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是身边事 都是家国情

全是身边事 都是家国情
2024年12月12日 10:14 安徽财经网

“红色小板凳(理论+文艺)”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场走进铜闸镇铜溪社区

“红色小板凳(理论+文艺)”重阳节暨“890”青年宣讲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场走进陈沃村

“红色小板凳(理论+文艺)”“夏送清凉”企业文化行

“红色小板凳(理论+文艺)”“我们的节日——端午”非遗进校园专场

“红色小板凳(理论+文艺)”“3·5学雷锋日”走进仁康老年公寓

“红色小板凳(理论+文艺)”暨“890”青年巡讲活动走进安徽工业大学秀山校区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记者 张发平 通讯员 李佑胜 童心)背后是黄灿灿的稻田,村民们围在晒谷场的“舞台”前,坐在红色小板凳上,看着欢快的歌舞,听着声声快板和红色故事,品味唱腔独特的含弓戏表演,情不自禁地发出阵阵掌声……这是前不久含山县“红色小板凳(理论+文艺)”志愿服务队,在环峰镇陈沃村举行“2024重阳节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专场活动场景。

“送文化、说政策、谈家乡、讲变化……个个都是身边事,句句道出家国情。”近年来,含山“红色小板凳(理论+文艺)”志愿服务队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断创作创新,走进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中小学校、景区景点……在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弘扬先进文化文艺和保护地方文化遗产等方面,用“含言含语”讲好“群众小事”和“家国大事”,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为全县高质量发展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说起“红色小板凳“的由来,含山县文化馆馆长齐俊感慨万千。他说,这背后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可以说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之去。”

2019年,含山县玉龙广场自发开展了一场群众性歌舞等文化活动。因为是自娱自乐,大家虽觉得歌好听舞好看,但对其来龙去脉和背后的意义知之甚少,也没人去探究。一次周末晚上,县文化馆一位青年歌手在那里演唱《春天的故事》,吸引不少市民驻足观看。他告诉大家,这首歌是歌颂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带来的变化,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这样,大家越看越有趣,围观的人也越来越多。

“既然是群众喜爱的文化活动,就更要用好这个平台,去服务群众、引导群众。”为发挥基层宣讲队伍主观能动性,县委宣传部将理论宣讲与群众文化活动相结合,打造“理论+文艺”宣讲形式。那么,志愿服务队组织用什么命名,也引发了热烈的探讨。由于此前演出时群众大多自带板凳,高矮不一,容易遮挡,前后观众经常为此发生口角。而没带板凳的人因站久了比较累,常常演出看一半就回家了。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有人提出由演出队统一配带小板凳,免费给群众送“座位”,这样大家都能坐得住、看得下。于是,含山县“红色小板凳(理论+文艺)”志愿服务队由此诞生。

用身边小事 讲家国大事

“20年前,咱们县最大的商场是哪家?”“商业大厦。”

“最大的厂是什么厂?”“灯泡厂。”

“最宽阔公路是哪条路?”“二环路。”

“现在呀,改革开放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您看咱陈沃村……”

李一朵是“红色小板凳”的青年宣讲员,前不久的一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中,她用本土方言跟村民忆述含山改革开放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快和群众拉近了感情。一位银发奶奶紧紧拉着她的手说,“讲的真好哩,一听你讲话就知道你是含山丫头!”此情此景,既感染了现场群众,也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宣讲员。

含山县“红色小板凳(理论+文艺)”志愿服务队积极探索创新,努力让理论宣讲冒热气、接地气、聚人气。积极尝试“丰富化”的宣讲形式,着力打造了表演式、互动式、分享式“三大宣讲方式”。表演式宣讲演绎群众身边的鲜活事例,以身边事感染群众,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互动式宣讲通过解读民生政策,解答群众疑惑,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普及普惠;分享式宣讲则通过宣讲当地红色故事、历史文化和发展成果,宣传高质量发展切实成果。这些创新形式不仅增强了宣讲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也极大地提高了宣讲的导向性和实效性。

在公园中,他们用小品或相声表演向老人们宣传防电信诈骗常识;走进田间地头,就告诉农民“三中全会”提到的土地承包政策和惠农政策;建设和美乡村,他们宣传垃圾分类治理和全域环境整治……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小切口讲出大道理,用真感情道出家国情。

“红色小板凳(理论+文艺)”志愿服务队的另一位青年宣讲员张威,毕业于安徽艺术学院戏曲与影视表演专业,在“红色小板凳(理论+文艺)”志愿服务队负责理论节目的创作和节目编排。针对群众反映防蜱虫宣传标语难记的问题,他结合实际把宣传词谱成曲,用含弓戏的老腔老调唱出地方“土话”,群众不但听得明白,还十分喜爱。用“含言含语”讲含山故事,用群众身边小事讲家国大事,才会共鸣共情,这才是基层宣讲的生命力。此后,张威更加坚定自己的这一群众观。

走实又走心 走新更走深

“群众在哪儿,我们的服务就到哪儿。”含山县“红色小板凳(理论+文艺)”志愿服务队负责人,县文化馆馆长齐俊说:“我们坚持宣讲内容源自群众,宣讲形式贴近群众,宣讲服务引导群众。”在清溪镇宣传乡村治理积分制时,他们邀请当地皖东大鼓书老艺人时泽雨,编排了皖东大鼓书《乡村积分制引领社会风尚好》,生动诠释了道德银行“惠民意、聚民心”的民心工程,老年人听了很有时代感,年轻人看后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清溪镇还将“中国好人”王自莲的故事编排成微宣讲节目《“太平嫂”谋太平,宣讲员讲太平》,推广农村妇女参与乡村治理、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为建设乡风文明、实现共同富裕凝聚群众力量。

截至目前,含山县“红色小板凳”宣讲志愿服务队通过搭建“1+8+N”宣讲体系,已组建1个县级总队下辖全县8个乡镇支队、119个村(社区)分队、800余人的志愿者队伍,实现县镇村三级全覆盖,广泛吸收艺术骨干、“两企三新”、模范人物等各类人才。

“既要走实走心,更要走新走深。”在“红色小板凳(理论+文艺)”志愿服务队的推动下,含山县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宣讲作品和文艺节目,他们用一场场精彩的群众性文化文艺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成为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的一张亮丽名片,为建设现代化幸福美好含山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理论支撑。

传递正能量 奋进有力量

唱响好声音,凝聚最强音;传递正能量,奋进有力量。截至目前,含山县“红色小板凳(理论+文艺)”志愿服务队已开展各类宣讲活动1000余场,受众20万余人次,先后荣获安徽省委宣传部、省委讲师团“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全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等多项荣誉。

说起下一步如何持续擦亮“红色小板凳(理论+文艺)”理论宣讲品牌,含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丁燕向记者介绍,该县将重点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丰富形式内涵,把党的创新理论与地方特色结合起来,不断适应新时代理论宣讲工作新要求;二是拓展平台载体,优化队伍布局和宣传渠道,探索服务全县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三是创新体制机制,以文化赋能推进基层理论武装工作,引导党员干部群众自觉担负起文化新使命。

总之,含山县“红色小板凳(理论+文艺)”志愿服务队将持续扎根群众,不断创作创新,用心用情用力去传播传递新时代的“好声音”“最强音”和“正能量”,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幸福美好含山建设新篇章凝聚磅礴力量。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