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庆后的三个关键词:布鞋、独断、感恩

宗庆后的三个关键词:布鞋、独断、感恩
2024年02月26日 12:59 叶檀财经

文/青城桢楠

大时代的人对抗命运,小时代的人接受命运,不同时代的人留下不同的烙印。

2024年2月25日,中国大时代的标志性人物,宗庆后病逝。

(图源网络,侵删)

2002年《对话》栏目上,同为大时代先锋的冯根生、鲁冠球、宗庆后,他们先后去世

大时代中的人物一一落幕,让我们盘点宗庆后先生身上的三个关键词,以求纪念。

质朴到可怕的布鞋老总

这是一个质朴到可怕的人。

人们想像首富的生活,但想像不到首富一年的个人花销不到5万元。

宗庆后曾于2010年、2012年、2013年三度问鼎福布斯排行榜“中国首富”,他时常一身黑衣、穿几十元的布鞋,被称为“布鞋首富”。

2017年,有网友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拍到宗庆后独自拉着行李箱候机,他“平时坐飞机出行,他都是坐经济舱,不带助手”,对“宗庆后戒烟后一年的生活花费不到5万元”的传闻,有娃哈哈人士表示“基本属实”。

(图源网络,侵删)

如此节俭原因何在?

节俭的第一个原因:穷怕了

一是“穷怕了”,年少时的颠沛流离,饥饿记忆,15年农场的磨炼,节俭刻在他的基因图谱中。宗庆后说过,钱多了就是社会的,跟个人无关。

1945年10月12日,宗庆后出生在江苏宿迁。名字很有年代感,国庆节之后,庆后。

人民网财经等媒体,都说宗庆后的祖父是张作霖手下的财政部长,其父亲宗启騄,中国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因为祖父的关系,曾在汪伪政权下做过邮政人员。

这样的成分,在那个年代,可以说是运气最差的存在。

从出生到求学,成分二字,一直沉甸甸压在宗庆后身上。父亲几乎找不到工作,母亲得夹着尾巴做人,在一个私立学校教书,全家的生计几乎完全落在宗庆后的母亲,王树珍身上。

在生过两个男孩之后,宗庆后的妹妹,遭遇了当时不少困难家庭都会面对的骨肉分离。对宗庆后来说,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应该是母亲的侧影。

为了生存,十几岁的宗庆后游走在街头,叫卖一些日杂,打打零工。

1963年,宗庆后偶然听到,舟山马目农场招收社会青年,不论什么成分,都可以报名。

不设条件的地方,那里真没什么条件。

舟山马目农场被称为“舟山西伯利亚”,原是关押犯人的劳改所,和宗庆后的理想中的热土,相去甚远。

人们常说,机会是留给有把握的人,“舟山西伯利亚”算机会么?对于宗庆后来说,算。

在“舟山西伯利亚”,宗庆后兢兢业业,马目农场的厂长甚至感动到想给他安排上大学的机会。这让宗庆后每天都在大学梦里。

现实再次击碎梦想,不久马目农场被裁撤,替代大学梦的是绍兴茶场,另一个西伯利亚,绿色的,偏远的。

在绍兴茶场,宗庆后每天种茶、割稻、拉砖、烧窑,与大山和丘陵作伴。这一呆就是15年。

17岁进农场,人生最美好的15年。

宗庆后倒是看得开,他说:

那15年,对我整个人生道路确实是有很大帮助的。至少这15年的艰苦生活,磨炼了我的斗志,同时也能吃得起苦,也练就了比较好的身体。所以为我42岁以后再重新创业,打下了比较雄厚的基础。这15年我没有白去。

酸甜苦辣咸,苦的味道,也能品尝出甜味。

节俭的第二个原因:积累资本

节俭的第二个原因是积累资本。

宗庆后踏三轮、推销产品,“人家一听是小学校办企业,就看不起你”,他办成企业的资本,一开始只能来自于牙缝中一点一滴的积累,后天的刻苦又加深了饥饿记忆。

中年还是草根,宗庆后太了解置之死地而后生,从创业之初就提出了“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自强不息”的企业精神,表示“人家看不起我们,我们要自己看得起自己,到最后要人家看得起我们。”

有了资本之后,他习惯于不贷款,不欠钱。

他曾经说过:“我们现在没有银行贷款也没有负债,银行帐户里经常会有上百亿的存款,而且是每年分红以后的,所以就比较稳健”。

(图源网络,侵删)

节俭的第三个原因:不愿消费  不会消费

宗庆后是个企业家,但在情感需求上,他是个传统的好老人。节约,能干,为儿女着想。

在一次接受杨澜采访时,他表示,您身价百亿,两次成为中国首富,谈不上重要,既没感到一丝高兴,也没感到痛苦。

他并没有上升到境界,而是说:我平时很节俭的,吃饱饭就行,没有名牌,也没有飞机和游艇。

只有说到烦恼时,才明确表示,我这个年纪了,女儿的婚姻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我想啊,就找个踏实的、正派的,能干点事的就行了!

他一直工作到生命结束,几乎所有事都亲力亲为,没有什么爱好,花销极少,希望膝下承欢。把宗庆后三个字去掉,他就是一个有着平凡感情诉求的老人,作为他的女儿想必这方面压力极大。

生死一线的敢怼者

宗庆后怼过不少人,也吃过不少亏。

他和马云曾有过一段“虚实经济之争”。2016年12月25日,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栏目,在探讨“2016年中国制造业面临寒冬的深层原因”以及“如何重振实体经济”时,宗庆后被问到如何看待马云提出的“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和新资源”五大变革。

宗庆后表示,“除了新技术,其他都是胡说八道。(马云)本身不是(从事)实体经济的,(能)制造什么东西”,新技术是实体经济应该追求的,能帮助制造业从中低端走向高端。

两天后,浙江省召开一次重要会议,马云、宗庆后在上下午两场,并未见面。

当天,阿里巴巴集团市场公关委员会主席王帅在“2016新网商峰会”上称,还有企业家认为“90后”开网店,在家挣几千块就很满足,不知道上班打卡,这对未来社会是巨大的伤害,“说实话,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什么逻辑?”

马云本人在南京出席一次政商界活动时,也谈到了实体、虚拟之争,认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不是对立关系,企业家切不可活在昨天,抱怨明天,“不是技术让你淘汰,是落后思想让你淘汰,是不愿意学习、自以为是让你淘汰……不是中国的实体经济不行了,而是你的实体经济不行了。”

一个月后,随着宗庆后和马云公开握手拍照,虚实之争落幕。

2017年3月,在参加《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举办的第十九届中国企业家两会沙龙时,宗庆后公开回应了与马云的“争论”,表示“我很讨厌有人总讲新名词忽悠人的,所以脱口而出说这是胡说八道”, “我没有把实体经济和互联网对立起来,我跟马云关系也挺好的。”

还有与地方、与达能互怼,高能不断。

商业竞争近距离肉搏,明争暗斗很常见。

1992年,南京一家报纸,说娃哈哈果奶不符合1989年国家制定的对含乳30%以上饮料规定的标准,已经被当地食品卫生行政监督部门列为不合格产品,因此勒令停止销售,违者将被没收产品并处以重罚。

1996年,某媒体报道,“安徽3名儿童饮用娃哈哈果奶中毒身亡”,报道一出,安徽工商第一时间,禁止了娃哈哈在安徽的销售。

为了生存,宗庆后做出强硬回应。

在南京,娃哈哈表示,娃哈哈果奶除了作为乳液以外,还带有酸性的果汁原料,89年版本的标准是旧标准,不适用于娃哈哈果奶。公开表示,南京不欢迎娃哈哈,娃哈哈选择离开。

这么强硬的姿态,在中国商业史上,是罕见的存在。后来,在浙江和杭州政府介入之下,南京和娃哈哈才达成和解。

安徽的事情,娃哈哈最开始是等待公安部门的调查结果。公安的结论是,3名儿童的死亡和娃哈哈果奶毫无关系,而是投毒所致。

宗庆后认为,某报社在公安部门没有调查结果之前,冒然报道,把娃哈哈和儿童死亡建立关联,难以原谅。他通过新华社,把内参递到领导手中,指责某报社不实报道,险些断送企业前程。后续某报社相关人员,遭受了处分。

硬刚达能

如今的娃哈哈,有个很重要的标签是不上市,不融资。

娃哈哈其实为上市努力过,只是没有成功。

1991年,娃哈哈虽然没有欠款、库存为零、回款速度不到一周,银行存款过千万,但想要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改变体制遗留问题造成的股权困扰,最好的方法是上市。

1992年,邓公南巡讲话,上市的契机来了。

在《宗庆后为什么能中》作者写道,1992年,娃哈哈筹建杭州娃哈哈美食城股份有限公司,并向人民银行浙江分行提交了要求公开发行美食城股票的申请。

上市融资的目的是建造华东规模最大的美食城综合商业大厦,以及在下沙征地300亩,为娃哈哈建立新的食品生产基地。

很快有关部门,批准美食城股份发行“定向募集记名式普通股”,最终美食城股份向内部员工、社会募集资金2.36亿元。

钱是募集到了,但项目进展却不顺利,原本计划2年盖好的美食城大厦,多用了5年。

募集资金被拖延了5年时间,几乎没产生任何收益,投资者要求分红补偿,三年合计又被分去了1.2亿。

这让娃哈哈的资金压力迅速变大。

1995年,急需用钱的娃哈哈双管齐下,一方面寻求上市指标,另一方面寻求外部机构融资。

上市这条路很不顺利。

1995年,宗庆后从国家教委得到了一个上市的指标,但因为企业产权问题,上市计划一直未予审核转报。

1996年,国家教委通过审核,美食城先后拿到3850万元的上市额度,但把材料提交非证监会之后,遭遇了新的麻烦,申报材料问题多多,最终被证监会否决。且三年不得再次申请。

上市这条路卡死了,只能通过引入外部机构,获得活水。

1995年,在今日资本集团现在的总裁徐新介绍下,娃哈哈和达能建立联系。

1996年,双方签订协议,合作成立5家合资公司,达能控股的金加公司一次性拿出4500万美元投注给这5家企业,并获得51%的股份。

宗庆后曾说:在与外资合作时,本土企业不要把自己当成羊,而是要当成一只并不强壮的‘狼’。因为以羊的心态去迎合狼,狼的心理就变成如何吃掉你,而不是如何合作。

宗庆后的底色,确实是一头狼。他明确两个不妥协的原则:第一,娃哈哈品牌不变;第二,企业人事权、管理权在娃哈哈。

这些差别让一时瑜亮的乐百氏和娃哈哈,命运迥然不同。2000年,乐百氏和达能合资,但一次性被达能控股92%,且放弃了人事和管理权。最终,乐百氏创始人们被驱逐出场。

2006年,达能展现出对娃哈哈的野心,企图以40亿元人民币并购总资产达56亿元的杭州娃哈哈集团。

这让强势的宗庆后忍无可忍。

中国商业史上最激烈的一次内外资之间的舆论战正式打响。

2007年4月2日,《经济参考报》以《宗庆后后悔了》为题,披露宗庆后对11年前签署的合资合同追悔莫及。

宗庆后指责达能集团有垄断中国饮料业的企图,并为此呼吁社会公众“保卫民族产业安全”。

在新浪网接受访谈的时候,90%网民支持宗庆后,让其很鼓舞,并开始在博客上,以民族立场为矛,和达能展开舆论战。

“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毛氏的应对策,宗庆后用得很醇熟。

达能方面不断回击,抨击宗庆后搞体外活动,侵犯达能权益,违背合作协议。达能中国区总裁范易谋情绪化的表示,要让宗庆后在诉讼中度过余生。

4月10日,娃哈哈经销商发表声明:

“如果没有娃哈哈和宗庆后的存在,就没有我们经销商的今天。现在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想要跟着宗总和他的团队继续奋斗下去。我们的心意,一定要让宗总知道,不论什么时候,我们都愿意跟着宗总和娃哈哈团队重新创业。不论是继续娃哈哈的产业,还是‘自立门户’,重新打造其他的品牌,我们都愿意跟着你们重新出发,一起创业!”

娃哈哈联销体模式成为至胜法宝,没有一个经销商倒戈,成为宗庆后晚年得意的谈资。

事实证明,宗庆后不放弃合资之后的企业的商标、人事等权利,是战胜达能的有力武器,这和联销体制组合在一起,达能即便拿到公司,也是一场空。

2007年6月7日,宗庆后发出5000字长文,进一步拉抬舆论声量,并辞去董事长之职。

(图源网络,侵删)

在信中,宗庆后写道:

贵方董事永远有理,随时可以把刀架在你头上;与不懂中国市场与文化的贵方董事合作是相当艰难的;既不想承担风险,又不愿履行责任,总想攫取别人的利益,对合资公司没有丝毫帮助;并购不成,就搞个人人身攻击,欲将我置于死地而后快;言而无信,手段不地道等内容。

回信最后,还用伟人的一首诗结尾:

本人从今以后不与你说了,亦不与你干了,亦不与你玩了,要养精蓄锐到斯德哥尔摩与你去讲理了,中国有一位伟人毛泽东的一句诗词“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可以真实地反映我目前的心情。

直到2007年12月,在两国政府的协调下,双方进行“和谈”。

在这阶段,达能开口要价200亿出售51%的股份,谈判再度破裂。

经过29个轮次的诉讼,2009年2月,宗庆后使出杀手锏,如果达能继续漫天要价,将解散所有合资公司,达能不能承受获得竹篮打水的后果,最终作价30亿,彻底退出。

再没有比宗庆后手撕达能更精彩的商战题材了,他的手段充满了毛氏的智慧和强硬。

他在娃哈哈时代大权独揽,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体系:“都说我在娃哈哈大权独揽,这一点说得对,第一代民营企业家都有点这样,不集权内耗太大,根本做不起来,这是时代造成的”,正像宗庆后所言:“我认为在中国现在的经济市场下,如果想要发展企业,就一定要专制。”

娃哈哈成立20多年以来,宗庆后从来都没有设立过副总经理的职位,所有的权力,都由宗庆后绝对掌握。

宗庆后看的书,说的话,以及感谢邓公的表达,对大时代的感恩,显示这是转移期的典型企业家,他既感谢市场经济的推动者,在创造市场的过程中,用了前市场的文化积淀。

沃尔特·本杰明曾说,历史是胜利者的清单。

成为清单里的人物之前,也许没有一个人能够预料到,自己会成为所谓胜利者。

宗庆后也不例外,他曾说过,自己是一个普通人,从底层崛起的凡人。幸运的是,我生于一个大时代。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一直试图找到一句话,来概括宗庆后的一生。

视死如归,钢铁意志,英雄情结,是宗庆后熬过困苦的精神食粮。当他熬过去后,他的感谢指向邓公,这是他的清醒理性。

既然走不了寻常路,那就不走寻常路。

后宗庆后时代

在中国,很多企业一旦开始走下坡路,往往难逃终结的厄运。创始人褪去,二代接班,如何让企业活下去成为生存考验。

这个规律在娃哈哈身上,似乎并不存在。

江南春在近期的一个演讲中说,你们以为娃哈哈不行,新消费很牛,根本就不是,人家躺着赚钱,每年赚120亿左右,滋润得很。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是娃哈哈的营收巅峰,收入达到728亿,2014年之后,娃哈哈的营收一直在下滑,但到了2021年开始企稳,并保持在500亿以上的水平。

2021年是宗馥莉正式出任娃哈哈集团总经理一职第一年,她走到台前之后,和父亲最大的不同就是对电商,对新业态的积极拥抱态度。

2022年娃哈哈的营收是512亿,2023年,据官方资料,是双位数增长。

从2022年开始,娃哈哈更连续两年给员工开出6亿年终奖,提振团队士气。

2022年和2023年,其实是消费品行业最不好过的两年,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保持稳定,活得滋润,已经是一种成就了。

有意思的是,宗庆后不仅拥抱了实体经济,还拥抱了虚拟经济,他做直播,给好奇他布鞋的人看自己的鞋究竟什么样,还获得了基金从业资格,宗庆后一生不怕晚,即便身患癌症,也依然在自己的人生轨迹上,按自己的节奏朝前走。

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曾说,他追求的不是财富本身,而是让别人尊重自己的财富。

宗老,走好,感谢您,让后人知道,我们可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