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小巨人”——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

解码“小巨人”——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
2023年10月20日 11:39 重庆马路社

启动仪式现场 耿骏宇 摄

金秋时节的重庆,可谓是迎来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季”,“小巨人”等优质制造业企业的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9月份,重庆印发了《深入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年)》,提出到2027年,年营业收入超千亿元、过百亿元和上市工业企业分别增加至5家、50家和100家,实现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四个“倍增”,四类企业分别增加至30家、500家、1.27万家和8.6万家。

在10月12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重庆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市经济信息委主任蓝庆华介绍,深入实施优质企业集聚培育行动,推动中小企业沿创新型—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路径成长壮大。近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国家税务总局税收宣传中心指导,重庆等省市党委网信办共同主办的“解码‘小巨人’——专精特新看中国”网上主题宣传活动来渝开展采访报道。重庆马路社作为采访团成员之一,跟团采访了一批“小巨人”企业。通过调研对培训“小巨人”企业,促进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增强了信心。

在采访调研中,笔者有两点深切感受:一是“小巨人”的发展,关键是要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在本次活动第一站——重庆两江新区,调研发现,新区高度重视并积极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出台了《两江新区推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等系列支持政策。

截至目前,两江新区共有3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7家,均居全市第一。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牵引产业蝶变、拉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当地政府始终优化政策、服务、配套等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勇立潮头,大胆创新。

在随后的采访活动中,涪陵着力构建“2349”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1238”产业科创体系,以及渝北区加快楼宇收储利用、持续培育特色“名楼”和创建“名园”为引育企业提供优质载体支撑等各地做法,也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深感打造优质中小企业生成生态体系是我市“小巨人”企业蓬勃兴起的关键所在。

华数机器人 耿骏宇 摄

二是案例和典型的力量是无穷的,值得对经验和做法进行认真推广。比如位于两江新区的华数机器人是一家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攻克机器人核心技术300余项,拥有创新结构和控制算法方面的国际首创发明专利,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自主比例超过80%。两江新区对支持创新的政策越来越多,对公司发展帮助很大。今年1至9月,公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约390万元,出口退税约35万元。公司把节省的资金用于加大研发投入和支持生产运营等方面,推动形成了JR6150大负载机器人、JH605焊接机器人、CR605协作机器人等一系列新产品生产线。对新区如何为华数机器人这样的“小巨人”企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环境的经验合作,进行认真总结和推广,是一项重要工作。

一、重庆“小巨人”企业发展正当时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优势的中小企业,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发展得如火如荼的当下,培育和发展“小巨人”企业正当其时,意义重大。

从调研掌握的情况来看,我市充分发挥制造业优势,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出台促进规上中小企业和“小巨人”企业发展的有利政策,推进扎实培育和发展工作,成效初显。特别是制定《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5年)》,推动企业建立质量品牌管理体系。2022年“小巨人”企业新增137家,为前三批总数的1.2倍。今年又新增“小巨人”企业55家,达到312家。正实施中小企业赋智、赋值、赋能专项行动,预计到2027年,我市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将突破500家。

瑜欣电子生产车间内 新华网发

在此过程中,涌现出一批有全国影响力的“小巨人”企业。其中,涉及工业“六基”领域,和“补短板”“填空白”的均达到97%,相关企业全国细分市场占有率处于领先水平。例如,瑜欣电子主导研发的数码发电机变流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点火器产销量保持全球第一。鑫景特种玻璃推出的全球首款量产,可3D造型的透明纳米微晶电子盖板玻璃,用于华为旗舰手机,航空风挡原片进入C919大飞机供应链体系,是国内唯一航空风挡供应商。顺多利机车研发的动静涡旋盘,填补了国内新能源汽车空调压缩机核心关键零部件空白。

图源:红星资本局

在全国而言,重庆的“小巨人”企业数量跻身全国城市10强榜,正在向北京(834家)、深圳(755家)、上海(713家)、苏州(401家)、宁波(352家)、杭州(325家)为代表的前六强进行追赶。同时,我市的“小巨人”企业在机械工业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仪器仪表制造业等领域形成了集聚优势。相信在未来,在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高端装备等领域,我市各类小巨人企业也将发挥显著作用,在我市集成电路进口额占同期重庆进口总值比例较高等本地产业链供应链提升的关键领域,为进一步提高本地配套化率、提升研发设计能力等作出重要贡献。

二、重庆“小巨人”发展之要

下一步,重庆可做好三方面工作,促进“小巨人”企业量质齐升,带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健全培育政策和支持体系。提供“一企一策”、量身定制的精准化服务。推动符合条件的“小巨人”企业增加资产总量,扩大生产规模,开展兼并重组,不断拓展市场,通过技术改造、研发创新、绿色制造项目等参与国家重点工程、地方重大建设项目的招投标。

针对“三高”(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企业在解决“卡脖子”领域的技术攻关方面加大财税支持和政策扶持力度,扩大优惠政策享受面和覆盖面。探索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资产管理公司或专利银行;加快发展科技保险,完善科技保险保费补贴机制,推进科技保险和科技再保险业务的创新发展。

北斗智联 耿骏宇 摄

二是鼓励技术攻坚和创新提升。加强全链条攻关,推动龙头企业与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大“从0到1”(基础研究) 阶段和“从1到100” (工程化)阶段的技术攻关力度, 综合运用“揭榜挂帅冶、众包众筹等方式, 组织开展协同攻关,促进成果推广应用。支持市内“小巨人”等重点企业与产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联合加强应用牵引、整机带动, 着力打通“设备—原材料—零部件—整机”产业链条。帮助“小巨人”企业利用认知、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进行数字化重塑,构建具有前瞻性的生产模式,保证其始终站在行业的前沿。

涪陵华峰新材料 耿骏宇 摄

三是打造集聚区域和外脑支撑。注重集聚区的构建和发展环境的建设,高水平打造“专精特新”特别是“小巨人”企业集聚区。

以全周期培育、全要素保障、高品质生活来为“小巨人”企业建设产业生态圈,促进生活空间、孵化空间、创新空间、景观空间、创新空间这“五大空间”的紧密协调,以培育绿色化智能化的产业生态圈,并为对接全球创新网络、人才网络提供便利。借助外脑资源,重点遴选近 3 年平均年增速超过30%的“小巨人”企业,链合本地智库资源,与国际一流智库研究院和咨询机构合作,试点采取政府后补助方式,鼓励企业购买生产、管理、运营等咨询服务,制定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