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当防空警报响起,我们就要跑到防空洞去躲避。有一次刚刚撤离到地下室,外面就全是轰炸的声音。再出来时,宿舍楼的一角已经被炸没了。”
“从睡梦中惊醒,过了一阵才反应过来外面是轰炸的声音,接下来的几天,我们一边收拾简单的行李一边关注新闻,没想到最后变成了难民...”
“轰炸声跟中国过年的鞭炮声一模一样,却让人心惊胆战...”
”
上半年突如其来的欧洲动乱,让滞留在炮火中的留学生们,第一次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
报道中那些惊心动魄的片段仿佛就在眼前,但我们最终看到的是,在国家组织的撤侨行动中,5000多名中国留学生、务工人员全都从战火中撤离。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过,很少有人会意识到,这个数字的背后有过多少生死边缘的时刻,有过多少人的挣扎与痛苦。
奇迹般的撤侨行动,让不少人联想到2011年的利比亚撤侨、2015年的也门撤侨和尼泊尔撤侨。我们国家曾经多次完成这样奇迹般的撤侨行动,也多次让世界看到,中国人总能创造奇迹。
改编自真实撤侨事件的国庆档电影——《万里归途》,把这份动乱中的奇迹,展现在每个人的眼前。
故事的开始,张译与王俊凯饰演的两位外交人员——宗大伟与成朗,刚刚把航班撤离的最后机会留给了国人。
两人滞留努米亚共和国,等待下一次撤侨机会,但这片土地上的危险,已经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
动乱蔓延,反政府武装势力渗透到主要城市的各个角落,枪火与爆炸,揭开了这场绝望归途的序幕。
从游刃有余到突然遇袭,场景和处境的转变让外交人员们意识到,这次撤侨的难度更大、更危险,走这一趟路,可能需要他们付出生命的代价。
环环相扣的困境让人失去喘息的余地:同事突遇意外、大使馆遭袭、撤侨的陆上边境通路尚未打开、100多名中方公司的员工在交战城市中失去音讯...
抉择被摆上生与死的天平:你可以回到祖国的怀抱,但尚有同胞被困于战火——是选择回家,还是为了一丝同胞生还的可能性,赌上这条命?
跨越战火、爆炸与死亡,宗大伟与成朗,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近两年,家国情怀类电影在市场上的成功是把双刃剑。
一方面,能唤起最广大群众情感的主题,注定会吸引更多的受众。
另一方面,创作团队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时刻注意,避免陷入模板化同质化的尴尬处境。
而《万里归途》在同类作品中走出了自己的路:以外交人员的个人微观视角为核,以人物成长为轴,通过这两点提高沉浸感和共鸣度,很自然地去推动情节,带出情感。
可以这么说:在家国情怀的加成之外,单拎出《万里归途》中叙事功底、场景打造、人物弧光的每一项,都能看到相当高的完成度。
故事中宗大伟与成朗两个主要角色,分别以老手和新手的身份出现,新手成朗的成长描绘重点,放在了他如何从初生牛犊不怕虎到最终扛起重任。
但如何描绘一个老手的成长,是比较考验叙事功力的。
经历过战乱、瘟疫、天灾的宗大伟,已经是众人眼中的外交人员榜样。“无论什么极端情况他都克服过”——这样一个定调很高的角色,如何能让观众共鸣,感受到角色的成长变化?
创作团队给出的答案是,从情感入手,把宗大伟的形象立体化。
他不是我们想象中那种特别严肃认真的外交人员形象,但他的底线,永远都是“确保同胞的安全”。
他要面临更多的是情感与责任层面的挣扎,一次又一次,关乎生死的选择被摆上天平,每一次选择,都可能命丧当场。
回国意味着希望,孩子即将出生,一家人有机会过上安稳幸福的日子。
留下意味着要直面野蛮疯狂的武装势力,极端的残暴面前容不下任何言语交涉和回旋。
他被迫接受对方提出的死亡游戏,为了同胞们能安全过关,枪口对着自己扣下扳机。
由此,借由宗大伟与成朗的视角,电影通过剧情冲突展现了现实世界中撤侨的危险程度:
在异国的土地上,昔日秩序土崩瓦解,整个国家陷入无休止的混乱,普通人朝不保夕的时刻,现实中撤侨要面临的困难,远非三言两语能够概括。
如果站在“主演三角”中的女性视角来看,三位主演中,殷桃饰演的白婳处境要更为复杂。
她是妻子,是母亲,是100多位工人的老板,在挚爱之人离开之际,她却不能卸下担子像普通人那样大哭一场。
无法割舍的责任感时刻悬在头上,她背负着一百多条人命的最终走向。
工人们千里迢迢从中国来到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当战乱让安全感归零,滞留在交火冲突中心的白婳,用井井有条的秩序来缓解众人心头的惶恐。
她身上的权衡与抉择,从故事中段一直持续到终局。
要带100多名工人走出战火回到祖国,要带和丈夫一起收养的异国女儿回家。
看似不可能的目标,在她的执着下也迎来了希望的曙光。
《万里归途》最可贵的是,没有用脸谱化的形象去诠释女性力量。
当你看到白婳这个角色在战火中依然保有温柔与坚定时,人物形象的塑造已然水到渠成。
当然,不得不提的还有技术加持下的场景打造。
国内电影工业的“造梦”能力突飞猛进,城市中的战火,断壁残垣,废弃大楼与集市...战乱中的非洲小国景象完全在国内打造还原,枪声、爆炸等大场面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恐惧感。
坐在大银幕前,就仿佛已经置身战乱其中。
“比真实到过的非洲国家还像真的”,报姐观影团观众们的反馈,能完美概括《万里归途》场景的真实。
这也让《万里归途》的临场感上了一个台阶,在艺术创作的层面上达到很高的完成度。
回落到现实,它引起的情感共鸣,在国外生活过、遇到过紧急情况的人,会体验更深:
我们不是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而是生活在了和平、强大的国家。
曾远赴非洲做翻译工作,经历过当地小规模暴乱的女生这样描述自己观影后的共鸣:电影中的街区,外交人员们与当地人沟通的方式,甚至是感染疟疾的片段,都与自己的经历一模一样。
在非洲,她遇到当地的暴乱时,离枪声的中心只有3公里。
国外司机开着车寻找最近的出路,因为路窄,所有人都在惊慌逃命,而那时她心头的第一反应是:只有使馆附近是最安全的。
她不断在手机上关注同事们的各种信息,直到确认路途没有危险后,才返回到使馆附近的住处。
那一刻,她就像回到祖国的土地上那样,有了劫后余生的安心感。
另一位报姐观影团的观众,在越南参与了“半次”撤侨。
14年她在越南旅行,前往胡志明市的路上接到了大使馆的电话,说当地有突发事件,将组织大家一同撤离。
她听从使馆安排,全程被护送到了机场,得知她的下一站是泰国而不是回家时,大使馆工作人员反复跟她确认下一段行程是否安全。
她和其他人一起在机场的小屋子内被保护了起来,在确定航班能正常起飞后,工作人员才让大家陆续登机,从接到电话到最终起飞,每一个环节都让人安心。
之后看新闻她才知道,当时在越南的华企遭受了严重损失,国家也发了通告,一段时间内避免前往越南。那一次,国家从越南安全撤离了3000名多华人。
她说,那一刻自己如此清晰地感受到,有祖国在,真的很安全。
观众中一位来自俄罗斯的女孩,说出了自己生活在中国的感受。
她说,自己的父母90年代来到中国时,第一反应是,不敢相信中国的整体环境这么平稳安全。
来中国的外交人员父母愿意把孩子带到中国,他们都知道这是一片安全的土地。
2011年在日本大使馆工作过的观众分享了另一个角度的经历,她不是在国外被帮助的一方,而是作为工作人员,去帮助其他国人的一方。
作为国际关系方面的研究人员,在使馆工作那年,不幸遇到了311大地震。
地震,海啸,核辐射,一波波噩耗冲击着人们脆弱的神经,她看到别国大使馆的人已经尽数撤离,但作为工作人员,她却没有回头路:
当时,在日中国人有70多万,必须保证他们在求救的时候,能及时得到回应。
“大家也都是普通人,遇到这种情况都很害怕,但有这么多人滞留日本需要帮助,我们不能像逃兵一样溜走。”
那段时间,她和同事们每天保持20多小时的工作时间,为需要帮助的国人提供信息,直到事件带来的恐慌慢慢平息。
每一篇短短的新闻背后,都有无数个像她一样的工作人员、外交人员,冒着巨大的风险在努力。
《万里归途》呈现出的故事,是这一切的真实缩影。
在故事的最后,北京的街头下起了雪。
电影的时空中正是春节,巨大的轰鸣声回响在街头,在楼道,在每个人的耳朵中。
烟花在天空中炸开,从战乱中归来的宗大伟下意识地想要抱头自保,但只一瞬间他就放宽了心。
没有人躲闪,没有人哭泣,响彻街头的烟花鞭炮不是枪声与炸弹,脚下的这片土地没有血腥残忍的爆炸,没有不分昼夜的动乱与屠杀。
出租车司机在抱怨路况,邻里之间随和地打起了招呼。
在熟悉的寒暄声中推开门,眼前是熟悉的烟火气,和一直在等待的家人...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