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盘点】盈利能力提升,大跌后的创新药企能买吗?

【中期盘点】盈利能力提升,大跌后的创新药企能买吗?
2024年09月03日 19:48 财华社Finet

据统计,包括已“摘B”的百济神州(06160.HK)、信达生物(01801.HK)、康方生物等12家公司在内,目前港股市场通过第18A章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合计有66家,这些企业也被投资者称为“18A公司”,主要涉及创新药企以及一些创新药械公司。

近年来,在美联储暴力加息及港股市场持续下跌的影响之下,生物科技板块进入了漫漫熊途之中。其中,不少18A公司的股价遭遇“脚踝斩”,直接跌成了渣。

进入2024年,港股市场终于展现回暖之势,一些生物科技股也迎来了上涨,18A板块的整体表现出现了一些分化现象,而且这种分化在上半年的业绩上亦有体现。

生物科技板块普跌,但两只概念股涨逾60%

从上半年的股价表现来看,下跌仍然是生物科技板块的普遍情况,其中不乏累跌超50%的生物科技股。

W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合计有58家“18A”公司遭遇股价下跌,占比近9成。其中,君圣泰医药-B、来凯医药-B在内合计有17只生物科技股累跌超50%,妥妥的股价腰斩;另外,还有41家生物科技公司处于下跌状态。

不过,板块内还有5家公司的股价在上半年录得上涨,其中复宏汉霖(02696.HK)大涨64.39%表现亮眼,科伦博泰生物-B(06990.HK)也飙涨了61.13%,此外鹰瞳科技-B、东曜药业-B涨超10%,欧康维视生物-B累涨2.54%。

另有,中国抗体-B上半年实现平收,启明医疗-B自2023年11月22日起一直处于停牌状态,目前尚未复牌。

中期业绩表现分化,这些公司取得盈利

从2024年中期利润端的边际变化来看,有42家18A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在上半年实现了同比增长,在61家披露增速的公司中占比近7成,表明大部分生物科技股中期盈利情况在同比转好。

其中,表现最好的是科伦博泰生物-B,其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达1096.55%,同比扭亏为盈;此外,东曜药业-B、归创通桥-B、和誉-B、博安生物、亚盛医药-B、基石药业-B的中期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亦超过100%,且这几家公司全都在上半年实现盈利。

而康诺亚-B、歌礼制药-B、信达生物、鹰瞳科技-B、三叶草生物-B、康方生物、微泰医疗-B的归母净利润均在中期遭遇大幅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从2024年中期利润端的盈亏情况来看,有54家18A公司在上半年出现亏损,占比逾80%。

其中,上半年,18A龙头百济神州的营收同比增长61.14%至16.81亿美元,期内归母净利润亏损了3.72亿美元,同比减亏,且第二季度经调整利润首次实现扭亏。

荣昌生物(09995.HK)上半年的营收同比增长76.50%至7.4亿元人民币,但归母净利润亏损达7.8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10.96%,主要系多管线进入III期且研发费用大幅增长导致亏损扩大。

此外,君实生物、云顶新耀-B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亦超过6亿元人民币,信达生物的中期归母净利润亏损也接近4亿元人民币,也是上半年亏损较为突出的18A公司。

在上述公司亏损的同时,还有10家18A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实现了盈利,提升明显。作为对比,整个2023年,也才仅有康方生物、复宏汉霖、和铂医药-B、先瑞达医疗-B实现盈利。

具体来看,上半年复宏汉霖实现归母净利润3.86亿元人民币,科伦博泰生物-B中期归母净利润也达到了3.10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于确认的默沙东里程碑收入超预期,上半年公司收到默沙东总额为9000万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此外,和誉-B、亚盛医药-B、归创通桥-B等公司亦在上半年实现盈利,如下图所示。

板块盈利能力提升,原因何在?

虽然上半年亏损仍是板块主基调,但18A公司的盈利能力正在逐步提升。

而之所以18A公司的盈利能力会出现提升,其实主要应归功于产品“借船”出海(License-out),本土药企进行药物早期研发,然后将项目授权给其他药企做后期临床研发和上市销售,通过专利授权、权益转卖等方式对外授权,按里程碑模式获得各阶段临床成果以及商业化后的一定比例销售分成。

上述10家中期实现盈利的18A公司中,科伦博泰生物-B在今年上半年就多条合作管线收到默沙东总额为9000万美元(6.41亿元人民币)的里程碑付款;

和誉-B称,上半年营收增长及扭亏为盈主要归因于pimicotinib(ABSK021)的对外许可协议及与默克公司的首付款项7000美元;

亚盛医药-B在今年上半年首次实现盈利,主要得益于公司产品销售收入的增加以及对外合作授权收入的显著贡献,其中于7月份自武田制药收取独家选择权协议项下知识产权收入及选择权付款相关的1亿美元。

事实上,近两年创新药行业十分流行License-out模式,因为这种模式灵活高效,能降低药企的资金压力,降低新药研发风险,又能在销售端借助合作伙伴的销售网络,但缺点在于新药研发成功带来的收益无法独占,削弱了药企的成长潜力,同时在合作伙伴和谈判中需要面对挑战。

不过,近两年,生物科技行业的融资环境偏冷,药物研发到商业化上市又非常消耗资金,不少创新药企的现金流捉襟见肘。

如下图所示,不少18A公司中期末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都处于偏少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采用License-out模式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生物科技板块的未来如何看待?

对于创新药的后续前景,华福证券日前称,本周分析了中报,行业分化明显,整体Pharma、创新药和原料药表现相对不错,叠加上述行业基本面展望,当前继续推荐Pharma、创新药以及大品种方向,及寻增量为最有前途,资金容纳量最大的方向,建议加大配置力度,2024年下半年医药大概率有超额收益。

华源证券认为,目前绝大多数创新药企已走过研发周期,核心品种正处在高速放量阶段,叠加强监管环境下,真正具备临床价值的产品有望快速放量,并且有持续创新能力的药企有望中长期受益、脱颖而出。

中银证券近日发布研报称,2024年上半年创新药License-out表现优秀,创新药出海前景可期。

西南证券则指出,展望后市,医药创新支持政策与海外降息预期均系医药板块利好因素,后续关注创新药国谈、下半年医学学术会议进展。

 作者|云知风起

 编辑|Annie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