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然后现在100天,人们总是认为在一些节点性日子前,会画上句号。但对交战方而言,夺取目标成功前,这些日子只是日历本上的节点,对真正的地面战争毫无意义。
泽连斯基29日都离开首都基辅,到哈尔科夫前线阵地去视察,还宣布解除哈尔科夫安全局首长职务,临阵换将,说他在全面战争爆发开始就没有尽力保卫城市,只想着自己。
泽连斯基还在前线慰问军人,颁发勋章,赠送礼物,感谢军人冒生命危险捍卫国家。他还视察了被炸毁的市政府大楼、住宅区,听取官员汇报,讨论重建工作,说一定会努力找到重建资金与贷款。
“御驾亲征”的味道。
这是泽连斯基在开战后第一次视察首都520公里的东部地区,相当不寻常。通常,他的任务就是在办公室里坐镇指挥,拍视频,做演讲,接受采访。
开战后,他离开基辅最远的地方还是去陪同西方政要,到距离基辅30公里的布查镇“凭吊”。
三军总司令到前线哈尔科夫州,当地三分之一的面积还由俄军控制着,这个动作相当冒险。他刚离开几小时,哈尔科夫市就传出爆炸声,巨大的黑烟升起。
他去一定有非常明确的目的,要用这次出行换来西方的快速、大量的军援和金钱。
泽连斯基是个精算师。
选择29号星期日这个日子深入战场一线,西方媒体周一就会有大量的乌克兰战情报道和宣传。通常,周一是令西方媒体兴奋不起来的日子,因为星期日不会有什么大新闻。所以他要制造个大新闻。
当泽总穿防弹衣视察的画面传遍西方的时候,各国对乌克兰还能继续吝啬么,还好意思袖手旁观吗?
这是一次催促各国加大援助的出行。
同时,也在鼓励乌军,战斗下去,不能放弃,表现不良的将帅就会被撤职。这就是传递的信号。
目前俄军在乌东加大攻势,乌克兰守军压力日增。
拜登政府正准备批准派送远程多管火箭系统给乌克兰,大力帮助乌军防卫顿巴斯。援助方案还包含“海马斯系统”(HIMARS),也就是“高机动性多管火箭炮系统”,射程几百公里不等,取决于发射的弹种。
发射箱是模块化设计,可快速安装、射完即弃,6枚火箭能几秒内发射,性能甚至优于俄军所用的火箭系统。
从开战第一天起,乌克兰就在不停依靠西方输送武器维持到今天。
现在,军援再次升级,这些武器不仅能在乌克兰境内对付俄军,更能打到俄罗斯境内多个州份,甚至首都莫斯科。
俄罗斯驻美国大使安东诺夫说:“这种情况对我们来说是不可接受的,不能容许的。他相信俄军将采取必要措施,将乌克兰军队的能力清零”。
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加大杀伤力更大的武器?以及法德俄三方领袖最近通话,根本原因就是乌东告急。
节点城市红利曼已经沦陷,这是一周内第二个落入俄军之手的乌东中型城镇,红利曼相邻的所谓“双子城”北顿内茨克危在旦夕。这是目前乌军手里最东边的重镇。
按照俄军的攻势和部署,接下来,周边几个包括像斯拉维扬斯克在内的乌军城市,乌守军如果不及时撤离,恐怕会被俄军“包饺子”。
这十几万乌军一旦失守乌东前线,就算兵力保存下来,战场形势就基本离普京设想的控制顿涅茨克、卢甘斯克全境越来越近,离宣布特别军事行动胜利也越来越近。
从这个角度看泽连斯基到哈尔科夫前线,也就明白他冒险的意义。
欧洲能做什么?
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朔尔茨最近和普京通了一次三方电话,时间长达80分钟,德法领袖坚持要求立即停火和撤军,并呼吁普京与泽连斯基举行“直接、认真的谈判”。
普京说他愿想办法疏通卡在乌克兰港口的粮食,并可能在解除对俄制裁的情况下,增加俄化肥和农产品出口。普京还警告马克龙和朔尔茨,西方给乌克兰提供武器“非常危险,将使形势更不稳定”。
以法德为代表的老欧洲跟普京通话后,引来更加仇俄方俄的新欧洲,东欧特别是波罗的海国家的强烈不满,认为跟普京讨论如何打通乌克兰港口,彻底暴露了西方盟国在对付俄罗斯问题上的明显分歧。
有拉脱维亚官员说,显然有许多所谓的西方领袖明摆着想要自取其辱,完全脱离政治现实。
爱沙尼亚官员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法德领导人为俄罗斯新的行动铺路。法德怎么没能从历史中学到教训?
立陶宛外长蓝斯柏吉斯认为,俄罗斯必须被孤立,给他们机会,意味着将来可在其他地方如法炮制。
为什么德法领袖此时跟普京通话?现在战场形势极其微妙,来到转折点、分水岭的时刻,
如果能在此时说动普京开放乌克兰港口,为缓解粮食危机做点儿什么,好歹也是法德的功劳,做了一些建设性的事情。
地面形势也解释了美国要送上大杀器,给乌军打强心针,否则游戏就可能结束了。
俄军目标达成,但美国长期消耗俄罗斯的目标没有达到。
这场冲突,双方阵营都在以拖待变,看谁先变,看谁先变得虚弱,无力对抗和支撑。消耗战的一个特点就是这样,总有兵力、军火、意志、耐心、士气先消耗完的那一天。
这礼拜极其关键,都在抢时间,美国要抢在乌军game over前送达武器,俄军则要解决关键战斗,搞定关键战场。
泽连斯基到前线,则传递的是另一种信号。如果他此时再不去,恐怕连去的机会都没有了。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