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医药担当抗疫先锋 价值角色看点几何?

复星医药担当抗疫先锋 价值角色看点几何?
2020年02月18日 00:25 铑财研究院

作者:陈达

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

抗疫先锋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作为民营医疗的一支新生力量,复星医药的医疗团队始终奋战在最前线。旗下两家医院佛山市禅城中心医院、武汉济和医院先后成为当地定点医院。近30人医疗援鄂医疗队进驻武汉蔡甸疫区工作。

截至2020年2月17日,复星医药集团向疫区捐赠的现金或医用口罩、防护服、医用无创呼吸机、负压救护车等医疗设备和生活物资累计价值已超2000万元人民币。

自1月25日至目2月12日,复星医药成员企业北铃已完成62台负压隔离救护车的改装,并投入到湖北武汉、黄冈、北京、河南等省市的防疫一线。

2月10日,复星医药全资子公司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简称“复星长征”)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已完成300多例临床标本,从目前的临床数据看,暂未发现“假阴性”问题。

据悉,复星长征牵头研制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已顺利完成研发,可实现对新型冠状病毒ORF1ab、N、E三个基因靶标的定性检测,两小时内可完成96个样本的全部检测。同时,复星医药也在着手研发更快更精准的试剂产品。未来半小时检测出结果的产品将很快应用到临床。

这种抗疫先锋角色,除了责任担当,更离不开复星医药的过硬实力。

创新力驱动转型

2020年开年以来,复星医药已公布了两款抗癌药的研发进展。

1月13日,复星医药旗下控股子公司重庆复创医药收到国家药监局通知书,同意FCN-647胶囊用于复发或难治的B淋巴细胞恶性肿瘤治疗开展临床试验。

1月15日,复星医药公布旗下子公司复星弘创再传喜讯。国家药监局同意ORIN1001片用于晚期实体瘤治疗开展临床试验,拟于近期在中国境内开展I期临床试验。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药品均为复星医药自研的创新型小分子药物。ORIN1001片,至今在全球范围内尚无产品上市。与FCN-647胶囊同靶点的药品虽已全球(包括中国境内)上市,但根据第三方咨询的最新数据,2018年,与F药同靶点的药品在中国境内的销售额约2984万元。

可见,两款新药均具有市场稀缺属性,后续表现值得期待。

事实上,药品的制药与研发一直是复星医药的布局核心。

公开信息显示,复星医药旗下的药品种类众多,涉及抗感染、代谢及消化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抗肿瘤治疗等多个领域。

从数据看,2019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12.28亿元,同比增长17.0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64亿元,同比减少1.4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7.22亿元,同比增长8.21%。累计研发投入人民币22.5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人民币3.86亿元,同比增长20.7%。

复星医药的药品制造与研发业务表现良好,江苏万邦(非布司他片等、匹伐他汀钙片等)、Gland Pharma(依诺肝素注射液、达托霉素等)预计实现高速增长,奥鸿药业由于2018年基数低2019年也预计实现高速增长。

研发成果也很显著。

截至2019上半年,复星医药在研创新药、仿制药、生物类似药及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项目233项,其中小分子创新药16项、生物创新药12项、生物类似药20项、国际标准的仿制药129项、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项目54项、中药2项。此外,复星医药引进项目23项,包括进口创新药8项和进口仿制药15项。

不只如此,复星医药也在近些年加大对医疗服务板块的突破。2019年上半年复星医药实现营收14.60亿元,较2018年同期增长21.56%。

同期,复星医药已初步形成沿海发达城市高端医疗、二三线城市专科和综合医院相结合的医疗服务战略布局以及省、市、区三级重点学科规划及专科医院和第三方诊断的产业布局。此外,华南、华东、华中、西南等地区均有所进展。

此外,复星医药在医疗器械方面也积极布局。复星医药的Sisram(复锐医疗科技)作为激光医疗设备也在不断开发。

同时,呼吸机公司Breas在克服众多困难后,当前也推出了一些新款。在分子诊断、基因芯片也有持续长期的研发。

截至2019上半年,复星医药在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业务板块实现营收17.97亿元,较2018年同期增长6.45%。

三大业务板块均增长,说明自身业务板块构建稳定且未来充满看点。

专家表示,近几年来复星医药已将收购、新建的投入重点放在了药品研发平台的建设上,目前已经建成“4+3”研发平台——四大平台:小分子创新药、高价值仿制药、生物药、细胞治疗;三大体系:深度孵化、风险投资、授权引进,有助于公司实现从仿制药到创新药的转型升级。

光大证券发布研报称,复星医药覆盖医药健康全产业链,业务板块间具协同潜力,且布局多个创新型平台,随着各创新平台逐步落地,有望逐步实现创新驱动转型。

国际化产业协同

强悍的研发创新力,得益于复星医药的国际化战略。

复星医药总裁兼CEO吴以芳曾表示,在医药行业面临转型的特殊阶段,复星医药坚定地走创新、国际化道路。

如何链接国际,精准并购是重要抓手。

一直以来,并购被视为推动复星医药创新的重要模式,通过不断的外延式扩张,打造了一个全产业链的医药帝国。

具体来看,复星医药成立于1994年,1998年登陆A股,2012年H股上市,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A+H医药企业。

上市以来,其营收从上市首年的3.4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249.18亿元,20年暴增72.29倍,同期净利润增长了41.31倍。可谓实现了高速发展。

高增背后,投资并购打造出的产业协同链条作用重大。

数据显示,自2010年的和睦家算起,至2019年底复星医药投资了11家医院。

如2011年投资了安徽济民肿瘤医院(持股70%)和岳阳广济医院(持股55%),2012年投资了宿迁市钟吾医院(持股55%)。

2013年,先后投资安徽中西医结合肿瘤专科医院、南洋肿瘤医院以及佛山市禅城医院。2014年8月,复星医药出资5.11亿元在台州设立台州市赞扬医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75%)。

值得一提的是,复星早些年还收购了国药控股约30%的股权。持续贡献的高利润远超收购价,成为收购典范。

得益于扎实的分销渠道及产业协同力,复星医药的产品市场力一直较为稳定。

再来看国际化,整合优质全球资源,打造全产业链竞争力,是复星医药高速发展的重要引擎。

2017年3月,复星医药宣布以9000万美元收购瑞典医疗器械公司Breas Medical Group的80%股权。

同年10月29日,复星医药宣布旗下控股子公司出资总计不超6300万欧元收购Tridem Pharma 100%的股权。

同时,复星医药完成以71.42亿元收购印度仿制药企业Gland Pharma 74%股权的交易。

这两项收购,让复星医药成功进入印度和非洲两个重要市场。

按照陈启宇的说法,“做医药必须抓住人口市场红利,而印度和非洲就有这样的投资潜力”。

得益于一系列精准、战略卡位,复星医药已在全球范围内完成较完善的产业布局,具体囊括研发、制造和营销三个方面。

首先,在研发方面,复星医药在美国旧金山、波士顿、普林斯顿都有研发团队。研发范围涉及小分子研发、大分子研发、创新药研发、临床研发,仿制药研发。同时,复星医药在以色列、瑞典、波士顿有开展医疗器械研发。在全球范围内,复星医药和牛津、剑桥、哈佛医学院等一线医疗VC基金有很多深度合作,获得更多前沿研发动态。

其次,在生产制造体系方面,复星医药在印度拥有获得美国FDA批准的注射剂药品生产制造企业——Gland Pharma;在以色列、瑞典有医疗器械生产基地;在非洲也正在建设未来制药基地。

最后,在销售体系方面,在非洲,复星医药有较健全的网络,覆盖三十多个国家。在印度,复星医药有Gland Pharma的销售团队;在美国,复星医药建设了仿制药销售团队;其他区域的销售网络也正在逐步扩展中。

可见,在国际化战略拓展中,复星医药通过“内生式增长、外延式扩张、整合式发展”的发展模式,实现了研发和生产、市场和运营、人才和资本等核心领域的全面国际化,使其在运营标准及市场拓展上更具备国际竞争力。

复星医药总裁兼CEO吴以芳认为,在创新领域的布局,有助于复星医药实现创新转型;而稳健的国际化发展,将使企业在运营标准及市场拓展上更具国际竞争力。

角色扮演

这种创新+国际化的双轮驱动,凸显了我国龙头药企的新价值形象。

一直以来,我国是医药大国,却不是医药强国。不重视研发创新、缺乏国际化视野、产业化程度低等行业弊病,导致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普遍较弱、进而影响国人的就医质量。

随着“4+7”药品集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新版医保目录调整、取消“药占比”等重磅政策的持续发酵,如何利用创新沉淀,实现高质量发展,缩小与国际企业差距的同时,提升国人的医疗服务水平,成为医改的核心要义,更是医药企业深入思考的核心问题。

显然,行业面临洗牌,更面临价值破壁,这凸显出了头部企业的引领作用。

以此来观,复星医药还有更宽阔、厚重的角色扮演,铑财将持续关注。

本文为铑财原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