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下如何识别金融产品风险

资管新规下如何识别金融产品风险
2018年08月22日 18:07 财经小八

作者:吴勇林岚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财富迅速地增长,其可投资资产规模呈现大幅上升,当前理财市场产品、种类不断创新居民的投资理财的方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目前市场上主要有银行理财、股票、基金、信托、债券、P2P网络借贷、期货,房地产投资及保险理财等理财产品,理财市场的快速发展满足了个人、机构的投融资需求,同时市场也存在不规范、刚性兑付、多层嵌套、规避金融监管等发展问题,为规范我国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切实控制金融风险,2018年4月27日晚,央行、证监会等4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资管新规),市场上100万亿的资产将会受到影响。笔者站在客观、独立、公正的角度,以个人见解来分析资管新规下如何识别金融产品风险。(主要是房地产投资、银行理财、信托及私募基金)

资管新规

2018年是资管新规监管元年,新规的出台对金融市场上存在的多层嵌套、刚性兑付、资金池项目等做出了严格规范。具体而言,“禁止多层嵌套”对银行和信托,资管计划影响较大,在新规出台前,我国金融市场上大多数交易结构都涉及多层嵌套的问题。多层嵌套指投资者的资金经过多手操作后最终投资到最基础的金融工具。简而言之,我国股票市场上存在众多散户,散户们可以直接投资炒股,也可以通过购买基金间接参与炒股,此情况是由基金管理人将从投资者募集到的资金投资于股票。市场上的FOF基金是一种专门投资于其他投资基金的基金,其投资者的资金便是通过FOF的形式来投资到最终的资产。事实上,实际操作的多层嵌套行为更为复杂,如信托公司设立了信托计划,由于产品的收益--风险(预期收益)不能满足特定投资者,于是让银行将部分信托计划的资金投资于信托优先级,承诺该部分投资的资金将优先获得相对稳定、收益偏低的回报,而将高风险高收益部分给予相对偏好风险的投资者。多层嵌套能够使得资管计划投资于特定投资标的,不仅改变了风险收益特征,还规避了有关金融监管。资管新规出台前,市场产品结构大多为:

而以后市场产品更多是以此模式运行:

过往,发行理财产品的金融机构可以对其产品进行兜底,这在银行理财、信托等领域普遍存在。新规出台明确打破刚性兑付并首次对刚性兑付进行了限定,以下三种情况均属于刚性兑付:

一、向投资者承诺保本保收益;

二、通过滚动发行拿后来投资者的钱兑付前面投资者的钱(资金池);

三、机构对产品进行兜底。

新规规定,对金融机构刚性兑付行为实行奖励举报,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金融机构存在刚兑行为,可以向相关金融监管部门举报,查证属实将会给予机构严惩及举报者适当奖励。除打破刚兑外,新规还明确禁止‘资金池’业务,规定封闭期产品不得低于90天,禁止非标期限错配:投资非标债权的,终止日不得晚于封闭式产品的到期日或开放式产品的最后一次开放日;投资未上市股权及其受(收)益权的,为封闭式产品,并明确股权及其受益权的退出日不得晚于产品的到期日。资管新规的严格限定代表着短期理财的产品会越来越少。

如何筛选产品

“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是我国金融市场的政策背景,资管新规的出台不仅对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能力有了更严的要求,对投资者的金融产品风险识别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从基本面去分析和选择金融市场产品,已经成为一般投资者应当具备的能力。

中国证监会于2017年发布了《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强调投资者购买产品应当以适当性为原则,让合适的投资者购买适当的产品。现目前市场上,产品和服务的风险等级由低至高分别为:R1R2R3R4R5,相应地,按照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划分等级由低到高分别为C1C2C3C4C5。严格意义上讲,不同风险等级的投资者匹配其风险同等级及以下的产品或服务。具体而言:C1级投资者匹配R1级的产品或服务;C2级投资者匹配R2、R1级的产品或服务;C3级投资者匹配R3、R2、R1级的产品或服务;C4级投资者匹配R4、R3、R2、R1级的产品或服务;C5级投资者匹配R5、R4、R3、R2、R1级的产品或服务。但是,《办法》也并未限制投资者交易自由。在经营机构进行必要的风险提示后,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若坚持购买高风险等级的产品,经过机构的风险提示,必要的自身承诺和确认程序后,机构仍可遵其意愿,参与相关的投资活动。

因此,对投资者而言,可以先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及风险、收益匹配来选择合适的产品(见表1)。

房地产投资

在过去十年时间里,房地产投资是我国投资者比较热衷的投资工具。从2006年后,我国房价一直保持高度上涨,房地产投资长期回报率较高。房产投资主要分为住宅类与商业地产类,其投资优点在于房产抵押的杠杆投资,但房地产投资属于是长期投资,其变现能力需要市场配合。随着房价的高速上涨,为控制房产泡沫问题,有关部门连续出台相关政策以抑制房价,明确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政府的相关调控会使得房产的投资属性逐渐降低。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健全地方税法,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在3月份,财政部围绕‘财税改革和财政工作’就‘房地产税’相关问题向外界进行了回应,房地产税法律草案已在设计、进行和完善之中,同时进行论证和听取意见,房地产税总体思路就是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从未来的房地产税的影响而言,房住不炒依然是国家政策针对的目标。上半年资管新规的出台,对资金池项目及非标限制也会严重影响资金向房地产领域流动的力度,导致房地产商资金链承压部分投资者不愿承受房地产投资风险,从而影响其投资选择。因此,投资者在选择房产投资时,需要时刻关注国家政策导向及房产行情。

银行理财

曾有理财杂志对投资者资产配置结构进行调查,发现银行理财产品是大多数投资者的普遍理财工具,截止2017年底,银行理财规模达到29.54万亿元。我国居民选择银行理财主要源于对银行的信赖和银行信用,9年以来都是本息兑付,事实上并无风险控制条款,其实多家银行产品的同质化程度也比较高。资管新规出台后,银行保本理财不再存在,投资者在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时可以根据以下步骤筛选:

首先,登录中国理财网或者银行官网查询产品名称确认是否银行自主发行;

其次,咨询银行工作人员此产品是否为代销产品(一般产品说明书收益高于年化5.5%的基本都是代销产品);

然后,查阅产品说明书查阅资金用途,投资行业,管理人及交易构架;

最后,新规出台后理财产品净值化,低于90天的理财产品坚决不买。

如果投资者只能接受保本类型的投资品,而在银行理财无法保本情况下,可以选择替代产品如大额存单及结构性存款,国债逆回购及地方政府债券但是资金流动性和收益会相对低些。

信托

除银行理财外,信托规模至2017年底已突破26.25万亿元,投资者对信托产品的热衷在于其相对风险可控,收益率较高,其实更多是看重信托公司的信托品牌。信托公司与银行同级别,均归属银保监会监管,全国仅68家且大部分系国有控股,法律上受一法三规约束。信托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房地产信托,政信类信托,工商企业贷款,证券投资类信托,实业投资及主动管理产品,其中政信类信托、房地产信托是大多数投资者的选择。政信类信托过往大多由地方政府平台关联公司提供担保,出财政函加人大决议,而现在国家坚决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提供融资担保,防范财政金融风险。

房地产类信托产品主要分为四类:

一,拿土地时候融资;

投资者可以从项目的区域位置、开发商的实力及担保方的措施来判断,拿了土地反过来为项目担保的一般是常见情况

二,在建工程抵押融资类;

投资者可以看项目的区域位置,判断拿土地的时候是否已融过资,并且了解项目周边的销售情况及银行贷款政策情况,以及项目开发商的出资比例及控股股东对外担保情况

三,保障房、安置房融资类;

投资者可以查阅项目当地房管局所出具的文件,再了解当地地区生产总值及主要产业、安置房回购方实力情况及房地产开发商在当地的排名情况;

四,补充流动性类融资

投资者可以看项目区域位置、股东背景、关联方融资情况,以及担保方的实力及负债情况(担保方如果是上市公司,投资者还需要看是公开披露还是暗保,或者公司大股东担保或控股股东母公司担保,倾向于选择是由上市公司直接公告或者上市公司大股东担保)

私募

我国私募基金是在2013年后快速成长起来的,私募基金公司与券商、基金公司同级别类似,归属证监会监管,产品均需在基金业协会备案,法律上受《一法六规》约束,接下来主要分析三种类型:私募股权基金、契约型基金及有限合伙基金。‘人无股权不富’这句话流传甚久,但是涉及股权投资十个七个伤。私募股权投资是指对非上市企业进行权益(股权)投资,并希望主要通过上市、并购等机制最终退出的投资方式。我国私募股权最初是以政府为导向,政府为扶持各区域高科技发展而设立风险投资公司。对股权投资而言,投资者首先应该了解股权投资本质,股权投资是投人投未来,投资的是企业产品核心技术,同时规避庞然大物。当下投资者应当关注基金投资方向,所投行业将会影响基金的整体收益率,市场上主要的投资我们倾向建议投资人关注高新技术、互联网+、医疗健康、新材料等。除此之外,投资者还应当关注管理人能力,因为股权投资往往需要丰富的投资经验,经验丰富的决策人加上执行力强大的团队将会成就优秀的股权投资基金。

有限合伙企业是美国私募基金的主要组织形式,2007年6月,中国《合伙企业法》的正式施行促进了有限合伙企业的陆续组建,其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股权和证券市场。有限合伙基金是指普通投资者(GP)与有限合伙(LP)所组成的合伙,LP投资者并不参与有限合伙企业运行,只按照合伙协议比例享受利润分配,以其出资额对合伙的债务承担责任,GP管理人负责管理合伙企业,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责任。有限合伙的治理结构比较简单,基金管理成本低,其基金利益分配机制可以有效地防范道德风险,但我国目前有限合伙制度和信用体系并不完善,有限合伙基金并没有明确的监管单位(工商部门、地方金融办管),所以导致市场上会存在部分有限合伙基金虚假宣传、信用风险频发、关联方融资等行为,部分有限合伙制产品通过降低门槛、虚假宣传以引诱投资者投资。曾有信托顾问分析,有限合伙企业融资大多为靠后的融资选择方式,融资成本相对较高,市场上有限合伙基金的收益率高,但其项目本身资质存疑,整体兑付风险比较高。笔者建议投资者在面对高收益诱惑的产品时,在市场尚不规范的情况下谨慎参与。

契约型基金是基金管理人与投资人基于契约关系而设立的委托/受托管理法律关系的一种集合投资模式。由基金管理人、基金投资人、基金托管人签订基金合同,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根据基金合同管理、运用基金资产,是依附契约法律关系而设立,无需专门注册有限合伙企业或者公司,其运行成本相对较低,运行效率相对较高。至2017年底,契约型基金规模达14万亿,其合格投资者的募集上限为200人,募集范围相对广泛,难度相对降低。然而,组织形式的过于灵活和自我管理也会导致基金管理人失联及管理人资产不清晰。管理人失联主要由于契约型基金的组织形式灵活,并不需要工商注册管理部门的监督,所以失联情况在前几年是比较常见的。而由于契约型基金是由基金管理人自我进行募集、投资、管理、退出,对资金有着相对的运用权,资产不清晰的管理者容易造成其与第三方纠纷而导致资金被相关机关予以执行的风险。

其实市场上部分投资者对私募基金存在认识误区,如认为私募基金操作风险较大,风控能力弱,法律环境限制等等,其实私募资金安全性是比较高的,当前契约型基金设定了委托人、受托人和托管方三方分离制度,基金管理人根据《基金合同》与《托管协议》来对资金进行运作,如遇违反基金合同相关约定,托管人有权拒绝资金调动,没有管理人的指令,托管人也无权调动资金。就目前市场形式而言,私募基金正处于不断创新和发展的阶段,现全国68家信托公司已有36家备案私募基金。互联网方面,刘强东的东家铂睿、马云的云锋基金、李彦宏的百度投资都已经完成私募管理人登记备案。如今,今日头条、工行、中船重工等也分别进军私募,在8月份,工商银行实缴120亿元进军私募基金行业,成立私募基金管理人---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中船重工集团实缴1亿元成立中船重工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而国务院国资委为中船重工的大股东。市场迹象表明行业发展趋势,现私募管理人登记的审核标准在不断提高,私募行业也会越来越健康规范并且越来越好地发展。

在目前的财富管理市场上,笔者认为信托与契约型基金是主要的正规工具,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信托及契约型基金投资将会是高净值人士相当重要的一种理财方式,主要因为信托与契约型基金都有着非常实际的风险控制措施保障,在保障资金安全上相对严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都具有投资门槛和合格投资者认定,根据资管新规,现合格投资者门槛为:对个人,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者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且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对机构,最近1年末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法人单位。事实上,大多数投资者会因为高门槛的限定或者看到‘私募’而避而远之,并未切实去了解产品实际投资情况。

笔者总结了四个基本面来识别市场金融产品,投资者在筛选产品时可以参考以下步骤第一,确认平台是否是正规的金融机构;

选择持牌的金融机构购买产品,避免因兑付问题导致非法集资比如最近爆雷最多的P2P公司,让本金受到损失。

第二,查询管理人的资质;

投资者可以运用工商管理系、企查查、天眼查、企信宝等平台,输入管理人公司确认三方面:第一看公司是否在存续期;第二看公司的股东结构;第三看公司的负债情况;若管理人的股东有兼营小贷、p2p、保理等业务的情况尽量不选择,避免股东的关联公司带来的运营风险。

第三,确认产品是否真的存在;

投资者可以在银行、信托、公募等公司官网、中国信托登记中心、中国理财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等查询产品真实性。比如,查询私募基金可以登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http://www.amac.org.cn/,点击‘信息公示’进行备案登记查询,进入信息公示后点击‘私募基金公示’,进行备案登记查询,输入产品关键字:如岩利稳健2;

选择资管新规后备案通过的产品,避免由监管政策引发的产品延期,比如资金池产品及有借贷行为的基金产品最好不选择。

第四,了解底层资产、确认风控措施;

投资者需要明确知道资金投向,看清底层资产,要求机构提供相关底层文件如:抵押合同、担保合同、央行征信(应收帐款转让)、采购合同等。定期查阅信息披露情况,避免挪用资金及虚假项目的风险。

了解所买产品是否有抵押及抵押率;是否有质押及质押率;是否有担保及担保实力;是否存在转让及转让合同、金额等。

在当前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很多行业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建议选择国家及监管层支持的领域,比如大基建、大健康、节能环保、高新技术等行业的相关产品风险相对较低。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