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数”而上 四川文化“顶流”显魅力

乘“数”而上 四川文化“顶流”显魅力
2024年05月23日 06:35 四川日报
  • 四川展馆一角。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强 摄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吴梦琳 发自深圳

      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深圳文博会”)将于5月23日至27日举行。深圳文博会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每一年的展会也成为各地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展示平台。

      本届文博会四川展馆有何亮点?开幕前夕,记者前往深圳文博会现场进行探访。

    数字赋能,绽放巴蜀文化时代华彩

      四川展馆位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15号展馆。展馆上方,可爱的大熊猫、神秘的三星堆黄金面具等极具四川特色的数字影像,让四川展馆十分亮眼。

      这些数字影像,正彰显着今年四川展馆的主题“数字赋能 文化四川”。

      馆内主入口处,利用“四川造”XR技术打造了“三星堆—金沙遗址”主题超高清沉浸式体验空间。这个空间由数千块LED柔性屏组成,运用超高清沉浸式显示技术,结合独有的柔性屏拼接、融合透视等多种前沿技术,在异形曲面空间内构造出一个具有高沉浸感、高清晰度、供多人交互体验的虚拟现实数字空间。

      四川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厚,今年四川展馆就充分展现了数字技术赋能,让巴蜀文化绽放时代华彩。

      在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展台,四川报业博物馆图景映入眼帘,同时以川观数字记者等一系列智媒科技应用,让巴蜀文化“活”起来。

      在中央区域LED大屏,循环播放“三星堆——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平面裸眼3D视频,把三星堆17件精选文物串联成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之旅。

      视频以“时空之门”拉开帷幕。沙土飞扬,半埋在土中的青铜面具眼睛缓缓睁开,镜头推近,气流涌动,将观众视线引入三四千年前的时空之门;三星堆的青铜器、黄金器物等文物,以裸眼3D的效果跳出画面,瑰丽灿烂的古蜀文明仿佛触手可及……青铜神树上最神秘的“第十只鸟”则以粒子的形式围绕神树盘旋,随着镜头的纵向拉伸,呈现三星堆博物馆静谧且壮观的全景画面。

      记者在现场看到,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四川稻城皮洛遗址、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的最新成果也被“搬到”了四川展馆中。在稻城发掘的13万年前旧石器时期皮洛遗址精美手斧手镐复制品,作为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阿舍利技术遗存,见证着早期人类登上青藏高原的历史进程。三星堆遗址的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青铜扭头跪坐人像等文物复制品,展现出巴蜀文化的璀璨。

    文化四川,彰显高质量发展新气象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占地810平方米的四川展馆,分为“数字赋能新气象”“数字转型新活力”“数字消费新场景”“数字文化新业态”4个板块,集聚全省40余家以文化科技为主的重点文化企业、单位。

      在主入口右侧区域,重点展示了首届金熊猫奖盛大举办等2023四川省文化发展十件大事,呈现出四川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万千气象。

      2023年9月,首届金熊猫奖在成都成功举办,以光影为媒、大熊猫为介,唱响多彩文明交流互鉴时代强音,在国内外产生广泛积极影响。记者了解到,借力此次深圳文博会,2024金熊猫奖全球推广活动——金熊猫之夜(深圳站)将在深圳举办,进一步扩大金熊猫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也让更多人认识四川、了解四川。

      与之呼应的左侧区域,以天府融媒联合体展现文化数字化建设新气象。

      现场,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了蜀道系统性研究和系统性宣传成效。四川高标准建设蜀道研究院,系统推动蜀道考古调查、文献整理、生态保护等跨领域多学科研究。

      在四川展馆,阿来书房、四川名人馆、四川省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大赛“乡当潮”等新文化品牌,王者荣耀、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等新文化业态,峨影数字电影创新应用实验室、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熊猫书店”等新文化消费场景,都彰显着四川担当新文化使命,开创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