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一线行丨干事创业“兴农人”

记者一线行丨干事创业“兴农人”
2024年05月21日 09:27 邯郸新闻网

强化优势产业、做强传统产业、发展特色产业……近年来,峰峰矿区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打造“乡字号”“土字号”品牌,形成了“一村一品”发展格局,一批致力于乡村发展的“兴农人”正在表现出新的干事创业激情。

一家经营30年的种子店

1993年,西固义乡东固义村村民齐宝军在路边一间不起眼的门面房开了一家种子化肥销售店。“那时候,手里没有多少钱,靠四处借款才有了启动资金。”齐宝军讲述起创业艰难时说,“当时不像现在,市场上有这么多品种可以选择,那时每天我出去进货,我老婆看店,挣得都是辛苦钱。”

“我只进好东西,种子是农民的命根子,如果种子出问题,一年的收成就没了。”齐宝军家有25亩地,凡是店里引进的新品种,都要先在自家地里试种,成功后才向农民销售、推广。30年来,他试种过的种子达上百个,其中某些“水土不服”或者夸大宣传的种子都被一一测验出来,列入了店里的“黑名单”。

久而久之,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知道齐宝军卖的东西品质有保障,吸引来了大批外县的客户。这两年齐宝军年岁渐长,儿子齐泽龙逐步接手了业务。“现在可比以前轻松多了,前两年儿子还去参加了无人机培训。”齐宝军说。

说着,齐泽龙开始展示他的“宝贝”。操控、起飞、喷洒……无人机轻盈盘旋,飞防作业一气呵成。“给村南200亩地打药,也就需要一上午,而且我们收费还比外面便宜。”齐泽龙经过培训,如今已经是当地有名的“飞手”。

随着业务不断扩大,一间门面显窄了,现在这间种子化肥店不仅扩建成二层,还新建了7000平方米仓库。这两天,一家人又要忙活起来,为农资销售旺季做准备。

一片软枣猕猴桃林

2018年,从西固义乡西赵庄村走出来的大学生王波带着树苗回到了家乡,开始了软枣猕猴桃种植之路。

说起与软枣猕猴桃结缘,王波滔滔不绝:“从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就留在了北京工作,一次和同事去东北出差,了解到丹东有软枣猕猴桃这种水果,不仅有药用价值而且口感非常不错,那时我就想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术都带回家乡。”

软枣猕猴桃种植五年后结果,在这五年时间里,他一直在寻找最适合的技术,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果树结出了首批软枣猕猴桃。

“我种植的品种是龙城二号和甄玉,比其他地区的软枣猕猴桃上市早,甜度高,维C含量也非常高,在市场上很有优势,精品果可卖到30元一斤。”王波说,“今年预计一棵树上能挂果200斤左右,产量预计有一万多斤。此外,我们还新建了6个大棚,专门用来扩大规模。”

不仅如此,村上又专门腾出10余亩地,聘请王波作为技术人员,发展软枣猕猴桃集体种植,带动乡亲们一起发展致富。

在峰峰矿区,得到政府政策支持的远不止王波一人,许多像王波一样享受人才创新创业政策的返乡大学生,从“新农人”摇身变成“兴农人”,以自身创业的实绩反哺家乡,有力带动村民致富、村集体增收。

一曲“椒”响曲

2023年,西固义乡西河村昔日一片旱地变了大模样。村党支部书记李文刚说:“这里原来只能种一季玉米,由于地势高、通风好,我们因地制宜引进了适合旱地种植的线椒,打造了数百亩辣椒种植基地,实现群众家门口就业,经济效益也翻了近十倍。”

去年,村“两委”干部经过一系列的考察和研究,与山西省一家专业辣椒种植企业达成合作,采取“村集体+农户+企业”的经营模式,在村西南方向投资建设了占地近300亩的辣椒种植基地。

虽然当地没有种植辣椒的传统,但是企业的到来为村里带来了先进的辣椒种植技术,“从育苗、起垄覆膜、田间管护,到病虫害防治、采收、收购等,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基地负责人韩学民说,“主要种植的是线椒,该品种的辣椒苗耐储运、耐旱、耐虫,好打理、省力,且结出的辣椒香而不辣,口感好,制成的辣椒酱比较符合当地人的口味,市场前景不错。”

时下,平展的田间布满一道道笔直整齐的地垄,一条条细长的黑色滴灌带平铺在地垄上面,地垄里是移栽的90余万棵辣椒苗。8月至10月收获,采摘期可达2个月,可收获四至五茬,预计每亩地辣椒产量可达6000斤,能带动附近200余人就业,为村集体经济增收近10万元。

“今年我们只是一片试验田,将来还有大计划,把企业的生产线引进来生产辣椒酱。”李文刚说,“我们将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运行模式,有序发展‘以销定产、产销一体’的订单农业,打造特色峰峰农产品品牌,为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李璇 王丽薇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