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融合办学“小切口” 撬动扩优提质新引擎 | 奋力谱写教育强省建设新篇章

商洛市融合办学“小切口” 撬动扩优提质新引擎 | 奋力谱写教育强省建设新篇章
2024年12月25日 17:06 陕西省教育厅

奋力谱写教育强省建设新篇章

今年以来,商洛市研究制定《商洛市探索开展区域融合办学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以区域融合办学“小切口”改革推进新优质学校成长,因地制宜、因校施策,通过“城乡学校融合、管办一体融合、教育协作融合”三种模式,着力推动优质校和薄弱校管理、资源、师资、教学、教研、评价、发展深度融合,全市共组建融合体32个、提供优质学位2.2万个。

丹凤县思源实验学校集团化办学

一是在城区及城乡结合部重点推进管办一体融合。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在入学矛盾和需求集中区域,探索单一法人制的“一校多区”“一长多校”管办一体融合办学模式,实现了师资统一调配、招生统一组织、教学统一管理、课程统一设置、经费统一分配,效果很好。特别是实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减少了行政工作管理层级,融合共进更加通畅;经费师资、教学资源、教学仪器、教研成果、设施设备等资源融合,实现了资源统一调配和使用;发展性绩效评估、统筹部分绩效工资增量自主分配等,能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强校”引领带动“+校”优质成长、共同发展,使“弱校”也可获得群众认可。目前,全市已组建管办一体融合体10个,覆盖6个县区。其中成效明显的有,丹凤县的“思源实验学校+西河初级中学”融合办学,实行师资、招生、教学、课程、经费“五统一”管理、一体化考核评价和教学质量监测,带动了弱校教育质量有效提升;山阳县采取把城关街办学校提格为县直学校和“优质校+新建校”两种方式组建融合体,以重新招教方式补充人员,推动优质校轻装上阵,实现强弱紧密融合,提升了群众对“+校”的信任感、认同度。

柞水县城区第二小学教育集团开展校本研修活动

二是在县域内同学段间统筹推进教育协作融合。按照“强弱搭配、大小协作”的原则,组建同学段间的教育联盟,通过校长交叉任职、教师结对共进、教研活动补短、学科教学互帮、重点工作同抓、联盟成果共享等协作,形成了教学同步、教研同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灵活融合模式。例如,不改变原“弱校”隶属和法人关系,通过“1强+N弱”组建教育联盟,推动了师资、教学、教研融合;同学段的骨干教师交流轮岗、紧缺学科教师跨校兼教、薄弱学科教师走教支教,既有效弥补“弱校”短板又不会对“强校”造成太大负担;集中备课研课磨课、统一作业设计、评价诊断等同步同质的教学教研活动,有效发挥了“强校”传帮带作用。目前,全市已组建教育协作融合体4个,覆盖3个县(区)。其做法值得借鉴的有,柞水县制定了统一的人事、经费、教学、招生管理制度及教师流动机制,联盟间校长交叉任职、教师互派轮岗等落实顺畅,弱校教育质量明显提升;洛南县教育协作融合体学校之间签订合作协议、制定实施方案,从队伍、制度、文化、课程建设4个维度逐步试点推进,以点带面初见成效。

柞水县城区第一中学教育集团揭牌

三是在县域内城乡学校之间推进城乡学校融合。按照“以城带乡、优势互补、城乡一体、资源共享”的原则,对城乡学校的文化、师资、教学、教研等资源进行重新组合,辐射整个县(区)城乡学校大融合,手段多样、形式多元,可多维度同时走向纵深融合。例如,用一根网线、两块屏幕,城乡学校同上一堂课的课程共建机制,城区骨干名师到乡镇轮岗、农村教师到城区跟岗的教师柔性交流机制,学校、教研组、教师间结对帮扶的研训成果共享机制,从管理到教学、从备课到课堂全方位指导共进的统一规划考核机制,等等,都是推动城乡深度融合的有效手段。目前,全市已组建城乡学校融合体18个,覆盖4个县区。其中成效较好的有,商南县按初中、小学、九年制组建城乡大学区7个,县教体局统一实施考核评价,细化督查方案、树立反面典型,倒逼大学区常态化抱团发展、融合共进,整体提升了教育质量;山阳县组建13个城乡学区,实施以域外名校带盟主学校、以城带乡、以强带弱、以大带小的“四环”结盟架构,做实“教学联网、课程联建、教研联动、教师联训、评价联考”的“五联”工作机制,使乡村学校教育质量有效提升。

编辑 | 炜琳     初审 | 陈浩     终审 | 徐公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