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生物研发的“发光植物”
安徽财经网讯:“安徽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7位、连续13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安徽省发展改革委法规处处长、一级调研员徐斌介绍道。
高质量发展呼唤新质生产力。安徽如何因地制宜地在“新”和“质”上下功夫,打造强劲增长极?11月6日~12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线路一,走进合肥、蚌埠、宿州、亳州等地市,近距离感受安徽“新”潮澎湃的铿锵节奏。
持续强化创新引擎
夜晚发光的植物,听起来是不是很神奇?在科大硅谷,神笔生物负责人李仁汉介绍起公司和产品情况。他和团队通过技术手段整合真菌发光路径,将萤火虫等生物的发光基因植入植物细胞,让植物在夜晚能发光发亮。其中,“会发光的向日葵”等产品历经多次技术迭代,即将走向市场。
李仁汉与科大硅谷的故事,是安徽创新生态的一个缩影。去年,从中国农业大学博士毕业的李仁汉怀揣着创业梦想,听闻合肥创新创业氛围浓厚,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合肥高新区网站留言信箱里投递了一封信,没想到很快就收到了回复。
科大硅谷自2022年6月正式启动建设以来,在省、市、校各方共同努力下,蓬勃起势,初步构建起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生态系统,成为我省创新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科大硅谷是‘科漂’们的家。”李仁汉说,在高新区管委会和科大硅谷的牵线和引荐下,他曾和20多家投资机构洽谈投资事宜。“科大硅谷不仅帮我们找资金、找政策、找人才,还帮找应用场景。”
“一栋楼就是一个创新联合体,一栋楼就是一个新兴产业链”。科大硅谷服务平台公司董事长吴海龙说,聚焦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企业孵化、创新产业催化、创新生态优化,科大硅谷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院所全球校友为纽带,汇聚世界创新力量,打造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田”、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高产田”。
截至2024年9月底,科大硅谷片区新入驻科技型企业1725家,累计集聚科技型企业和科创服务机构超6000家,各类创新创业人才超6万名,设立海内外创新中心12家,集聚各类基金200多支,总规模超2300亿元。
近年来,安徽强化“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贯通,推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提质增效,全力做好国家实验室保障服务工作,“科大硅谷”、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工业互联网相互赋能。量子科技产业研究院挂牌成立,新获批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2家。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7位、连续13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30微米,即0.03毫米,这是目前工业化最薄的可折叠玻璃,厚度仅为A4纸厚度的四分之一,弯折寿命却突破100万次。
这一让世界为之惊叹的柔性可折叠玻璃在安徽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研发、生产,即将广泛应用在折叠手机及其他终端,成功打造出中国第一、世界领先的首条全国产化超薄柔性玻璃产业链。
蚌埠玻璃产业历经百年风华,始终挺立时代潮头。从1921年“明远”玻璃厂在蚌埠落地,到1959年蚌埠开始投产平板玻璃,再到如今以玻璃新材料为代表的蚌埠硅基新材料产业迅速崛起,已成为新材料产业版图上不可忽视的坐标。
而在宿州,安徽佳力奇先进复合材料科技股份公司今年8月在深交所上市,成为宿州市首家A股上市企业。这无疑是以新材料为代表的“三新一绿”产业集群在皖北落地开花的重要标志,有利于更好发挥“头羊”效应,推动皖北新材料产业集群成势。
从2023年汽车产业被作为“首位产业”以来,安徽“汽势磅礴”,让更多人看到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今年前三季度,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5.1%,汽车产量245.5万辆、占全国11.4%、增长43.4%,其中新能源汽车110.8万辆、占全国13.3%、增长82.6%,产量均居全国第2位。
如今,安徽新能源汽车、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集成电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今年前三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0.8%、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3.7%。在重点产业支撑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高于全国3个百分点,居全国第4位、长三角和中部地区首位。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先导力量。安徽深知这一点,因此前瞻布局。根据《安徽省未来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安徽将聚焦量子科技、空天信息、通用智能、低碳能源、生命科学、先进材料、未来网络等7个重点领域和第三代半导体、先进装备制造、区块链、元宇宙等N个兼顾发展领域,坚持动态调整、滚动培育,实施“7+N”未来产业培育工程,完善“源头创新—技术转化—产品开发—场景应用—产业化—产业集群”的培育链路,着力打造创新引领、自主可控、竞争力强的未来产业体系。
比如,在先导区建设方面,对纳入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筹建名单的,结合筹建任务完成情况,省级将给予所在市最高1000万元奖补资金;在试验验证能力建设方面,支持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未来产业概念验证中心、中试验证平台,按其固定资产投资给予最高500万元补助;在应用场景建设方面,每年遴选一批省级标杆应用场景和商业化应用解决方案,每个给予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安徽明确,通过努力,争取到2027年,未来产业创新策源、转化孵化、应用牵引、生态营造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未来产业规模力争突破2000亿元;到2030年,形成未来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部分领域实现全球引领,未来产业规模力争达到5000亿元。
此外,9月29日,安徽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决定》,这是全国首个省级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专项法规。
提档升级现代服务业
在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每天一大早便已经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各种中药材琳琅满目,全国各地的客商云集。这里是全国规模最大、配套最全、管理最规范的中药材交易中心,占地1000亩,摊位总量超8000个,承租药商超2万人,每日售卖中药材2800余种,日均客流量近6万人,年交易额超560亿元,占全国同类市场交易总额的近三分之一。
“在推动线下市场提档升级、加强规范管理的同时,我们还搭建了线上管理平台,在中药材市场重点区域通过电子屏幕集中公示中药材经营户信用等级,方便群众查看,实现消费者购买前知情了解、购买时心中清楚。中药材经营户‘一户一码’,可以进行信息查询、投诉举报、满意度评价等。”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管理运营方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安徽,现代服务业正聚势崛起,驶入“快车道”,点燃区域发展“新动能”。安徽通过实施现代服务业发展20项重大工程,积极推进国家和省级“两业融合”试点,加快服务业集聚创新区建设,培育首批23家省级供应链服务示范平台。同时,发展壮大现代物流产业,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总数分别为6个、5个,居全国第7、第2位。
(记者 徐越蔷 文/图)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