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亚洲最大单体锂矿区“寻宝”

我们在亚洲最大单体锂矿区“寻宝”
2024年04月30日 06:25 四川日报
  • 科考队在山间徒步,前往下一个采样点。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强 摄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若晔科考点位甘孜州雅江县木绒乡超大型锂矿科考任务采集土壤样品,验证土壤微细粒测量的地球化学方法  最美人间四月天,川观科考队再次踏上科考之旅。从成都出发,9个多小时跋涉,翻越雪域高山,呼啸的风声裹挟着飘雪,跨过湍急河流,一路风景壮丽,当越野车从白色变成泥灰,目的地到了,甘孜州雅江县木绒乡,海拔3200米。  深山之中有宝藏。此前,这里发现了迄今为止亚洲最大规模的伟晶岩型单体锂矿。觅得大矿后,科研的脚步不停,围绕这一宝藏,相关课题正接续展开。  这一次,川观科考队队员跟随四川省第三地质大队的科研人员,穿行在山中林间,采集土壤样品,勘查锂矿。为啥要采集土壤样品?新手地质队员第一次出野外,又有哪些收获?新手上路 穿越惊险高原碎石路,穿衣戴帽不简单  出发当天,科考队从成都出发,经过京昆高速、雅叶高速、318国道,向中转地甘孜州道孚县八美镇进发。在八美镇休整一晚,适应高海拔气候后,科考队前往雅江县木绒乡踏勘地点。  这是一段30多公里长的山路,道路沿着河谷延长,又在半山腰盘旋,沿途高山峡谷秀丽。这也意味着山势险峻,还没来得及徜徉在自然风景中,川观科考队员就打起了哆嗦,道路一侧是千米深的山谷,行驶在坑坑洼洼的“搓板路”上,颠簸得就像在车里蹦迪。山脚处深浅不一的堆积物,指示着这里曾在不同时间发生过滑坡或者崩塌。  看到“野外新人”川观科考队员一脸紧张的表情,四川省第三地质大队工程师宋九洲安慰道:“这条路,我们以前勘查跑了很多次。”他还说:“出野外翻山越岭,常在未知危险的各种地形地貌中摸索前行,难免会遇到洪水、落石、滑坡等情况,甚至一天会遇到多种恶劣天气。很艰险,但也是深刻的回忆。”  一路颠簸,科考队终于抵达四川省第三地质大队在木绒乡的营地。下车后,科考领队、四川省第三地质大队高级工程师岳大斌忍不住问道:“你们准备好了吗?”出发前,他专门提醒了川观科考队员此行的注意事项和需要携带的装备。  看着两名川观科考队员交的“作业”——身穿鲜艳衣服、脚穿高帮登山鞋,岳大斌摇了摇头,“鸭舌帽遮不全皮肤,高原很容易晒伤。这个鞋子和裤子看起来也不防水。山中情况变幻莫测,高原昼夜温差大,超乎你的想象,如果天气突变,有场急雨,衣服、鞋子湿了,感冒就麻烦了。”  开始川观科考队员不以为意,直到在山间过河脚滑湿了鞋,才真正体会到在野外科考,穿衣戴帽不简单。地质密码 看着平平无奇的土壤,可能是找到锂矿的“钥匙”  这次科考主要任务是采样,在驻地基本处理后带回成都,进行地球化学分析。  在地质行业,有着“上天容易入地难”的说法。当前,易发现的地表或浅部矿产日益减少,国内矿产勘查正从浅部转向深部,从寻找露头矿转到覆盖区找矿,从低山区转到中高山——深切割区。深部矿隐伏在地壳深部,看不见摸不着,寻找犹如“大海捞针”,这就需要新探索一套能绘出地球深部世界画像的勘查方法,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就是其中之一。  “山里的土壤,看着很普通,咋通过它们找到矿?”川观科考队员不由好奇地发问。  “这点土壤就是一个世界,里面有很多元素,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其中就可能有微量成矿元素及其伴生元素。”岳大斌从地上抓起一小把土,向川观科考队员解释了基本原理,通过采集土壤样品,分析土壤中元素的含量、分布和迁移规律,结合地质背景和地球化学景观等因素,破译其中的“地质密码”,推断矿产资源的存在和分布。  在前期准备时,科考队已经确定了此次40个采样点位。考虑到川观科考队员还是新手,当天下午的采样,就选择了相对集中和轻松的7个点位。“这些点位看着很近,我们没问题。”川观科考队员发出豪言壮语。  四川省第三地质大队地质队员杨元良打开随身包里的木绒片区地理地图,等高线密集,指示着山势陡峭。抬头看,山如刀削斧劈般,远处山顶还有积雪。“高海拔爬山爬坡要比低海拔地区更累,慢慢爬,注意石头、树枝,小心划伤皮肤。”杨元良叮嘱道。  背着野外考察地质锤、罗盘、放大镜“地质三宝”,还有其他装备,科考队出发了。事实上,才从山上下到河沟的第5个采样点,川观科考队员就已经疲惫不堪。山间采样 徒步上山下沟于各采样点间,背包越来越重  山林间,松针落了一地,铺了厚厚一层,踩上去发出“嘎吱”响声,稍不注意还会脚滑。领队在前方开路,科考队排成一路纵队,突起的岩石,横生的枝丫,灵活躲避是“必备技能”。  GPS指示到达计划采样点。“一个点位,3至5个混样。在中心点及附近半米左右挖掘采样坑,深度在5至30厘米。有些土壤里可能有植物或者石头,记得筛除。然后将样品装进样袋中,写好样号及标签,每个点位土壤采3斤左右。”岳大斌边说,边给川观科考队员演示取样步骤。  他拿出地质锤挖出土坑,清除掉杂草,剥去地表腐土,然后将土壤装进样袋。“采完样,记得恢复原状,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岳大斌说。  在高原山地,蹲着或者半跪着,挖取土壤,加上采样点之间需要山间徒步许久才能到达,一番操作下来,川观科考队员体力消耗不小。第5个采样点在庆大河附近,科考队需要从山上下到河沟中,路很陡且滑,杨元良递给川观科考队员一根树枝,“把脚横过来,每一步踩稳了再走。”前方,在河里喝水的野猴,看到有人前来,飞快地向林间跑去。  随着一个个采样的完成,科考队员的背包越来越重。行至半途,大家找了一块开阔的平地,卸下背包,倚靠着短暂休息,聊起地质队员平时的工作日常。“平时采样,如果天气适宜,一天基本要采30多个点位。一早带着干粮上山,晚上回营地,一天上下高差几百米。很多地方可能山势特别陡峭,也不能‘偷懒’不去。”地质队员王章翔笑道,“谁约地质队员去看山看水,我们一定会委婉地拒绝,因为大家已经看过太多。”  下午6点,科考队回到营地,当天的采样工作结束。对于科考队员来说,晚上工作才刚开始。  “当天要清点采集的土壤样品,并让样品自然风干,做基本处理。如果样本被污染,会影响最终结果。”岳大斌说,土样带回成都后,会进行成矿元素及伴生元素的分析,测定元素含量,最后选择一定数量的样品测定与成矿有关元素的同位素,了解元素来源和迁移途径,验证土壤微细粒测量的地球化学方法在寻找这一地区锂矿的有效性。科考纪行他们,能听见山在“说话”  在山里行走,地质队员有时候会突然停下,拿着地质锤对着山体敲敲打打,再拿出放大镜观察。这个时候,他们在和山“对话”。  几天的科考中,还有一项任务是研究矿区构造演化历史,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和  四川省第三地质大队组成的专家队伍,行走在山间,研究区域的构造演化历史,通过进一步认识矿床或矿集区成矿规律,开拓区域找矿思路,从而指导矿产资源勘查实现突破。  在我看来,这些山长得都很类似。不过,地质队员总能结合当地的地貌特征,娓娓道来山的故事。有些地方植被密集覆盖,仿佛在说山的心思你别猜。他们告诉我,总有一些岩石露头的地方,能听出山想说的话。  他们拿着放大镜,聚精会神听山“说话”的样子,我看到了他们对地质的专注和热爱。但更让我感慨的是,他们信念如磐、不怕艰苦的精神。  出发之前,我想象中的地质队员是带着先进设备的“徐霞客”,穿行在大江大河中,肆意潇洒。但这次科考之行,让我看到地质工作真实的一面:久居深山,艰苦孤寂。  在野外做勘察、寻找“工业粮食”,常年走的是颠簸的盘山土石路,常年顶着烈日风雨在密林中攀爬,常年工作居住的地方“与世隔绝”。而这样的艰苦,并不是总有回报,找到大矿的概率不过千分之一,大部分时候可能是无功而返。想到这些,我心里有些酸溜溜的,又不敢问地质队员,他们是否会因此感到沮丧。离开矿区的那天,地质队员笑着和我们挥手道别,那一刻我突然找到了答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