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物价起来了

麻烦!物价起来了
2022年08月10日 20:39 叶檀财经

作者:刘晓博

来源:刘晓博说财经

已获得转载授权

今天(8月10日)早上,国家统计局公布了7月的CPI和PPI。

不出所料,CPI继续上行,同比涨幅达到了2.7%,创下了2020年7月以来的新高。

上图就是CPI(居民消费价格)的同比(蓝线)和环比(黄线)涨幅。

2.7%是什么概念?高了,还是低了。

跟美国比不算高;但跟自己比,是比较高的。

GDP、失业率和CPI,是每年政府工作报告里三大核心目标之一。今年的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今年上半年,我们的GDP增速为2.5%,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均没有完成任务。只有CPI,控制在了3%以内。

其实近年来,中国CPI的年度目标,都是在3%以内。

2.7%,显然非常接近3%。一不留神,就可以突破。

是什么因素推动了CPI上涨?

主要原因是食品涨价。根据统计局的数据,食品涨价影响CPI上涨大约0.53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20.2%,影响CPI上涨约0.27个百分点,是重要的因素。

猪周期,又杀回来了!

另外,受暑期出行增多影响,飞机票、宾馆住宿、交通工具租赁费和旅游价格分别上涨6.1%、5.0%、4.3%和3.5%。

不过在物价上涨、逼近调控目标的同时,还有一个好消息:PPI下降了。

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涨幅为4.2%(下图),自去年10月达到历史高位之后,实现了9连降。

为什么会9连降?

跟美元快速加息有密切关系,这导致了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走低。

比如原油价格:

比如国际小麦期货价格:

那么:中国CPI创2年来新高,意味着什么,将带来哪些影响?

最大的影响,就是对经济、楼市、股市构成短期利空。

因为这会制约宏观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继续宽松的空间。一般来说,降息会带来CPI的反弹;而加息,可以抑制CPI。

最近高层明显开始关注物价问题。比如7月28日政治局会议,在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的时候,就提出了“着力稳就业稳物价”。

8月1日,央行“下半年工作会议”也提出:“着力稳就业、稳物价,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稍有经济常识的人都知道,各国央行有两大工作目标,一是让通胀率保持合理水平,二是让失业率保持在合理水平。

注意:通胀率不是越低越好,比如日本央行一直希望通胀率达到2%左右,为此不惜零利率、负利率;失业率也不是越低越好,美国目前的失业率是3.5%,美联储就认为实现了充分就业,经济有过热迹象,所以加息。

当然,如果通胀率偏高,或者失业率偏高,央行也会采取行动。

现在,中国的CPI接近了3%的警戒线。

看看央行在做什么。

央行今天给市场发了20亿元。

这个逆回购的量,堪称“超级迷你”。事实上,7月27日以来,央行每天逆回购就是这个量。

中国目前的M2超过250万亿,你给市场20亿,这是什么意思?这好比拿着挖耳勺放水——行为艺术。

这就是在告诉市场,我不希望流动性继续宽裕了,不希望物价继续反弹了,不希望你们去炒钱了,不希望你们加杠杆买债券了……

事实上,央行从7月1日开始,就已经是这样的状态了。7月上半月,基本上每天30亿的逆回购;后来有过几天50亿,然后就降到了20亿。

按照我的说法是:不再继续踩油门。当然也没有踩刹车,现在是松油门、观望的状态。

“松油门”的根本原因:第一,不希望物价上涨过高,陷入滞胀;第二,美联储还会继续大力度加息,不希望人民币显著贬值;第三,可能还有出清的含义在里面。

“出清”,就是把经济中积累的脏东西(比如落后产能)清除出去。方法是不大水漫灌,让时代的一粒灰尘落到他们的头上,自然消亡。

过去这些年,我们的经济中的确积累了很多脏东西。不出清,总是在危险时刻保护他们,只能让经济负担越来越重。

“出清”很有必要,但不能激进。用时间换空间,就是一个重要选项。也就是说,把短期剧烈的波动,换成几年的苦日子,在保证基本平稳的情况下实现“出清”。

管理层是这样选的吗?有待观察。

在物价倒逼下,宏观政策松油门,楼市、股市、经济的二次探底或将到来,大家要加一分小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