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助残: 帮到点上 扶到心里

精准助残: 帮到点上 扶到心里
2024年05月21日 09:24 邯郸新闻网

精准助残: 帮到点上 扶到心里

艾雨幼儿园的小朋友正在上课

点亮希望之光

“佑佑,加油!佑佑,真棒!”5月19日,在邯郸华康医院,今年刚满6岁的佑佑手推助行器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稳稳地向主治医生高波走来。

佑佑依靠助行器行走

“高叔叔,我今天已经连续走了三个来回了,一会儿你要给我买棒棒糖吃。”佑佑抬起小脸向高波撒娇道。

“看着佑佑一天比一天好,是我们全家人最开心的事。”佑佑奶奶告诉记者,佑佑因早产导致脑瘫、运动功能障碍,无法站立、行走。今年已经是佑佑在华康医院康复的第三个年头了,而佑佑也从最初无法站立、行走,到如今可以依靠助行器独立行走。

“孩子刚入机构时,非常胆小内向,我们与她交流时常藏在家人身后,对陌生环境表现出不安和抵触心理,不愿抬头看他人。”高波告诉记者,康复训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儿童及家长的积极配合,在康复过程中孩子难免会感到疼痛,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让其信任医生是康复训练的关键之一,“看着孩子越来越好、越来越信任我,我打心底里开心。”

“孩子是早产儿,从小就容易得病,跑医院是常态。”佑佑奶奶告诉记者,为了孩子的治疗康复,他们一家人倾尽全力,举步维艰之时,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如同一束光,照亮了他们。通过申请,孩子获得了一年12000元的免费康复服务,让这个陷入困境的家庭重新看到了希望。

“孩子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好,今年9月,我们准备送孩子上学去。”佑佑奶奶笑着说,“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托起美好未来

“园长妈妈,送你一朵花。”“园长妈妈早晨好。”5月17日一大早,石艳超一如往常地站在她创建的艾雨幼儿园门口迎接着孩子们的到来,她说现在自己最幸福的时光就是看着这些“特殊”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开心的成长。

不一会儿,欢快的笑声和悠扬的歌曲便从这所不大的幼儿园中传出。这所初看和普通幼儿园差别不大的园区,细看却发现比其他幼儿园多了8间个别化训练教室和1间感统教室。

“目前园内有72个孩子,均为听障、孤独症及发育迟缓儿童。”石艳超告诉记者,虽然孩子们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缺陷,但经过专业化的训练,也许就能改变孩子们的一生。

“听障儿童通过专业训练令他们在助听设备的辅助下与正常儿童一样开口说话,甚至正常交流。通过科学的训练方式,给予孤独症儿童群体以支持,也可改变他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石艳超解释。

在艾雨幼儿园言语治疗室里,老师对孩子实行一对一教学,教孩子认识卡片上的图画和简单的汉字;在运动治疗室里,老师给先天性发育迟缓的幼儿做全身肌力训练,看到孩子有所回应,老师难掩欣喜……

“我始终记得,蔓蔓第一次清晰地叫我妈妈时的场景。”今年4岁半的蔓蔓患有先天性听力障碍,蔓蔓妈妈坦言,蔓蔓入园前并不会说话,更无法表达自己的诉求,但孩子必须走出家庭,走向社会,所以再三权衡后,她还是决定将蔓蔓送到幼儿园学习,谁知三个月后,蔓蔓奇迹般地喊出了“妈妈”这两个字。

“蔓蔓刚入园时对声音非常敏感,外界一有声音,蔓蔓就格外紧张。”石艳超回忆,蔓蔓入园前不久才戴上了助听器,这时蔓蔓对外界的声音感到紧张无措是正常的。为了更快地让蔓蔓适应正常生活,石艳超为蔓蔓定制了一对一的单训课。

“现如今在我看来,蔓蔓和普通小朋友一样,石园长也建议我可以逐步将蔓蔓送到普通幼儿园。”蔓蔓妈妈坦言,石艳超经常对家长说的一句话就是:艾雨幼儿园可能是孩子们学习生涯的开始,但绝不是终点,孩子们的最终目标是融入正常校园。

如今,在艾雨幼儿园,听障孩子毕业率(入普校)达到100%,智力落后及孤独症孩子毕业率达到30%。

除了对孩子们的耐心呵护,艾雨幼儿园的收费标准也让孩子父母放宽了心。2020年3月,艾雨幼儿园通过了邯郸市复兴区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的认定。考虑到学员来自邯郸不同区县,幼儿园又陆续在相关区县申请认定并获得通过,为更多的学生获得康复机会提供了便利。

“我们深知这些孩子的家庭在经济上承受着不小压力,因此,我们以普惠的价格设定,希望为这些家庭带去一份温暖与关怀,帮助他们减轻经济负担。”石艳超说。

打造无碍生活

“现在孩子行动更自由了,上厕所也方便多了。”5月19日上午10点,复兴区王郎东社区赵都鞋厂院,67岁的姗姗妈妈陪着42岁的姗姗下楼晒太阳,原来需要母亲搀扶才能下楼的姗姗,如今手扶无障碍扶手,一步步从三楼挪步下楼。

“我家是老房子,楼梯边没有扶手,之前女儿下楼都要人扶着才能下去。前不久,复兴区残联工作人员将我们住了几十年的房子进行了改造,现在生活方便多了。”听着姗姗母亲的介绍,记者一行人走进了她们的家,不大的房间被收拾得干干净净。

“原来房子可没这么舒服,那时厨房是用砖头简单搭起来的,厕所是蹲便。”回忆过去,姗姗母亲忍不住红了眼圈,原来家中只有母亲一人照顾姗姗,一刻也不敢离开,生怕姗姗在家出现意外。“现在家里的安全隐患都没了,我自己出去买菜也放心多了。”

姗姗家庭生活的改变仅仅是复兴区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的一个缩影。为了让残疾人在家中“听”得见、“看”得到,“上”得去、“下”得来,“走”得动、“出”得去,复兴区残联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对残疾人家庭实施改造。

在此次无障碍改造工作开展前期,为紧贴实际需求、科学确定服务内容,复兴区残联工作人员深入到有需求的残疾人家中,认真记录残疾人及其家属的“点单”需求,在实地查看后确定改造项目并登记成册。

“此次无障碍改造工作涵盖了进出门坡道改造、无障碍卫浴设施改造,在院落、墙面、卫生间等处安装扶手,配置无障碍低位橱柜及门铃等,最大限度满足残疾人日常生活需要。”复兴区残联理事长康保平介绍,施工方在实施改造前后拍摄了对比照片,建立了完善的无障碍改造档案。

引导更多人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为残疾人托起稳稳的幸福,是社会的温暖底色,更是城市人文关怀的最好体现。

精准助残服务工程作为2024年邯郸市26项民生工程之一,今年已为1600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为21300名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为2353名残疾人开展了就业培训,城乡新增就业2899人;为1526名残疾人开展了托养服务;家庭无障碍改造已完成817户;辅具适配已超额完成……

如今,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感受到了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强劲力量,在人生舞台书写精彩。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王梦洁 文/影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