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看完5集,尽管依然存在一定的缺憾,但总体上的制作水平在一众国产探险网剧中,属于较高水平。
盗墓探险剧,首先看的就是惊险刺激,吓人是免不了的。
按照相关要求,不能拍真实的鬼和僵尸,因此所有的盗墓探险剧都要强行用科学解释一番。
而刚好鬼吹灯这部小说,从小说创作开始就经常用科学来解释。
如果深究的话其实这些解释也并不科学,但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读者和观众的带入感。
比很多直接用封建迷信来解释的小说要好得多。
毕竟21世纪都过去二十年了,这片土地上还相信鬼和僵尸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在前几部里,遇到怪兽就说是这是“红犼”,这是史前的“蝾螈”,这是外界已经灭绝的“人脸蜘蛛”等等。
先吓唬人一番,再用生物学、化学之类的说法进行解释。
《云南虫谷》也一样,既然不能和“鬼”和“僵尸”搏斗,于是先设置了和一个超级大的“猫头鹰”偶遇,主角和观众在音效的配合下惊吓一番。
然后就是能主动吃人的“真菌”。
毕竟这世上确实有一些植物能在外界刺激下产生应激反应,甚至吞噬动物的,这么解释至少能过审。
而鬼吹灯8本书最核心的线索——眼球诅咒,在这几部剧里也做了解释。
就是说这玩意其实是一种少见的病毒,感染的人背上会出现红斑,只不过看起来像眼球。
只有找到传说中的“雮尘珠”,才能破解这个诅咒。
也可以说是才能杀死病毒。
这样一来就有了合理性。
鬼吹灯为什么能在一种探险小说中脱颖而出,影视化取得极大成功,和它善于用科学解释以及更改盗墓求财为寻宝救命的设定有很大关系。
因为盗墓肯定是不能拍的,但救命就可以拍。
三人小分队不是去盗墓的,第一部精绝古城是去乡下收点东西,后来的目标是去日本关东军要塞,从没打算盗墓,只不过意外碰到了棺材。
而且原版小说里就写,两人是为了给死去战友的家人寄钱,以及给乡亲拉电线和修路的,增加了探险的正能量属性。
后来又跟着陈教授去考古,就更加名正言顺了,所以影视化不成问题。
其中几次主动的盗墓,都发生在民国年间,由杨参谋的外公以及陈瞎子年轻时候去完成。
在旧社会,盗墓就可以算正常了。
最新的《云南虫谷》,几人为了救命才去的云南,同样的设定,让这本小说的影视化之路十分通畅。
为什么探险类小说自鬼吹灯和盗墓笔记后再也出不来了呢?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难以想出更新的设定了。
既然不能盗墓,那寻宝救命已经是最好的办法。
不能拍封建迷信,那么遇到的惊险只能是一种又一种的奇葩动物和植物。
观众看来看去就会发现,主角遇到的不是怪鱼就是怪鸟,或者是怪虫,再难找到新鲜感。
希望能有新作创造出更加优秀的设定。
文:高子歌。图:网剧《云南虫谷》。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