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元首外交引领大国关系新范式

跨越山海,元首外交引领大国关系新范式
2024年05月20日 09:41 中国网

中国网5月20日讯 (记者李智)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世界经济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在此关键时刻,大国的发展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发展显得尤为关键,这不仅影响着自身的命运,更牵动着全人类未来的走向。正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所说,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要有大国的胸怀和担当,应该为世界和平承担责任,为各国发展创造机会,为全球提供公共产品,为世界团结发挥积极作用。

今年以来,中国在大国关系与大国外交领域卓有建树,展现出坚定而负责任的大国风范。中国分别与美国、德国、法国、欧盟、俄罗斯等国家与国际组织,就中美关系、中欧关系以及中俄关系等进行了双边和多边交流,同时也探讨了大国共同关注的全球和平与发展等重大议题,体现出中方在维护国际秩序和推动全球发展方面的积极态度。

中美关系:应该彼此成就,而非互相伤害

今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4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这是中美落实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共识,保持对话、管控分歧、推进合作、加强国际事务协调的一部分。

习近平在会见布林肯时指出,两国应该做伙伴,而不是当对手;应该彼此成就,而不是互相伤害;应该求同存异,而不是恶性竞争;应该言必信、行必果,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这四个“应该”是中美建交45周年的重要启示。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是过去经验的总结,也是走向未来的指引。

“中国古人讲‘同舟共济’,我看现在需要‘同球共济’。”习近平指出,人类社会休戚相关、福祸相依,各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应该为实现共赢、多赢凝聚最大共识。这是中国看待世界和中美关系的基本出发点。

中美双方虽然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分歧,但仍在通过对话和协商来寻求共识。中国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司长杨涛4月26在记者会上表示,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亚太地区不应该成为大国角斗场,希望美方作出正确抉择,与中方相向而行。

同样是今年4月,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再度访华,可见经贸往来依旧是中美关系的重中之重。当前,中美经贸方面出现了一些摩擦与挑战,但双方都认识到加强沟通和合作对于两国和世界皆具有积极意义。

经贸科技问题的核心是中国人民的发展权利。这一权利不可剥夺。中方指出,美国针对中国的经贸科技打压层出不穷。这不是公平竞争,而是遏制围堵,不是去风险,而是制造风险。中方明确要求美方停止炒作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的虚假叙事,撤销对中国企业的非法制裁,停止加征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的301关税。

中方乐见一个自信开放、繁荣发展的美国,希望美方也能积极正面看待中国的发展。正如中国外交部所强调,“第一颗纽扣”扣好了,中美关系才会真正稳下来、好起来、向前走。

中欧关系:坚持对话合作凝聚战略共识

近年来,中欧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内生动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双方不仅加强了广泛合作,还在环保、安全等国际议题上进行了深入交流。中欧关系的显著特点之一是互利共赢,中国的经济持续增长,为欧洲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同时,中国企业也在积极拓展欧洲市场,以实现互利共赢。这种务实的合作促进了中欧贸易的快速增长,为双方的经济繁荣注入新的活力。

今年是中德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访华的德国总理朔尔茨总理。习近平指出,10年来,尽管国际形势发生很大变化,但中德关系始终稳健发展,各领域合作不断巩固和深化,为两国各自发展提供了动力。他强调,中德是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巩固和发展中德关系的意义超越双边关系范畴,对亚欧大陆乃至整个世界都有重要影响。

事实上,德国多年来一直是中国在欧洲最大贸易伙伴。根据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发布的报告,2023年德国和中国的双边贸易额为2531亿欧元,中国连续8年成为德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德两国在制造业、汽车、化工、机械等传统领域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同时,两国在科研合作、技术转移、创新孵化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德国在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等领域具有世界领先的技术水平,而中国则在新兴技术领域,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方面展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两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不仅有助于提升各自的科技实力,也有助于推动全球科技进步。

通过高层对话、合作机制建立、务实项目推进等方式,中德双方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双边关系。中德产业链供应链更是深度互嵌,两国市场高度依存。中德互利合作不是“风险”,而是双方关系稳定的保障、开创未来的机遇。

今年适逢中法建交60周年,两国元首在立夏时节再聚首。习近平主席选择法国作为今年年度首访,正体现出甲子情谊、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

在同马克龙总统会谈中,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法关系60年珍贵历程,将使我们更好思考如何开启下一个60年。双方要坚持独立自主,共同防止“新冷战”或阵营对抗;要坚持相互理解,共同促进多彩世界的和谐共处;要坚持高瞻远瞩,共同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要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反对“脱钩断链”。

目前,法国是中国在欧盟内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实际投资来源国。中国是法国亚洲第一大、全球第七大贸易伙伴。习近平强调,双方要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深化航天航空等传统优势领域合作,加强核能、创新、金融领域合作,拓展绿色能源、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合作。此外,双方还要加快人文交往“双向奔赴”,继续办好中法文化旅游年各项活动。

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还应邀在巴黎爱丽舍宫同马克龙总统、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举行了中法欧领导人三方会晤。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欧关系,将欧洲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方向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伙伴。他强调,当今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作为这个世界的两支重要力量,中欧双方应该坚持伙伴定位,坚持对话合作,深化战略沟通,增进战略互信,凝聚战略共识,开展战略协作,推动中欧关系稳定健康发展,为世界和平和发展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中俄关系:新型国际关系和相邻大国关系的典范

中俄两国拥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密切的地理联系。中国古语讲,“远亲不如近邻”,俄罗斯作为与中国接壤的世界级大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强调,中俄关系已经成为新型国际关系和相邻大国关系的典范。

当前,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同时,中俄均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这也赋予了两国在国际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地位,需要共同承担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责任。

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时指出,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经过75年坚实积累,中俄两国世代友好和全方位合作已经汇聚成双方不畏风雨、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俄双方将始终坚守初心、协力担当,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为世界安全稳定作出应有贡献。

当前,中俄两国正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务实合作结出丰硕成果。2023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2401亿美元。与此同时,中俄贸易以本币结算的比例已增至92%。

访华期间,普京总统还出席了第八届中俄博览会开幕式。习近平主席向第八届中俄博览会致贺信。他指出,希望两国各界充分利用本届博览会契机,深入交流,共享机遇,共同为推进中俄互利合作添砖加瓦,为两国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

今年以来,中国与其他大国之间的关系发展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务实化的特征。通过高层互访、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等方式,中国与各国之间的关系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巩固与发展。

与此同时,针对全球性挑战,中国与其他大国进行了积极探讨,并成功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洞察力和实际意义的解决方案,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谱写新篇章。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