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飙升 抗议频发:德国该选择大通胀,还是让企业大规模倒闭?

价格飙升 抗议频发:德国该选择大通胀,还是让企业大规模倒闭?
2022年09月21日 20:19 中国网

连日来,来自德国经济届的坏消息不绝于耳。

先是,德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的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安·泽温(Christian Sewing)在两周前举办的《商报》银行业高峰会议(Bankengipfel)上断言,德国经济陷入衰退已“不可避免”(„Eine Rezession ist nicht mehr abzuwenden“)

德意志银行资料图

两天前,德国中央银行——德意志联邦银行又发布月度报告警告称,德国经济将面临通胀和衰退的重压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通胀水平的预测,一般是由德联邦统计局在月末公布,而这次德国央行提前发出预警,也证明了危机来势汹汹。

而就在昨天,联邦统计局公布的一组最新数据又像一枚炸弹惊动经济界:德国8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高达45.8%,这是自联邦德国1949年有统计以来录得的最大涨幅。德国《世界报》称,这一数据为未来几个月埋下了巨大的政治与社会风险。(Die Zahl birgt politischen und sozialen Sprengstoff für die kommenden Monate.)

德国PPI(黄色)与CPI(黑色)指数历史变化(来源:德国世界报)

所谓生产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德文Erzeugerpreisindex)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

据悉,这已是德国PPI连续第二个月创新高,7月份涨幅也高达37.2%。

与前一个月相比,8月PPI上涨7.9%,也创下有记录以来最大环比涨幅。

德国PPI上涨的最大动力还是能源价格,同比飙升139%,其中电力价格暴涨174.9%。

然而,即使排除能源价格因素,德国的PPI同比涨幅也来到了惊人的14%。也就是说,生产成本的陡增已经大范围波及到德国的各个行业了。其中,中间产品价格上涨17.5%,金属价格上涨19.9%。非耐久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16.9%,耐久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10.9%,资本品价格同比上涨7.8%。

德国杜伊斯堡一家加油站(来源:新华/法新)

相比之下,即使在全球面临大通胀的情况下,除欧元区外,各大经济体8月份生产价格数据也比德国好看得多,甚至有的国家稳中有降:

美国:PPI环比下降0.1%,同比攀升8.7%,与7月9.8%的增幅有大幅收窄,是2021年8月以来最低水平。

中国:PPI环比下降1.2%,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从同比看,PPI上涨2.3%,涨幅比上月回落1.9个百分点。

日本:PPI环比增长0.2%,日本8月份PPI同比增长9.0% 。

印度:公布的8月份批发价格(WPI)放缓至12.41%。7月份,这一数据是13.93%。这是自5月份以来的连续第4个月放缓。

虽然俄乌冲突、国际供应链断裂等负面因素已不是什么新闻了,但是面对最近生产端价格的暴涨,就连德国的经济学家也颇感惊讶。巴登-符腾堡州银行宏观经济学家尼克拉施(Jens-Oliver Niklasch)评论称:“这一价格之锤(Preishammer)令人难以置信。目前发生的一切对于通胀而言绝不是什么好兆头。它一旦来了就不走了。”

一般来说,PPI指数会比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德文Verbraucherpreisindex)波动更大。尽管生产者价格不能一对一地转换为消费者价格,但由于企业最终要把费用以更高的消费价格的形式转移给消费者,所以通常认为,生产物价指数的变动会影响总体的通胀水平。

花同样的钱,能买的东西越来越少(来源:dpa)

据多家经济研究机构以及德意志联邦银行预计,随着德国 9 欧元月票和加油折扣到期,9 月份,德国的通胀水平将进一步加剧。之前德国央行的月度报告中写道,未来几个月通胀率可能“升至两位数”。

许多公司不敢直接把转嫁成本,担心会吓跑客户。波士顿咨询集团的一项调查显示,近几个月来,仍有许多公司勉力维持原价。此外,由于一些长期合同早已订立,迫使公司无法转嫁上升的成本。但从长远来看,生产成本的提高对于这些公司而言还是不能承受之重。

伊富经济研究所(Ifo Institute)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有提价需求的德国企业已近半数,接近历史最高值。在8月份,有 47.5% 的公司宣布涨价,而 7 月份为 47.6%。

该研究所经济景气研究部负责人沃尔默斯豪瑟(Timo Wollmershäuser)表示,消费者应为全面涨价做好准备,几乎所有公司都希望转嫁成本“不幸的是,通胀潮看不到尽头。”他说道。

据该研究所调查,多行业涨价意愿强烈:许多服装制造商尤其希望提高价格,有涨价意愿的公司比例已经从 7 月份的 84.6% 升至 89.2%。食品行业涨价意愿虽然从7月的99.4%下降到96.8%,依然处于历史高位。餐饮行业(76.4%)、物业(76.5%)、皮革制品制造(71.2%)、电气设备制造商(71.3%)和旅游行业(69.3%)的比例也很高。

“到目前为止,能源供应商只将电力和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成本中的一小部分传导到了消费端。但这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发生变化,并导致两位数的通膨率。因此,消费者将限制消费,下半年的整体经济产出将出现萎缩。” 沃尔默斯豪瑟预测道。

有鉴于此,德国媒体也不禁发问:面临历史性困境,德国应该选择大通胀还是让企业大规模倒闭呢?这无疑是一个两难选择。因为就在经济压力逐步加大的同时,社会矛盾也在愈演愈烈:

德累斯顿抗议物价和能源政策的示威群众( xcitepress)

近日,德国各地,特别是前东德联邦州,有大批市民走上街头,对于联邦政府现行能源政策和价格飙升进行抗议。就在周一,仅在图林根就有18100人参与抗议游行;在萨安州,有约 12000 人在42个不同的地点举行示威游行活动;在梅前州,17个地区爆发示威活动,参与者超过10500名;在萨克森,聚众示威的游行者共有数千人之众……

据德国央行预测,经济的衰退将在今年冬天进一步恶化并将持续至明年。不知这场危机,最终将以何种方式收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