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 | 动车上出现惊险一幕!广州医务人员挺身而出→

直击 | 动车上出现惊险一幕!广州医务人员挺身而出→
2024年06月27日 17:00 健康广州

6月20日上午11时许,在深圳北开往北京西的列车上,一名耄耋老人突发心悸、呼吸困难、面色发白等情况,情况十分凶险。

此时,奔赴湖北省交流学习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办公室主任王劭晟、人事部主任钟帆等一行人,刚好搭乘同班次列车,听闻列车上寻找医生的紧急呼叫后,他们立即挺身而出赶到现场施救。

曾是急诊科主任医师的王劭晟迅速检查患者情况。患者耄耋之年,呼吸心跳骤停,必须马上采取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方法紧急抢救。

王劭晟为患者进行心肺复苏

王劭晟与另一名未留下姓名的医师立刻为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并请乘务员疏通过道,医务人员合力将患者移动至平卧。钟帆将患者下颌轻轻抬起,发现患者刚刚呕吐,鼻口腔存在呕吐物,医务人员为其清理呕吐物后进行人工呼吸。在抢救间隙,医务人员向患者家属详细了解患者情况,以判断病情。

上午11点50分许,列车临时停车,以便转运患者至医院抢救。此时整个急救过程已不间断持续约30分钟。约12时许,车上的医生乘客与咸宁市医务人员完成患者交接。

王劭晟介绍,出现如此凶险的情形,可能是患者在年龄较大且伴有基础病(高血压、糖尿病)的情况下,旅途奔波诱发了急性心梗急性心肌梗塞会导致心肌大面积的梗死,心肌功能失常、心肌缺血缺氧,严重时很可能导致心脏骤停。这种情况一般需要紧急抢救,进行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的操作。

王劭晟提醒,心血管疾病重在日常预防,对于存在家族病史或上年纪的人群,日常定期做心脏检查,如心电图、心肌酶、冠状动脉造影等,遵循医嘱

发生这种突发事件,身边立即出现医务人员的机会微乎其微。要等待120医务人员到来再抢救可能就会错过一个生命救治的机会,所以我们要第一时间伸出援手进行抢救心肺复苏,它是延续患者生命最重要的方法!

关键时刻如何与死神赛跑?

接下来

就让我们共同学习

挽救生命最重要的急救技能

——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术,简称CPR,是针对心跳、呼吸骤停者进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一系列急救技术,包括胸外按压(C:Compression)、开放气道(A:Airway)和人工呼吸(B:Breathing)三项技术,其顺序简称为“C-A-B”或"A-B-C"。

  • 对于成人心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的顺序是“C-A-B”

  • 对于婴儿、儿童和溺水者等窒息原因造成的心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的步骤是"A-B-C"

其目的是恢复患者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环,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复苏进行越早,存活率越高。

心肺复苏怎么做?操作流程请收好

一、判断、评估

1、评估环境快速观察周围环境是否安全,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判断意识双手轻拍患者肩膀,俯身在耳边高声呼唤:“喂,你怎么啦,快醒醒!”如无反应,立即检查有无呼吸。

二、启动EMS系统(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系统)

立即求助:高声呼救、寻求帮助,指定专人拨打急救电话"120",并让人帮忙找附近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三、评估患者呼吸和脉搏

1、判断心跳5-10秒在喉结左右约两指处摸颈动脉搏动,若没有脉动,说明心脏骤停,需要马上开始心肺复苏。如果患者还有心跳和呼吸,心肺复苏反而会增加室颤的风险。

2、判断呼吸5秒看胸腹部起伏、鼻翼煽动、听呼吸声、感觉呼吸的气流。

四、摆复苏体位

仰卧在平整坚硬的地面上,保持身体平直、无扭曲,解开衣物,充分暴露胸壁,争分夺秒开始急救心外按压。如患者为俯卧位(脸朝下),应保护好头颈部先将其转为仰卧位。

五、胸外心脏按压

1、部位:胸部正中两乳头连线中点

2、手法:施救者一手掌根紧贴在患者胸壁,双手十指相扣,掌根重叠,手指上翘不接触胸壁,双上肢伸直,上半身前倾,以髋关节为轴,用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确保每次按压的方向与胸骨垂直,按压与放松比大致相等,确保胸廓充分回弹,尽量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3、深度:成人5-6cm,儿童4-5cm。

4、频率:100-120次/分钟

一次复苏5个循环:按压30次/循环(时间15-18秒最佳)

边按压边数数:01、02、03.......30,按压同时观察患者面部情况(如有好转立即停止;面色回血,指压回血红润)

六、开放气道

1、清除口鼻异物(双手握在耳朵位置,将头轻轻侧向一边;打开口腔,清除假牙、呕吐物、血液等异物)

2、开放气道:仰头举颏法,一只手放在患者前额,用小手指侧掌向下压额头后仰头部,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拢放在下颏处,向上抬起下颌骨。

七、人工呼吸,口对口吹气法,2次/循环

在开放气道的同时,捏住患者的鼻翼,正常吸一口气,张大嘴把患者的口唇完全罩住,呈密封状,缓慢吹气,持续时间约1秒,眼睛余光观察胸廓是否起伏,再松口松鼻,再用同样的方法吹第2次。

效果评估:每组30次胸外按压+2次人工呼吸(30:2),每5组(约2分钟)后评估一次效果,听是否有呼吸音,同时触摸是否有颈动脉搏动,同时观察患者面部、口唇等颜色变化,用时约10秒。

注意事项:并不是所有晕倒患者均可实施心肺复苏,如癫痫、晕厥、昏迷,以上患者虽然意识丧失,但呼吸仍然存在,所以不是心脏骤停,不能进行心肺复苏。

八、尽快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在胸外按压的同时,周围的人尽快取来AED,可以大幅度提高抢救成功率!下面我们一起学习AED使用方法。

1、开启AED:将AED放置于患者头顶附近,开启AED按照语音提示操作。

2、贴放电极片:撕去电极片上的贴膜,按照图示分别贴在患者右胸部锁骨下方和左乳头外侧。

3、AED分析患者心律:确定是否需要除颤,此时要确保所有人不得接触患者,暂停心肺复苏操作。如AED通过分析确认为可电击除颤的心律,AED会提示进行除颤。如AED分析结果不是可电击除颤的心律,则不会放电,同时提示“不建议除颤,如有需要请进行心肺复苏”。

4、电击除颤:如果AED建议除颤,需要再次确认所有人员均未接触患者(接触者可能被电击)。待AED充电完成后,按下“电击”按钮放电(半自动AED)或AED自动放电除颤。

九、心肺复苏有效指征

1.自主呼吸逐渐恢复。

2.触摸到规律的颈动脉搏动。

3.面部、口唇和甲床等颜色由苍白或青紫转为红润。

4.患者出现反应,如瞳孔由大变小、眼球活动、手脚活动等。

十、心肺复苏可以终止的条件

1.患者已经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2.有他人或者专业医务人员接替抢救复苏。

3.医务人员确定被救者已经死亡。持续超过30分钟的CPR后,患者的呼吸与脉搏都没有恢复正常,患者瞳孔散大固定。

4.环境危及施救者的安全。

掌握心肺复苏术

关键时刻能“救人一命”

你学会了吗?

本期封面:

来源: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卫健委往期

编辑:大然  责编:邹向东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