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东北易帜之后,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统一,北伐宣告成功,为了节省军费以及限制军阀势力,国民政府开始裁军,1930年,不满被裁军的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军阀联合起来反蒋,这便是中原大战。
战争一开始,联军分进合击一度取得不少优势,但是不管在军队意志还是武器装备上,联军终究不是一个等级的,加上江浙财阀的支持,前期的战术优势无法转化为战略优势,最终战略上进入被动,一直按兵不动的张学良入关支持国民政府,联军内部将领也在蒋介石的政治手腕运作之下,土崩瓦解。
失败之后,自然需要有人负责,晋军阎锡山、桂军李宗仁、西北军冯玉祥等首要人物宣告下野。这三个人下野之后,命运各不同,阎锡山一手打造的晋军铁板一块,他的下野没有影响他在晋军里面的地位,作为桂系的新秀,李宗仁也只是名义上下野,实际上对桂系的控制依然有效。
其中最为失败的就是冯玉祥,这位最多时候拥军四十万的将军下野之后,他的嫡系部队基本上做鸟兽散,要么自成一派,要么另寻靠山,失去地盘之后,他们必须要为部队的军费开支寻找来源。
而其中经历最奇特的是宋哲元、张自忠、佟麟阁等人带领的五六万人,他们先是在防线崩溃之后退入山西,这里是阎锡山的地盘,早先他们是盟军,但是现在,寄人篱下的他们倍感膈应。
作为曾经冯玉祥的心腹,宋哲元一直想给西北角留一点火种,盼望着冯玉祥能够东山再起,当然也不愿意再看别人眼色,拒绝了蒋介石投去的橄榄枝,可是好几万人生活没有着落,最后还是不得不接受现实,接受了张学良的改编,他们被编为东北边防军第三军,旋即改为第29军。
也同样因为这个心思,对于仅仅名义上接受改编的29军,张学良在支付50万之后,把他们移防察哈尔,随即朱五风流赵四狂,便置之不理,他们的生活际遇没有啥改变,但是随着形势的变化,他们的责任越来越多。
因为长城抗战、喜峰口战役的英勇表现,29军名扬海内外,这是918之后最为振奋人心的一次战役,他们凭借手中的大刀以血肉之躯抵抗日军的飞机大炮,最后挫败日军企图,军长宋哲元也被委任为平津卫戍司令,旋即又被委任河北保安司令、主席,这一职务让宋哲元一直到卢沟桥事变时候,29军成为平津一带的防守主力。
宋哲元成为和日军接触的牌面人物,这时候的他想在维护主权的前提下保存西北军的火种,又想维持和平,又要维持自己势力,避免被别人吞并,所以一直希望通过外交手段斡旋,积极和日军周璇,没有积极备战,反而日军抓住宋哲元不想扩大战事的心理,假装寻找和平,而后积极备战。
一直到七七事变之后,宋哲元的思路没有改变,几乎都是在被动迎战,但是当时兵员质量、装备、后勤都和日军差相当一段距离,导致即使全军上下英勇杀敌,依然无法遏制日军的进攻,战线一再收缩,保存实力举棋不定成为29军损失惨重、日军能够迅速占领华北的原因之一。
在抵抗日军的进攻时期,29军很多高级军官如张自忠、黄维纲、佟麟阁、赵登禹等先后阵亡,宋哲元本人也在1940年病逝于四川。整个抗战时期,29军损失惨重,开始时期10余万人的军队到结束时候,原来属于29军系统的仅剩不到3万人。这也是当时中国抗战的缩影。
从七七事变全面投入抵抗日军的战争之中,到今天抗战胜利77周年之后,能够看到抗战胜利的29军的老兵已经几乎没有了,而当初参加抗战的其他老兵也凋零所剩无几,这些老兵大部分生活困顿,大半辈子都和一身的伤病形影不离。
抗战胜利之后的几十年中,这一些老兵大部分随风飘零,一直默默无闻,也没有专门的基金来改善他们的生存,一直关注老兵的龙越慈善基金会的老兵关怀计划出现,靠着社会上爱心人士的捐款,部分建在的老兵或多或少的收到到了一点微博的援助。
据龙越基金会官网介绍,在2022年9月,计划为107位抗战老兵过生日。这一些老兵基本都是百岁高龄,不管是老兵,还是我们,都和时间赛跑,能够关怀的并不多了。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