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福建IPO方面传来坏消息,一家来自厦门的国企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失败。
该公司名为厦门市政环能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厦门环能),成立于2007年4月。顾名思义,这是一家跟市政有关的公司,公司主营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最早是由市财政出资成立的公司,公司的实控人是厦门国资委。厦门环能是一家标标准准的地方国企。
厦门环能经过多年发展,现在业务包括: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厨余垃圾处置、医疗废物处置、工业危废处置、海上环卫、生态填埋、渗滤液处理、垃圾压缩中转等。

公司现有9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分别位于厦门、仙游、南平、宁化等城市,该项目总处理能力是7250吨/日。除此以外,餐厨项目处理能力是400吨/日,厨余项目处理能力是500吨/日,工业危废处理能力为81500吨/年。
截止到2022年,公司的员工数量为1058人,较2021年的1110人减少了52人。
厦门环能在2022年12月开始进行上市辅导备案,IPO申请于2023年6月获得上交所受理,三周之后获得首轮问询,然后就没有消息了。公司等了这么久也没能成功过会,更别说上市了。
公司此次上市拟募资10.97亿元,其中,3亿元用于东部(翔安)垃圾焚烧发电厂三期项目,2.67亿元用于宁化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项目(一期),2.01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还有3.29亿元用来补充流动资金。
公司此次上市选择的标准是最近三年净利润均为正,且最近三年净利润不低于1.5亿元,最近一年的净利润不低于6000万元,最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不低于1亿元,或者营收不低于10亿元。
公司2020年-2022年的营收分别为5.36亿元、12.66亿元、13.6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9613万元、1.48亿元、1.89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9637万元、1.40亿元、1.84亿元。如果只看公司的业绩,不管是净利润,还是扣非净利润,都是妥妥超过主板业绩的上市要求的。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厦门环能业绩不错,为什么还是上市失败了呢?
答案跟以下几点有关,这也是很多业绩不错的企业上市失败的主要原因:
第一、不符合主板定位。想要在主板上市,首先要符合“大盘蓝筹”的要求,什么才是大盘蓝筹呢?并不是企业赚钱多就是大盘蓝筹,而是要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这个市场占有率一定是全国性的,而不是区域性的。报告期内,公司来自厦门市的营收占比分别为91.96%、88.10%和88.97%,主要影响力集中在厦门市而已。如果把公司放在全国,市占率就会非常低,甚至不值一提,那也就不符合上市要求了。这是很多地方赚钱企业没有办法在主板上市的关键原因。
第二、募资合理性存疑。截至2023年末,公司账上拥有2.61亿元现金,经营活动现金流还超过了3亿元,但是公司还要额外募资3.29亿元用来补充流动资金,这是不是有点不合理呢?更重要的是,公司准备投资3亿建设的东部(翔安)垃圾焚烧发电厂三期项目已经在2023年底投产,公司融资的必要性就更加不足了。
第三、没有技术壁垒。公司的研发费用率仅为1.2%(2023年),而同行可比上市公司则在2%以上,而且公司的核心项目设备绝大多数是从外部采购的,没有任何技术壁垒。换句话说,只要你有钱去买这些设备,并且能够拿到相应的资质,你也可以成立一家类似的公司。

百战归来再读书,读书悟道再百战!
不知道您是否认同下面这六句话的观点:
创业最大的风险,就是选择的风险;
创业最大的失误,就是决策的失误;
创业最大的陷阱,就是能力的陷阱;
创业最大的机会,就是认知的机会;
创业最大的收获,就是成长的收获;
创业最大的成功,就是悟道的成功。
如果认同的话,我强烈建议您加入胡华成读书会,因为读书会可以帮您在选择上、失误上、决策上、能力上、认知上、成长上、悟道上给予最大的帮助!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