸿海集团(富士康母公司)一口气发布了三款纯电动汽车Model C(中型SUV)、Model B(两厢轿车)、Model V(电动皮卡)。

乍一看,还以为富士康首次造汽车呢,实际上富士康早在去年就造出了Model E(SUV)和Model T(电动巴士)。

可能有人要问了,富士康这是疯了吗?谁会买富士康的汽车啊?

说实话,如果富士康真的卖车,我自己是不会买的,因为别人会感觉我买了一个杂牌车。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跟我有同样的感觉?

郭台铭作为一个商业领域的老炮,当然也知道这个道理,因此,富士康造车其实只是一个幌子,想要干的事情还是老事情,那就是做代工。

关于富士康的代工问题,世界首富马斯克曾经调侃道:汽车要比手机复杂得多,我总不能找富士康这种代工厂来给我造车吧?

可能马斯克也没有想到,富士康最近两年闷声造出了5款纯电动汽车,而且名字全都是Model系列,这不是明摆着在碰瓷特斯拉吗?

富士康造出来的车一共有三个关注点:第一个就是纯电动车;第二个是Model系列;第三个是车型(包括:轿车、SUV、皮卡等)。

如果我们将这三个关注点组装在一起,你首先会想到哪家公司?

毫无疑问,只有特斯拉。

国内虽然有很多新能源车企,但是大多选择了油电混合或者增程式这种折衷的解决方案。只有少数几家干净利索地选择了纯电动车路线。表面上看,这只是路线的不同,但是在研发成本和设计方面的费用都会完全不同。

富士康这一次是铁了心了,势必要拿下电动汽车领域的龙头企业特斯拉。就在三款新车发布的当天,鸿海科技董事长刘扬伟表示,希望有一天,鸿海可以帮特斯拉造车。到2025年,鸿海造的电动车市占率要达到5%。

通过刘扬伟表达出来的态度可知,富士康这一次是玩真的了,进军电动车代工领域已经成为公司长期的发展战略目标。

富士康不是做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代工厂吗?干嘛要冒险来研发电动汽车呢?万一失败,损失也挺大的。

最根本的一个原因就是手机、笔记本电脑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出货量是一年不如一年。这也跟手机质量越做越好有关系,以前一台手机用一年之后就想扔掉,现在一台手机用上一年依然运行流畅,这也延长了人们换手机的时间,笔记本电脑更是如此。

据统计,今年1-6月份,国内手机的总销量为1.34亿台,同比下降16.9%。个人电脑和平板电脑销量同比下降11%。

如果说鸿海集团只是一家个人的公司,不在乎利润的多少,那么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它已经被拆分成了多家上市公司,每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东都在催着它赶紧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电动车的代工厂就成了最佳选择。

可能马斯克认为富士康没有能力代工电动车,但是富士康却认为电动车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不过是一台手机加上4个轮子而已。

其实,我倒认可富士康对于电动车的观点,因为这恰恰也是看到了电动车的底层逻辑。

在富士康之前,李书福也有类似的观点,李书福表示,汽车不过是四个轮子加一个沙发而已。

不过理想与现实之间可能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因为马斯克曾经嘲笑过富士康,这就说明产品交给富士康是不放心的。

目前,富士康虽然制造出来了电动汽车,但是依然有很多不确定性,特斯拉是不会将自己的前途压在富士康身上的。

相比较而言,马斯克更喜欢自己建工厂生产。因为特斯拉已经在全球建了6个工厂。上海的超级工厂已经接近接近产量极限。因此,有消息称特斯拉将在中国建立第二个工厂,有9座城市加入到了特斯拉工厂的争夺战中,不过最终可能还是落户上海,可能是为了方便出口吧!

能外包做的事情,马斯克为什么热衷自己亲自建工厂来做呢?

首先,特斯拉建工厂没有资金压力。特斯拉工厂的落户地会搞定特斯拉的资金问题和土地问题,这就比绝大多数企业拥有了不可比拟的优势。

其次,特斯拉不存在招工的难题。特斯拉工人的工资在全球特斯拉工厂中是最低的,但是却是中国工厂中最好的之一。因为特斯拉不仅给员工买保险,还会给员工家属买保险,一个普通工人一年都能赚12万左右。五险一金也是足额缴纳,这待遇比很多办公室白领都要好。

最后,马斯克喜欢自己控制成本。采用外包确实可以转移很多风险,但是也太高了产品的成本,这是不利于市场竞争的,除非是像苹果这种溢价极高的产品,才能使用外包方式。特斯拉是一个希望所有人都能开上的品牌,成本的控制必定会非常严格。

当然,这个世界是会变的,如果有一天富士康能在帮助特斯拉转移风险的同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那么富士康还是有机会拿到特斯拉的代工订单的。不过。富士康的工人就可能不会有太高的工资了,否则富士康怎么从中赚取代工费呢?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用资本思维与创新模式融合,全世界都是你的舞台!

在新商业的世界里,没有被淘汰的行业,只有被淘汰的产品和过时的商业模式,未来所有的商业竞争都会聚焦在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上。

一家公司或一个老板,如果创新能力短缺注定会提前败下阵来,请记住没有创新力,哪有想象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