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银行,累了?

南京银行,累了?
2024年06月08日 00:48 包不同的观点

暗流涌动。

1

失速

南京银行确实有点“累”了。

从财报看,2023年,南京银行的营业收入为451.6亿元,同比增长1.24%。净利润185.02亿元,比上一年增加9404.5万元,同比微增0.51%扣非净利润为179.25亿元,同比下滑0.9%。

这个业绩啥概念呢?

和自己比,南京银行的营收和净利增速都是近年里最低的。根据子弹财经的梳理,2018年至2022年,南京银行营业收入分别为274.05亿元、324.42亿元、344.65亿元、409.25亿元和446.06亿元,同比增长10.33%、18.38%、6.24%、18.74%和9%。

同期,南京银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0.73亿元、124.53亿元、131.01亿元、158.57亿元与184.08亿元,同比增长15.6%、12.47%、5.2%、21.04%与16.09%。

尤其是净利润增速。资料显示,去年0.51%的净利润增速,是南京银行自2007年上市以来创下的最低增速。

和同行比,南京银行0.51%的净利润增速在头部城商行中排名靠后。同期,江苏银行、宁波银行、杭州银行、成都银行的增速都超过10%,部分银行的增速甚至超过20%。

公开资料显示,南京银行成立于1996年,2007年成功登陆上交所主板,成为国内首批上市的城商行。上市之后,南京银行的业绩一度很猛。上市十年,南京银行营收增长了12倍,净利润增长了16倍。

官网信息也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南京银行资产规模近2.4万亿元,存款总额超1.4万亿元,贷款总额超1.1万亿元,位列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全球1000家大银行第91位。

这样一家大银行,业绩何以失速?

2

失衡

答案同样可以从财报中寻找。

从营收来源看,2023年南京银行的利息净收入为254.52亿元,同比下滑5.63%,营收占比也从2022年的60.46%下降到56.36%。

进一步来看,2023年,南京银行的利息收入为747.48亿元,同比增加了8.42%,但同期,南京银行的利息支出同比增长17.44%,达到492.97亿元,利息支出增速是利息收入增速的2倍多。正因此,导致南京银行2023年利息净收入下降。

利息支出增加的背后,是成本的上升。资料显示,2022年南京银行的付息负债成本率只有2.39%,到2023年已大幅上升为2.49%。这个数据,在A股上市银行中排前列。

再看非利息收入。同期,南京银行的非利息净收入为197.08亿元,同比增长11.75%,营收占比提升至43.64%。

这块收入增加的背后,南京银行2023年的投资收益同比增长35.07%至148.14亿元。

这是南京银行投资的成就。资料显示,上世纪末,南京银行便率先成为首批银行间市场的债券交易者,因为成交量大,其一度被称为“债券之王”。

能赚钱固然是好事,但在监管和投资者看来,银行毕竟是依托存贷主营业务、服务实体经济而发展起来的金融主体,如果太过押注投资业务,一方面容易偏离主业,脱实向虚。另一方面,投资的收益毕竟不稳定,一旦遭遇大幅亏损,很可能前功尽弃。实际上,早在2021年,银保监会就明确提到:

各银行机构要坚决摈弃偏离主业、脱实向虚、盲目扩张等错误观念和粗放经营模式。

毕竟,细看非利息净收入部分,南京银行2023年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42.95亿元,同比下降了26.65%。

换句话说,一旦投资收益出现波动,南京银行的业绩压力将会增大。这一点,A股上市公司中早有前车之鉴。

典型的是云南白药,明明是一家老字号药企,却一度“沉迷炒股”。因为在炒股上收益颇丰,云南白药还一度被视为公司界的“股神”。但在短暂的甜头之后,云南白药很快就尝到了亏损的滋味。仅2021年和2022年,云南白药因投资带来的亏损就超过20亿元。

案例就在眼前,也难怪南京银行的投资者担心。

3

失重

更大的担忧来自内部。

时间回到2022年6月,南京银行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行长林静然因工作需要、另有任用,向该行董事会提交辞职报告,辞去董事、行长以及财务负责人等职务,董事长胡升荣暂时代为履行行长职责。

彼时,林静然的离职曾触发南京银行股价闪崩,并让南京银行陷入一系列谣言事件。整整一年半的时间之后,南京银行的一二把手才最终落定,以谢宁、朱钢为代表的新一代领导班子接棒。

但他们肩上的压力不小,光罚单就得好一阵消化。

就在几天前,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淮安监管分局公开的罚单显示,南京银行淮安分行因3项违法违规事实,被没收违法所得并罚265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20年6月,南京银行淮安分行就曾收到过一张罚单,罚款金额为35.38万元,还被没收了10.38万元的违法所得。

还有2021年12月,南京银行被罚736万元,没收违法所得20.88万元,合计被罚款756.88万元。

更早的时候,2020年6月4日至5日,南京银行连续收到了来自江苏银保监局的21张罚单,罚没总金额超1400万。

拉长时间看,根据媒体不完全统计,近5年左右的时间,南京银行共收到41张罚单,涉及的事项包含违规放贷、伪造存单、勾结外部人员骗贷等。

纵观这些罚单,主要集中在信贷违规和同业投资领域。

罚单之外,据相关媒体报道,南京银行曾多次“踩雷”当地巨头企业,包括雨润集团、三胞集团、恒大集团等,并在这些企业出现债务危机时充当“救火队员”角色。

去年,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开展了2023年度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认定20家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其中,南京银行首次入选该名单,成为第五家入选的城商行,也是江苏省内第二家入选的法人银行。

所谓系统重要性银行,是指那些对金融稳定和金融市场运作具有重要影响的银行。这些银行通常在规模、复杂度、跨境业务等方面拥有较高的风险敞口,一旦发生问题,可能会对整个金融体系产生连锁反应。

但从目前来看,这家“系统重要性银行”,还有很多风险需要排除。每一个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带来系统性风险。正如那句话:

雪山崩塌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