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滴滴热血诠释爱心 涓涓细流汇聚成海

【防城港】滴滴热血诠释爱心 涓涓细流汇聚成海
2024年06月16日 17:39 防城港市新闻网

无偿献血,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也是一种无私奉献的行为。献血者一次次撸起袖子默默付出,让一个个患者恢复生命的活力,让一个个家庭重拾往日的欢笑。他们用点滴热血,让大爱温情流动。

近年来,我市无偿献血事业逐步向前发展,市中心血站自1998年建站以来,献血达15万多人次,献血总量4752万毫升。在献血队伍中,有些是每年不缺席的“老面孔”,也有踊跃尝试的新人,他们尽己所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患者,用滴滴热血诠释爱心,诠释着大爱无疆。

6月14日,市民积极主动参与无偿献血。防城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卢昭昭 摄

“无偿献血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5月6日16时许,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欧芳佳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急匆匆地赶往防城献血点献血。

自4月底,她收到市中心血站关于缺少某血型血的短信后,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事。“我5月初才够半年的献血间隔时间,而且那段时间一直在加班,就耽搁了。能在‘五一’假期后上班第一天赶上献血,我觉得很有意义。”

欧芳佳在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上学时就有献血的念头,但那时候年龄不够,后面由于生育等原因,一直没有参与无偿献血。1997年,欧芳佳成为了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在基层工作时,她时常看到儿科一些白血病患儿急需输血,却因血库缺血而为孩子们感到着急。

欧芳佳拿着献血证。

2006年,市中心血站的无偿献血车开到了市第一人民医院。欧芳佳当时身体各项条件都符合要求,便和同事一起参与了无偿献血,并且还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当时我能成功献血,就像完成了夙愿,如今回想起来都很激动。”欧芳佳说。

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积极参与无偿献血。

从此,欧芳佳就踏上了无偿献血之路,几乎每年参与两次无偿献血。在单位组织献血活动时、在生日等特殊日子里、在血站号召紧急献血时,只要她当时符合献血的要求,都会义不容辞地参与献血。迄今为止,她已献血7000毫升,获得了2014至2015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

家人担心她的身体,她便时常给家人、朋友科普无偿献血的知识。“献血不仅对身体没有伤害,还有好处。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帮助别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欧芳佳经常动员身边的人加入无偿献血的队伍。她的热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亲友和同事,大家纷纷参与无偿献血,共同传递无私奉献的精神。

“献血是我活在世上留下的痕迹”

港口区农业农村水利局的95后姑娘谢林吕是2015年加入无偿献血队伍的,迄今为止献血量为7300毫升,获得了2022至2023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

读高中的时候,谢林吕从网上看到过很多无偿献血救人的新闻,这让她很有感触。“我也要参与进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从那时起,无偿献血的想法开始在她心里萌芽。

2015年10月,正上大学的谢林吕和同学在互相鼓励下,走进了吉林省吉林市红十字中心血站,献了第一次全血。献血时,她既紧张又兴奋,“第一次献血心情比较复杂,既为自己能献血救人感到开心,又有些紧张。虽然提前了解了一些献血知识,但对我来说这是全新的体验,充满了未知。不过,紧张在拿到献血证的那一刻就抵消了,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成就感涌上心头。”从此,她开始了献血之旅。

202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谢林吕了解到,捐献成分血能更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患者的输血需要。当时,她在南宁市朝阳捐血屋第一次成功捐献了成分血。望着那一袋即将能救治病人的“黄色血液”,她感到无比自豪。之后,她便一直捐献成分血,有时候隔半个月就捐献一次。她说:“我觉得人活在世上,总得留下点痕迹。我的血液可以救助更多的病患,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也是我一直坚持献血的动力。”

谢林吕参与无偿献血。

在献血过程中,谢林吕发现,大部分人不愿意献血的原因是对献血知识不够了解,担心献血后会影响身体健康。她就时常在家人、朋友、同事中普及和推广献血知识,尽量消除他们对献血的偏见和误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和鼓励身边更多的人参与无偿献血。“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有勇于挑战、敢于担当的气魄。作为一名党员,要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今后,我还会继续参与无偿献血。”谢林吕说。

“献血只是因为社会需要”

年近50岁的陆登楼是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的一名普通工人,每天朝九晚五上下班是他生活的常态。而在这忙碌的生活里,他始终坚持一个温柔的梦想——参与无偿献血,以实际行动延续生命的希望。如今,他已经坚持无偿献血20年,累计献血量超过9400毫升。

陆登楼拿着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银奖证书。

陆登楼的献血之路始于一次偶然的机会。2004年,他在防城区街头偶遇一次献血活动,当时正好有一位急需输血的病人。彼时的陆登楼20岁出头,他回忆道:“当时的我是个毛头小子,满腔热情,觉得如果我可以帮助他,为什么不去呢?”就这样,陆登楼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献血。这种切实挽救他人生命的成就感让无偿献血成为他今后日子里难以分割的一部分。二十载的光阴白驹过隙,当年的毛头小子如今已成熟稳重,满腔热忱却一如当年。

2013年,陆登楼朋友的亲属重病住院,急需用血。他了解来龙去脉后,二话不说撸起袖子献血400毫升。

2023年,公司发动职工参与应急献血活动,陆登楼积极响应,组织多名同事一起利用休息时间赶到活动现场进行献血。

……

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组织员工参加无偿献血活动。

这20年里发生的献血故事太多,记忆蒙尘。但陆登楼每年坚持献血的理由始终如一。他说:“如果我的血能够帮助到需要的人,为什么不呢?”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朋友、同事加入献血的队伍。他清楚很多人害怕献血,是因为不够了解献血知识,便身体力行地对身边人科普献血知识,他的事迹也逐渐在公司传开,激励了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无偿献血。

2016年到2021年,陆登楼先后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银奖。谈及获得的荣誉,他十分淡然:“我献血不是为了荣誉,也不是说要作多大贡献,只是因为社会需要。”

“献血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爱的表达”

“第一次献血的时候我也害怕,尖细的针头看得我胆战心惊。”提起第一次献血的经历,伍俊也为当年战战兢兢的自己忍俊不禁。

伍俊人生中第一次献血要追溯到2007年。当时社会关于献血的宣传力度并不大,但伍俊仍主动去了解献血知识,想要献血,只是一直找不到机会。有一次,伍俊在防城区街头看到了流动献血车,他既紧张又期待地攥紧了献血登记表,终于将献血的想法付诸实践。

谈及献血的想法是如何产生的,伍俊说:“我想以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正规的献血为社会输送合格的血源是作为一名公民的社会责任,更是我对生命的尊重和爱的表达。”只是没想到,献血这条路一走,他就走了17年。

伍俊所在的防城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每年都会组织职工献血,他每次都积极参与。17年里,他总共献血5300毫升,获得了2020至202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伍俊表示,献血对他来说,已经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但每次献血后收到市中心血站发来的感谢短信或血液已使用的短信,都能让他开心好几天。

伍俊参与无偿献血。

从献血新人变成现在的“老面孔”,伍俊第一次献血时的紧张早已不在,如今对献血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真切影响着他的家人。“我献血的时候会带我的孩子一起去。可能是言传身教的影响,她现在成年了,也和我一样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伍俊表示,“未来,我会和家人一起继续参与无偿献血,用自己的行动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我坚信,我们的微薄力量一定能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来源| 防城港市新闻网-防城港日报

记者| 卢昭昭

见习记者| 黄祖梅

编辑| 覃银华

校对| 莫海瑞

审核| 丁   蕾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