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深耕海洋经济培育新动能

烟台深耕海洋经济培育新动能
2020年07月03日 11:42 中国网

依海而生、因海而兴,烟台的兴衰与海洋息息相关。从最初摇橹撒网的小渔村出发,烟台在海洋开发的浪潮中,深耕蓝海、连接五洲,全力建设海洋牧场示范之城、海工装备制造之城、“中国东方航天港”,经历着由浅海到深海的历史性跨越。

依托海洋牧场探索发展新模式

6月的芝罘湾畔,海风习习,中集来福士烟台基地码头迎来了“长渔一号”海洋牧场平台项目的交付。该平台将在山东省烟台长岛北部的南隍城岛周边海域安装。“平台主甲板长25米、宽25米、型深2.5米,采用太阳能加风力发电,除了集海洋养殖功能于一身,还具有休闲渔业等功能。”中集来福士助理总裁郭福元说,“平台以推动海上养殖环保化、智能化、集约化为方向,助力南隍城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作出重要指示:“海洋牧场是发展趋势,山东可以搞试点。”海洋牧场即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像放牧牛羊一样,利用自然海洋环境,在海上“造田”,把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这种养殖模式,更能有效实现养殖模式从“资源掠夺型”向“耕海牧渔型”方式转变。

烟台市委书记张术平说,海洋牧场是现代渔业的一个重要标志,烟台市坚持规划引领,按照绿色化、企业化、工程化、规模化的要求,稳步推进海洋牧场建设,加快传统渔业到现代渔业的跨越,也加快近海养殖到深远海养殖的进军。

海洋牧场示范之城建设轰轰烈烈地展开。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邀请全国海洋牧场研究专家指导编制《烟台市海洋牧场发展规划(2019-2025年)》《关于加快海洋牧场建设的实施意见》《烟台市现代化海洋牧场试点建设实施方案》等。推动海洋牧场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组织近百家企业和科研单位成立烟台市海洋牧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设立烟台经略海洋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达到10亿元。成功举办烟台市海洋牧场发展论坛和烟台海洋牧场产品博览会,助力牧场产业链延伸。依托海洋牧场平台,着力探索和构建“海洋牧场+海工装备+旅游”“休闲海钓+游艇”的休闲渔业发展新模式,促进渔业养殖同旅游、体育产业深度融合,全市休闲渔业实现产值51亿元,同比增长13.5%。

根据《烟台市海洋牧场总体规划2019-2025》,烟台市将着力建设“4带20群”海洋牧场区,即烟台市西部、北部、东北部和南部海域4大海洋牧场带,莱州太平湾——芙蓉岛、长岛南北隍城、长岛大小钦岛、烟台套子湾、烟台玉带山——四十里湾、烟台养马岛、海阳千里岩等20处海洋牧场群。

站在莱山区黄金海岸眺望,几座海洋牧场平台若隐若现,这是离城市繁华区域最近的海洋牧场,也是烟台清泉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规划建设的海洋牧场平台小镇一景。“目前海上平台共有三座,总面积近1000平方米,集观光体验、辅助功能等为一体,我们称之为复合型海洋牧场。”烟台清泉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王珅说。

2018年以来,全市新增国家级海洋牧场4处,总数达到14处,全市省级以上海洋牧场达到30处,牧场总面积超过105万亩。

发挥产业优势 推动海工装备创新发展

烟台作为一个工业大市、海洋经济大市,海工装备产业基础雄厚。现有规模以上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企业26户,形成了以中集来福士、杰瑞集团、中柏京鲁船业、蓬莱巨涛重工、大宇造船为骨干的海洋工程装备及配套企业群。2019年烟台海工装备产业预计实现产值650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大幅提升。

其中,中集来福士是国内唯一、全球六大具备批量建造半潜式平台能力的企业,是山东省内唯一通过DNV(挪威船级社)三体系认证的企业,拥有全球最大的2万吨大吊、18米深水码头等完善的海工装备生产设施,建成了烟台、龙口、海阳三个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从研发设计到批量化建造、运营、融资租赁、配套的产业链条。这几年,海工市场并不景气,中集来福士在设计制造大型海工装备的同时,还充分发展技术优势,不断拓展新领域,积极寻求转型。近两年,生产建造完成了亚洲最大超级游艇、“蓝鲸2号”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耕海一号”休闲渔业网箱、全球最大深水养殖工船等大型或超大型装备。

杰瑞集团是我国最大的油田增产作业设备生产企业,是我国油气装备领域市值最大的民营上市公司,产品广泛用于海上油气资源开发,销往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30多个重要油气生产国家和地区。全球四大深水半潜式平台建造基地之一设在烟台,是山东省高端装备产业(船舶及海工装备)制造基地,海洋平台、油田装备、特种船舶研发制造水平国内领先,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半潜式钻井平台、世界第一艘30万桶圆形储油加工船、世界第一条半潜式游艇专用运输船、全球最大功率压裂车等多个国内外第一均建于烟台市,烟台造海工产品已成功走向北美、南美、巴西海域、北海冰区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国际主流市场高度认可。

烟台现有海工装备研发人员1000余人,建成了国内唯一的国家级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研发(实验)中心。世界顶级的挪威船级社、美国船级社和国际知名供应商、欧美著名设计公司等机构目前均已入驻烟台市,省级油田固压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已在烟台市投入使用,并与中国海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知名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海工装备领域科研水平达到国内领先。

创新引领 向海洋科技研发最前沿进发

随着“中集海洋油气研发中心”“中集海洋新动能研发中心”挂牌成立,中集集团开始进军海洋科技研发最前沿。杰瑞集团作为近年崛起的企业,也不断扩大在石油/天然气、电力、环境治理三大领域领先优势,全年实现产值70亿元,同比增长80%;今年成功推出了全球最大的电驱压裂成套装备,形成了一套功率密度高、体积小、模块化、成本低、就地供电、无环境污染的压裂作业装备及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及装备垄断,将我国页岩气开采成本降低46.7%。蓬莱大金海洋重工发挥海上风电装备核心技术优势,成功进军风电市场,海上风电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全年实现产值14亿元,同比增长85%。另外,蓬莱巨涛在手订单合同额超过60亿元,产值突破10亿元。

创新给企业带来了持续发展动力,中集来福士“超深水半潜式平台”、杰瑞“电驱压裂橇”分别获得首届“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金、银奖;招金膜天承担的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项目,实现了大中小型海水淡化成套装备的规模化生产;海洋牧场平台、高端邮轮游艇、海上清洁能源综合供给平台等一大批新产品、新技术取得新进展;山东深海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被认定为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杰瑞石油等5家企业被认定为山东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蓬莱京鲁船业、东方威思顿等企业20个产品被认定为2019年山东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21个产品列入《山东省高端技术装备新产品推广目录》,10个产品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装备。

随着中国海工北方总部落户烟台,以及烟台市政府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简称航天一院)、中集集团三方共同打造以海上发射母港为核心,辐射形成集火箭研发制造、发射平台制造、航天测控服务等全产业链的“中国东方航天港”,无疑将为烟台海工装备产业发展撬动更大市场。

过去的一年,针对海工装备企业资金需求量大的特点,重点解决融资难题。烟台市共为台海集团、中集来福士争取国家工业强基、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资金2.2亿元,市级制造业强市安排资金2.8亿元,用于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下一步,烟台市将联合招商局集团、中集集团及其他产业资本战略合作伙伴,在中国海工战略重组同时,设立海洋产业基金,为海工装备产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烟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张宏介绍说:“我们将继续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新旧动能转换为动力,以培育大产业、大企业为着力点,以扶持中小企业为基本点,以战略合作、项目建设为支撑点,努力推动海工装备产业创新发展、突破发展、领先发展,为建设制造业强市、海洋经济大市发挥更大作用、贡献更大力量。”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