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综合自华尔街见闻、环球网
眼瞅着美国通胀高烧不退,美国总统拜登近期也开始愈发焦躁地推卸责任,闭口不提「大水漫灌」的问题,美联储、普京都成了他嘴里的替罪羊。
拜登甚至还为此造了个新词——「普京通胀」(Putin's Price Hike),同时指责国内石油巨头抬高物价,敦促他们尽快增产以减轻消费者负担。
面对物价飞涨和创纪录的通胀,美国民众并没有买账。甚至不久前,拜登在自家别墅附近骑自行车不慎摔倒,《纽约邮报》还在头版刊登大图,并配上文字:「拜登再创新低(正如美国经济和他的支持率)。」
有吃瓜群众用拜登摔跤来讽刺美国经济,称这就是「拜登经济」。

还有观众调侃称,这「都怪」普京。

不得不说,拜登的「锅」,美联储都躲不过。5 月底,在物价飙升和支持率暴跌之际,拜登在与鲍威尔的会晤中称,控制通胀的主要责任在美联储。
颇有意思的是,昨晚鲍威尔接受国会质询时,共和党参议员威廉·哈格蒂表示,「通货膨胀问题并不是突然出现的」,然后极具政治意味地向鲍威尔提问:
你认为俄乌冲突是美国通货膨胀的主要驱动力吗?
深谙讲话之道的的鲍威尔罕见抛出了直球,冷酷且简短地回应称:
不是的,美国通胀在俄乌冲突前就已经很高了。
只能说,鲍威尔如今也是蜡烛两头烧,他的工作表现遭到舆论越来越多的拷问。
批评者认为,鲍威尔总是愿意配合行政当局及总统的意愿,特朗普要他维持「低息放水」,他稍作抵抗便转而积极配合。拜登要他「保增长保就业」,鼓吹「软着陆」和「通胀可控不需要格外调控」,他也随声附和。当通胀率居高不下、民调显示拜登支持率大幅下滑后,拜登转而支持加息调控通胀,鲍威尔于是也跟随拜登的指挥棒运作。
期待的背后是压力,美联储主席未必好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的拉古拉姆·拉詹就曾这样评价:
如今,央行行长们享有摇滚明星般的知名度,他们配得上这种声名:在金融危机期间及之后,他们对艰难而不确定的环境所作出的回应基本上是无懈可击的。
但他们在自己的弹药耗尽时必须有勇气承认。毕竟,从英雄到无能者的转变可能是很迅速的。
拜登甩锅通胀给俄罗斯,
鲍威尔这一次「没答应」
牛友们怎么看?
您对鲍威尔昨晚的讲话表现还满意吗?
欢迎来评论区聊一聊~
编辑/Corrine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