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整治持牌消金市场乱象,重点监控利率、催收、征信查询

银保监会整治持牌消金市场乱象,重点监控利率、催收、征信查询
2020年06月30日 19:53 支付百科Pro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入局消费金融市场时间并不长,跑马圈地的玩家们急于追求放贷规模,而忽视了自己亲手埋下的风险种子。

监管明确表示仍将持续保持高压态势,着重治理消费金融市场中的各种乱象,这将为持牌消费金融业务转型和产品设计戴上安全套。

撰文 | 陈大柴

出品 | 消费金融频道

持牌消费金融发展十年来,推动整个消费金融行业迈入快车道。作为消费金融领域里的“正规军”,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在机构监管仍处于主导地位的当下,时刻面临着合规风险的拷问。

近期,银保监会下发一则关于开展银行业保险业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工作的通知,其中涉及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公司治理、资产质量、业务合规经营三个方面。监管要求必须完成2017年以来自查和监管检查发现的问题的整改,并对照2020年乱象整治工作要点,彻查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隐患。

根据2020年非银行机构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工作要点,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首先自查的问题是公司治理情况,具体包含股东滥用权利,损害公司利益;股权质押管理不到位,相关信息披露不充分;董事会及专业委员会履职有效性不足,监事会监督作用未充分发挥……

从目前已开业的消费金融公司经营现状来看,增资扩股、引入新股东、高管变动成为常态。今年以来,捷信、招联、中邮、中原、湖北消费金融均进行了公司内部的调整动作。在持牌消费金融吹响转型号角、争抢市场份额的同时,持牌消费金融内部变动幅度也会加大,所引发的问题必然会增加。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队伍逐渐壮大,在场景服务和用户融资渠道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合规展业就成为持牌消金的立业之本。针对持牌消费金融业务经营乱象,监管今年重点监控风险控制、合作机构确责、贷款要素公示、违规收费、非法催收等。

在风控方面,银保监会要求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必须落实贷款“三查”制度,禁止将信贷管理等核心职能实质性外包,风险管控流于形式。知情人士透露,此前一些持牌消金与流量平台合作放贷时,比较偏好助贷平台兜底,风控等核心环节管理并不严格。

对于与助贷平台合作,监管将严格检查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对合作机构管控不力,未明确合作机构准入条件,未与合作机构就合作事项开展范围、风险责任、结算事宜、争议处理等作出明确约定等不合规情况。

消费金融市场中,持牌机构与助贷平台推诿扯皮导致借款人利益受损的现象屡有发生。今年年初,多位借款人向「消费金融频道」反映,湖北消费金融与助贷平台爱又米合作纠纷,爱又米单方面违约,导致了借款人在爱又米正常还款后,湖北消费金融仍向央行上报征信逾期记录。

此外,侵犯借款人合法利益也被监管纳入消费金融市场乱象整治工作范畴。整治内容包含了未明确披露贷款金额、贷款期限、贷款年化利率及费率、征信查询授权、贷款违约责任等涉及客户利益的重要信息,侵犯客户的知情权与选择权,违规收费,收费质价不符,不当催收,泄露消费者个人信息等。

此前,兴业消费金融“空手到”需要用户授权通讯录、定位等权限后才能正常使用。如果用户未授权,则不能在“空手到”上使用借款服务。按照监管要求,金融借贷类App在采集用户信息时必须按照“最小够用”的原则,而“空手到”的霸王条款明显涉嫌超范围收集、强制授权、过度索权个人信息。

疫情影响下的消费金融市场风险滋生,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资产质量情况是目前监管关注的一大核心问题。未按规定做实资产质量,未按规定计提拨备等隐匿金融风险的乱象将被监管问责。

从监管口径上看,各级监管机构要对违法违规行为持续保持高压态势。银保监会称,对整改问责工作推进不力的要责令限期完成,对整改工作存在弄虚作假的要严肃查处,对违反宏观调控政策、侵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以及屡查屡犯等违规问题要加大查处力度。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入局消费金融市场时间并不长,跑马圈地的玩家们急于追求放贷规模,而忽视了自己亲手埋下的风险种子,这些风险体现在近几年的罚单上。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2019年,共计11家持牌消金公司被罚17次,累计被罚金额达1813万元。持牌消费金融主要罚单集中在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分为6张、5张、5张。

在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17张罚单中,被处罚内容主要涉及贷款审查及管理缺位和违反《征信业管理条例》,其中违反《征信业管理条例》的罚单达5张,信贷管理违规的罚单为7张。

2017年北银消费金融被监管处罚900万,成为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处罚史上最大的罚单。当时,北银消费金融被罚原因为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超经营范围开展业务、提供虚假且隐瞒重要事实的报表、开展监管叫停业务等。

北银消费金融作为最早开业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开业后其业务依靠贷款中介机构一路狂飙,直至骗贷风波爆发,北银消费金融信贷管理和风控能力短板才彻底暴露出来。

北银消费金融、湖北消费金融、杭银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等都曾因贷款审查管理不到位被罚,而违规查询借款人征信同样也成为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被点名的重要原因。中银消费金融、华融消费金融等持牌机构曾因违反《征信业管理条例》被罚。

从首批的北银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锦程消费金融开业,到平安消费金融、小米消费金融的加入,持牌消费金融发展至今已学会更稳健地奔跑。不过在存量市场博弈下,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仍要面对获客和风控等核心难题,与此同时,还要学会在穿透式监管中前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