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生产商成大生物赴港上市,“新三板+H股”模式兴起?

疫苗生产商成大生物赴港上市,“新三板+H股”模式兴起?
2018年11月07日 07:00 面包财经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今年与疫苗相关的上市公司备受关注。

10月底,港交所官网披露了成大生物的聆讯资料集。新三板挂牌公司成大生物(831550.OC)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拟发行H股并申请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联席保荐人为中信里昂证券及广发融资(香港)有限公司。

成大生物是一家狂犬疫苗生产商。财报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11.4亿元,同比增加14.28%;归母净利润5.24亿元,同比增加12.04%。

尽管成大生物的营收规模与此前在港股上市的小米、美团点评等新经济龙头公司不可同日而语,但由于处于疫苗这个备受瞩目的行业,以及“新三板+H股”的资本路径,其上市进度颇值得关注。

经历行业的疾风骤雨之后,疫苗行业的公司能点燃投资者的热情吗?“新三板+H股”的资本路径未来会是一种常见模式吗?

狂犬疫苗生产商:占据约三分之一市场份额

根据聆讯资料,成大生物是成大集团、成大科技及辽宁所于2002年成立的一家公司,2014年12月在新三板挂牌,控股股东为A股上市公司辽宁成大(600739.SH)。截止2018年9月底,辽宁成大持有成大生物60.54%股权。

成大生物的核心产品为人用狂犬病疫苗及灭活乙脑疫苗,其中狂犬疫苗贡献公司85%以上的收入。

聆讯资料显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自2014年以来,中国人用狂犬病疫苗市场集中于四家公司,其总收入占2017年总市场的84.2%,其中成大生物所占市场份额最大,占比达到35.7%。

自2014年上市以来,除2016年受疫苗市场负面事件影响外,公司利润保持增长。根据财报,2017年,公司营收12.76亿元,同比增加23.93%;归母净利润5.56亿元,同比增加21.61%。

以下为根据财报绘制的公司营收及利润变化: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及利润保持增长,增速分别为14.28%及12.04%;毛利率为85.24%,与2017年相比下滑2.19个百分点,主要受毛利率较低的海外收入占比增加影响;净利率为45.93%,与2017年相比增加2.37个百分点。

二类疫苗占据主导地位:负面事件影响市场 监管趋严

根据聆讯资料集的相关内容:国内市场上的疫苗分为一类疫苗及二类疫苗,前者指政府免费提供,公民按照政府规定受种的疫苗,其中大部分均用于儿科。二类疫苗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国家免疫计划外的其他疫苗。

公司生产的人用狂犬病疫苗及灭活乙脑疫苗均为二类疫苗,其中灭活乙脑疫苗具有免费的一类替代品——灭毒活乙脑疫苗。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2017年中国疫苗市场的收入为216亿,占全球疫苗市场的11.5%,其中二类疫苗占主导地位,占2017年市场总收入的86%。在二类疫苗中,按收入计,人用狂犬病疫苗及乙脑疫苗的市场规模占比分别为16.5%及0.5%。

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预计,2017年至2022年,二类疫苗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26.2%,到2022年二类疫苗市场将达594亿元,主要增长驱动因素包括客户疫苗接种意识不断增强、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而提升以及新型疫苗的发展。

以下为公司聆讯资料中披露中国一类疫苗及二类疫苗市场变化:

另外,公司在聆讯资料风险因素中指出“负面报道可能影响公众对产品或整体疫苗产品的信心,进而导致疫苗接种的需求下降及更为严格的法规的出台……长生事件后的短时期内,国内市场出现人用狂犬病疫苗短缺,而我们的人用狂犬病疫苗销量亦随之增加。”

多家新三板企业申请港股上市:“新三板+H股”模式兴起?

成大生物之外,还有多家新三板企业在今年下半年申请港股上市,包括君实生物、盛世大联及赛特斯。以下为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的相关公司主要信息(利润为2018年前三季度):

新三板公司集中申请赴港上市,很可能是受相关利好政策调整影响。

公开信息显示:今年4月,港交所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鼓励符合条件的挂牌公司到港交所上市,全国股转公司对挂牌公司申请到港交所发行股票和上市不设前置审查程序及特别条件。

而今年4月底修订后的港交所主板《上市规则》正式生效,上市新规允许生物科技公司中无营收、未盈利的公司申请上市。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三板公司赴港上市,尤其是生物科技类公司。

另外,还有部分新三板公司拟申请港股上市。2018年5月,寰烁股份(832773.OC)披露了关于与山证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签订港股发行辅导意向书的公告。2018年6月,易销科技(831114.OC)披露了关于与博大资本国际有限公司签订港股发行上市辅导协议的公告。

新三板+H股,会是一个新的IPO组合吗?(YYL)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