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康首次发现巫山北鲵,其分类曾争议巨大,被称为“小娃娃鱼”

保康首次发现巫山北鲵,其分类曾争议巨大,被称为“小娃娃鱼”
2022年08月30日 10:58 狸猫之一的动物世界

保康首次发现巫山北鲵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五道峡管理局工作人员对保护区进行寻常的巡护工作,尽管山清水秀,但每天都看也会习惯,因此这并不是什么有趣的工作,但这天工作人员们却有了个大发现,他们在山脚下的山溪中发现了疑似大鲵幼鱼的存在,这可是大新闻啊!

仔细记录下图片后,工作人员将图片带回单位请熟悉两栖动物的同事进行鉴定,最终确定这种形似大鲵的生物是巫山北鲵,虽然被称为“小娃娃鱼”,但跟大鲵压根不同属。这个发现仍然很重大,因为这是在保康境内首次发现的巫山北鲵,对该保护区有很好的正向宣传作用,证明保护区内生态环境良好。

巫山北鲵就是我们本期的主角。

巫山北鲵

巫山北鲵分布于我国河南、陕西、四川、湖北、重庆,是我国原生的特有种,这个名字听起来也相当有中国味。它们在我国属于三有保护动物,在2014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列为近危动物。

它们喜欢生活在海拔900--2350米的山区溪流中,而且最好是小山溪就好,因为它们行动缓慢,因此接受不了流速太快的水源;为了能迅速地爬到岸上,因此栖息的溪流的水深最好不超过25厘米;最好溪流两边的植被要茂盛点,这样才有安全感;最重要的是,这样的溪流环境也是巫山北鲵的主要食物毛翅目昆虫幼虫的栖息地。

一般来说,雄性巫山北鲵的体长可以达到200毫米左右,但大部分只能长到170毫米;雌性要小很多,体长为146毫米左右。但各个区域生长的巫山北鲵的体型虽然差距不大,但雄雌体型却是反着来的,比如湖北宜昌的巫山北鲵是雄性大于雌性,而重庆市巫山的巫山北鲵是雌性大于雄性,目前还不清楚为何有这样的差异

它们的头部扁平,但头长度略比头宽度长;其身体呈现圆柱形,越往后越扁;最重要的识别特征是唇褶相当明显,上唇褶掩盖下颌后半段的大部分,但这个特征如果不是比较专业的人士真的不好鉴定。它们的身体是黄褐、灰褐或绿褐色的,腹部为乳白色和淡黄色,身上还有一些分布不均匀的黑褐色斑点。

归属争议

1983年,科学家认为巫山北鲵有唇褶,而新疆北鲵无唇褶,因此是不同属的,于是以巫山北鲵为模式种建立了巴鲵属,但在这之后,巴鲵属的有效性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从1990年开始,不断有科学家证明新疆北鲵其实是有唇褶的,而且新疆北鲵跟巫山北鲵其实差异并不巨大,它们完全可能是同物异名而已,因此对巴鲵属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1999年,《中国两栖动物图鉴》编写的时候,也未把巴鲵属列入其中。

但后续的研究证明,巴鲵属应该是有效的,它确实有很多生物学证据,但巫山北鲵确实不属于巴鲵属,应该属于北鲵属巫山北鲵就这么被剔除了以自己为模式种的属,但这个属却真的存在,总觉得有点神奇。

一锤定音是在2006年,随着科技水平的上升,我国科学家利用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对小鲵科各属进行了系统发育研究后指出,巴鲵属和北鲵属在遗传距离上差异巨大,显然不是同属,至此,巴鲵属终于被正式确定存在

同时,利用基因片段对中国中西部的小鲵科物种进行了全面的分子系统学分析后,确定巫山北鲵虽然是北鲵属的,但跟该属的其他物种呈种间断裂分布,它们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之前跟其他北鲵属完全是分开发布的,因此它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对分类、系统演化都提供珍贵证据,就等科学家们发掘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