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汪伟 曹开发) “法官,你们这个材料送的真是太及时了!”安徽某电力公司负责人徐某握着执行法官的手感慨。近日,宁国市法院执行法官及时将《结案通知书》和《自动履行证明书》送达给徐某。这一举动不仅解决了企业因案件信息影响贷款的燃眉之急,更彰显了法院在执行工作中的主动与高效。

仲某、褚某与浙江某建设公司、安徽某电力公司工程款纠纷一案,经二审法院调解,确认浙江某建设公司分期支付仲某、褚某工程款总计120万元及相应利息,安徽某电力公司承担连带责任。然首笔款项就未及时履行,仲某、褚某向宁国市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执行中,执行法官积极联系二被执行人,“法官,我们与浙江公司就该笔债务已在另案达成调解,约定由浙江公司来履行,这是调解书。”安徽某电力公司负责人徐某说道。“这份调解协议仅对你们双方公司产生法律效力,但作为本案被执行人,你方公司仍需履行法律义务。”执行法官耐心解释。“马上就要春节了,工人工资还需要发放,能不能先解除公司账户的冻结?”“年底了,压力大,我们也能理解,但贵公司作为被执行人尚未履行还款义务,本院擅自解除冻结措施不符合司法程序。”见徐某满脸愁容,执行法官考虑到确有实际困难,遂与申请执行人沟通,说明情况,申请执行人同意维持现状,暂不冻结公司的非基本户。得知这一消息,徐某顿感欣喜,当即承诺道:“我们定会积极配合法院执行工作,敦促浙江公司尽快履行还款义务。”春节仅过去半个多月,执行法官就收到徐某打来的电话,对方称130万元的案款已汇至执行案款专户。
案件执行完毕后,执行法官并未止步,主动上门回访企业,了解企业在法律方面的需求,“今天过来,一方面是向公司送达结案材料,修复因案件信息造成的征信问题,另一方面以案件为契机,看下公司是否有其他法律需求。”
在得知安徽某电力公司在劳动用工、合同纠纷等方面存在困惑后,执行法官一一给予细致解答,赢得了企业的高度赞誉。徐某连连赞叹,“我们从浙江富阳来宁国投资,看中的是这里的地价和用工成本等指标,没想到这里的法治环境也是十分给力。”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下一步,宁国市法院将以具体案件为切入点,聚焦企业发展中的“急难愁盼”,通过“前端执行解实困+后端回访促发展”双向发力,创新构建闭环式司法服务机制,精准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做优法治化营商环境。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