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美国模式,走上德国模式?

放弃美国模式,走上德国模式?
2021年08月18日 14:14 包不同的观点

中国把德国当作了新的学习对象?

1

走上德国模式?

最近,国内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比如严打教培行业,打击学区房,把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提上教育改革的日程等等;以后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6-7成人上不了大学,都要进入职高,进行职业教育。

有一种论调是:我们要放弃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美国模式,从而走向以制造业为主的德国模式。因为现在中国工厂的产业工人不够用了,大学生却多的泛滥;所以要重点培育产业工人,加强制造业优势,毕竟制造业才是立国之本。

所以一些经济学家,公众人物又在揣摩中国政府是不是要走德国模式了?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美国是以服务业为主,服务业占比达到GDP的80%,但我们印象中的制造业强国——德国,也非全国到处都是产业工人和工程师。德国服务业占比同样高达70%以上,其高端制造业发达,那是相对于欧洲其他国家而言,实际的制造业水平大概和法国是同一个梯队,距离美国工业的水平还差了一大截。

但与之相比,中国的第三产业比重仅为55%;光从产业结构看,中国更像一个制造业大国。

其实,一个经济体越发达,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口和产业规模所占的比重就会越大,直到远远超过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比重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甚至可以说,一个经济运转正常的国家,只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服务业必然比例最大。

搞工业,搞产业的人越多,就越需要与之相对应的服务型岗位。要开一个工厂,不是简简单单招收1000个基层工人,300个研发技术人员,50个管理人员就能完事的。

建工厂需要融资,需要设计,需要各种论证,还需要财务人员。因此金融业和高端服务业会在工厂建立之前就发挥重要作用。

工厂周边需要有酒店供高层管理迎来送往,需要有咖啡馆电影院供中层小资们享受生活,还需要有大排档供基层工人打牙祭,这些行业会随着火爆起来。

作为老板,你不可能给每个经常外出的办事员配车,所以周围往往有很多滴滴专车在徘徊。你不可能自带太多勤杂人员,所以办公室保洁、下水管疏通之类服务行业的从业者也会逐渐聚集过来。

工业规模越大,对第三产业的需求也越高。

很多人都认为,美国自21世纪以来,不断的产业空心化,全靠第三产业在拉动经济,根本就不产出什么实质性财富。

其实,美国只是把一些低端的,依靠大量人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迁移出来。因为这些产业的人力成本高便难以形成竞争力,自己本国保留高精尖等附加值高的制造以及不易保存的非耐用品制造业。

好比一个富人家财万贯后,他吃饭要筷子还需要自己去做一双筷子;要换身行头,自己去做一身衣服吗?

此外,从美国的产业人口结构也能看出端倪,第三产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80%,这个比例非常高。但是这80%中有将近70%的岗位是为制造业提供服务支持的岗位。

发达国家中不止德国一家制造业厉害,能够成为发达国家的基本制造业都不会差到哪去,只是体量的问题;而服务业的发展也不意味着抛弃制造业和产业空心化,很可能是产业升级的必经之路。

2

德国经验

虽然在制造业的发展上,德国可能并不能为我们提供多少经验,但在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领域,德国模式还是有非常多的可取之处。

世界上有没有一个国家,经济发达,房价还不高,国民还有房子住?

世界上有没有一个国家,制造业强大,金融真正服务于实体,产业工人生活水平极高?

世界上有没有一个国家,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增长,极少大起大落、忽高忽低?

如果有的话,那必然是德国。

困扰中国家庭已久的三座大山:住房、教育、医疗方面,德国都解决得比我们好。

首先,在住房方面,德国的住房制度被认为是最成功的。一方面是因为住房供给充足,保障完善,切实解决居民住房问题;另一方面,房价稳定,涨幅和波动远小于其他发达国家。

十次危机九次地产,1991年日本房地产泡沫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全球各国普遍受诱惑刺激房地产泡沫,而泡沫崩溃又带来沉重代价,唯有德国没有出现过严重的房地产泡沫和危机。

1970-2017年,德国新建住房名义价格指数增加90%,扣除通胀的实际价格下跌11.3%,实际房价收入比下跌62%。德国人的房子不但没涨价,还在不断下跌!

德国模式的关键在于住宅供给充足、租赁保障完善以及打击投机和暴利行为。

德国绝对是“房住不炒”的先行者,曾先后出台 四部法律为其保驾护航:

《住房建设法》、《私有住房补助金法》、《住房补助金法》、《住房租赁法》。

并且政府大力推动廉价住房建设,支持建设福利性公共住房建设,政府根据家庭人口、收入、房租给予居民房租补贴,确保每个家庭有足够的租房支付能力,86%的德国人可以享受不同额度的租房补贴。

同时,还有保护承租者的《租房法》规定房租涨幅不能超过合理租金的20%,否则房东就构成违法行为。

如果租金涨幅过高,房客可以向法庭起诉;如果超过50%,就构成犯罪。

但这个模式下有一弊端,大部分德国人没有自有资产,住房拥有率较低,租房比例较高,德国的住房拥有率平均一直在40%多。一旦碰到经济下行或者萧条,人们的抗风险能力很差。

其次,在教育方面,德国的教育和中国不一样,中国基础教育阶段有九年,到初中毕业才开始分流,一部分进入高中继续学习,另一部分进入高职。而德国的基础教育只有四到六年,德国实行“十岁分流制”。

从这个时期开始家庭经济条件不同的孩子就已经开始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接下来的教育也基本是学职双轨的。

而在进阶教育阶段,也就是为进入高等学校做准备的阶段,德国职业教育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双元制,学校学习之外还要进入企业接受培养,也被称为“学徒制”。

半工半读,上学带薪,学校学理论,工厂学技术,毕业发证,并且一般都会提供工作岗位。

可是,听上去非常美好的一个教育体制,实质运行也存在一些偏差。

德国职业教育有两个基石,一是国家高福利政策,二是制造行业普遍高利润能够负担起高工资。说得简单点,就是国家和企业不断贴钱到职业教育中,这种模式建立在钱足够多的前提下。

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企业提供的学徒岗位越来越少。企业预算紧张,学徒未来会不会留在企业又不能确定,万一自己花了钱培养出来的学徒学成后跳槽到竞争对手那去怎么办?企业因此越来越不愿意进行这种人力资本的投资。

此外,在医疗方面保障方面,德国的体制也较为完善。

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立法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现代社会保险发源地是德国,来自俾斯麦时期。1883年,德国首先颁布了医疗保险法,这个法律的颁布,开创了现代社会保险的先河。

如今,德国是世界上领先的工业化国家之一,它的经济总量排在世界第四位,是世界第三大贸易国。正是由于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在倡导建立社会福利国家和社会市场经济的原则下,德国法定医疗保险服务的范围、项目和内容非常繁多和广泛,德国医疗保险可称得上几乎涵盖所有医疗服务的综合系统。

最主要的是,参加法定保险的被保险人(包括其家属和未成年人)在患病时,不管其当时经济状况如何,都可以得到及时、免费或几乎免费的治疗,就诊时一般毋须支付现金。

3

中国该怎么走?

德国经济能够一枝独秀,并在社会治理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经济的中流砥柱,依靠的肯定不仅仅是近年火热的“工业4.0”和“工匠精神”。

中国作为“后进生”,长期以来都在学习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只是我们以往的目光大多局限于表面,应该从更高、更广层面来多角度借鉴对自己有益的经验。

德国的成就来自于通过不断总结自己发展和治理的经验,从而一套完整的经济理论、经济政策以及成功的实施经验,这些汇总起来便是我们常说的“德国模式”。

世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济大师,不止有英国的亚当·斯密、凯恩斯,还有德国的欧根、艾哈德。

自凯恩斯主义诞生以来,关于市场与计划、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的争论,不管在学术层面还是政策层面,都不休不止、争而无果。

但是,德国的弗莱堡学派代表人物欧根,以及社会市场经济的操盘者艾哈德,他们的经济理论以及经济改革政策,帮助德国走上了稳定的第三条道路——社会市场经济,一条有别于纯粹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新道路。

通过对自身的治理实践进行总结,从而进一步完善,形成符合国情的体系与模式,这是我们中国要学的。

但同时也要看到,德国模式中的僵化部分。

他们所依赖的经济模式,过度强调制造业,从而妖魔化金融业等第三产业,融资主要还是依赖银行贷款,因为有抵押有担保,但是带来的问题却非常突出,那就是创新不足。

比如新技术新科技方面,有哪些是德国货?我们好像又说不出来。甚至在创新创业方面,我们已经远超德国,没什么道理退回去跟德国学习。

德国和其他工业国家比较,强的是机械和化工,其他项目不拔尖,材料远不如日本,电子远不如美国,电子优势仅在PLC等个别机电领域。德国制造的护城河太低,后劲不足。现在制造业的皇冠是航空发动机,半导体制造设备,德国这两个领域还不如中国。

哪怕是在民生领域做的再好,缺乏资本加持的创新,让国家发展始终是乏力的。

英国领航第一次工业革命;美国与德国领航第二次工业革命;到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就是美国一枝独秀,德国连影都不见了。

俗话说得好,上树莫上尖,走路莫走边,事事留一半,日后好相见。

套用到国家的发展也是这个理,不管什么事都不能走极端,制造业与服务业本非矛盾体,服务业的发展非得挤死制造业,也不是扶持制造业就非得干掉服务业。

中国未来的道路,得要在自己发展的经验上博采众长,把别人合适的东西拿过来用,在制造业发展和服务业发展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二者兼顾,从而探寻出独具特色的“中国模式”。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