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现 日本大涨终极曝光 中国竟然有罕见牛市 俄罗斯才是真正的欧洲第一

大发现 日本大涨终极曝光 中国竟然有罕见牛市 俄罗斯才是真正的欧洲第一
2024年03月02日 13:22 叶檀财经

文/叶檀财经团队

时间过得真快,农历年还在正月,阳历年已经进入3月了。

在古罗马,3月是第一个月,这是出征的月份,战神Mars带着队伍,雄赳赳气昂昂,展开新一年的冒险之旅。

说来也巧,2024年的3月,也是春节后第一个月,东西方文化,穿越千年,在此刻来了一场交汇。我们也许没有铠甲,没有战马,但我们会收拾好行囊,穿着新衣,告别父母,踏上征程。

新一年的旅途,从3月开始。

终于找到  日本股市大幅上涨终极原因  中国PMI数据出现诡异背离

2024年3月1日,财新和国家统计局同一天公布了最新2月份的PMI数据。

非常罕见的,两组数据,连续第四个月背离。

财新PMI环比上个月,微微上涨0.1%,达到50.9的水平,显示中国制造业持续向好,温和扩张。财新PMI,已经连续第四个月站在荣枯线以上了,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在2021年下半年。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PMI却是另一番景象。

国家统计局的PMI数字,2023年10月后就没有超过50这条临界线。2024年2月环比1月份又低了0.1%,和财新PMI数据背离,无论是短周期还是中周期。

根据财新反馈,2月份制造业处于轻微加速阶段,企业新增订单增长,经营状况正在改善。

样本企业反应,海外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广泛改善,产出和需求同步扩张。当月生产指数、订单指数、出口订单指数都在扩张,且出口订单指数录得一年来新高。

企业的信心,更是达到10个月以来的新高。

财新样本以东部沿海的中小企业为主,出口为主,看来出口类型的中小企业,经营状况应该不错。

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显示情况并不是这样的。

按照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0.4%,与上月持平;中型企业PMI为49.1%,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46.4%,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

明显是大企业更好,中小企业情况一般,小企业相对较差。

新订单指数为49%,和上月持平,还在水下;生产指数为49.8%,比上个月低了1.5%,说明生产在放缓;从业人员的指数为47.5%,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表明企业的用工需求在下滑,进一步印证企业景气度回落。

过去,从情感角度,我们更愿意相信财新,但这次财新似乎成为报喜鸟,而国家统计局才是反映真实感受的那个,为什么会这样?

东吴证券认为,两者的差别在于调研时间不同,国家统计局在每个月底,20到25号展开,而财新则是每个月中旬。

这个解释意味着,2024年春节期间,财新调查的中小企业反应很好,春节过完,国家统计局去调研,需求就没了?

根据过往的经验,国家统计局的PMI和实际GDP相关性在0.7,而财新的相关性则在0.52。从这个角度看,国家统计局的结果更具普遍意义。

财新数据更能反映对美等国的出口型企业的情况。根据美国公布的数字,2 月美国 Markit 制造业 PMI 升至 51.5%,连续 2 个月扩张,美国的需求在起来。

我们在推断企业经营状况的时候,还有一个重要的参照物就是长江商学院公布的中国企业经营状况指数。

刚好,2月份的结果出炉了。

根据长江商学院的统计,2月份中国企业经营状况指数为51.6,较1月的51.1,小幅上升。

从利润前瞻指数看,2月份的利润指数为50.2,低于1月份的52.7,有明显回落。

经营在荣枯线上,但利润比较一般,长江商学院的结果,介乎财新和国家统计局之间。

中国这么大,想彻底、全面、清晰的了解,挺难的。三种统计,反应出来三种结果,也许都是对的,反映不同的企业众生相,也许这就是中国经济的复杂性吧。

但朦胧中有一些清晰。据统计机构Haver的数据, 1月全球制造业PMI,回到了荣枯临界点50。

这是2021年年中以来第一次。

1月份,全球制造业回暖主要体现在发达国家,相比于2023年底,他们提高了1.9;而新兴市场则回落了0.2。

发达国家制造业兴起,对于中国等出口型的经济体当然是好事,他们的内需提振,对应着我们的外需拓展。

不过,发达国家中,也有遭遇烦恼的。

3月1日,标普全球发布报告,日本2月Jibun制造业PMI初值由上月的48跌至47.2,为2020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也是该指标连续第九个月低于荣枯线50。

日本情况特殊,墙外开花,墙内不香。内部消费不振、需求一般,对外却是另一种面貌,在欧美等国家半导体等产业需求刺激下,日本先进制造企业的盈利达到历史性的高位。

蓝线是日本大企业盈利状况,红线是日本中小企业盈利状况。

日本股市之所以不断上涨,不断创新高,和其权重相关的大企业盈利状况空前的好,关系密切。

截止到3月1日这周,日本股市的涨幅排名主要国家里第一位。

从日本身上,我们看到一个充满矛盾和割裂的景象。这是我们想要的未来么?

各地文旅不光要卷“我姓啥”  海外抢人才是本事

2023年,各地文旅部门卷到忘我,“我姓X”的范式泛滥中华大地,我们当时写文章,希望有关机构打开格局,能把国外的游客拉到中国才算本事。

很快,有关部门单方面对一些国家如新加坡等放开签证,双向奔赴,这是好的开始。

在日本旅游为何崛起的文章中,我们曾经具体说过,日本很多细节服务对境外游客非常熨帖。比如,在支付方面,外国人到日本基本没有障碍,也不需要太多的身份和信息录入,对于比较在意隐私的人来说,会很舒服。

中国在这方面有较大的调整空间,首先支付就不便利,服务的细致更谈不上,地铁等公共交通上没有几种主要语言。

终于有了一些动静。

2024年2月29日,央行宣布,要聚焦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支付不便问题,多措并举打通支付服务堵点,推动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多种支付方式并行发展、相互补充。

具体措施有:

一是针对来华人员使用支付宝、微信绑定境外银行卡成功率低的问题,要求他们指导他们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办卡的效率。

二是简化身份验证的安排,使外籍来华人员在绑卡等一系列的APP下载的过程中,更便捷的办理。

三是指导支付宝、财付通等主要支付机构,将外籍来华人员使用移动支付的单笔交易限额由1000美元提高到5000美元,年累计交易限额由1万美元提高到5万美元。

央行公布之后,支付宝和财付通第一时间跟进。

上证报2月29日消息,支付宝向记者表示,已快速响应相关决策部署。“今天已完成部分提额要求,近期将全部完成。支付宝将在人民银行、外汇局的支持和指导下,扎实推进落实各项措施,持续提升境外来华用户的支付安全性和便利性”。

财付通则表示,已经提供基于“一打通、二扩展、三简化”的解决方案,在打通场景、扩展商户与客服能力之外,通过简化注册流程、绑卡支付与充值支付,持续提升微信支付外卡支付体验。

境外人士仅需提交简单身份信息即可直接绑定外卡,在一定额度以内可在所有民生场景支付。

总算开始解决了,太不容易了。

不要说别的,恢复到疫情前几年的情况就挺方便。以前的银联和国外万事达等,可以在同一张卡都能够使用,可以刷境外卡的商店很多,境外游客比较轻松的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

经济不能倒着走,总要越来越开放,越来越适应国际贸易和旅游的需求才行。

过年期间,看过一些外国人来中国旅游的视频,他们吐槽的地方是,使用场景还不够多,比如骑自行车,有些人就用不了,而他们很希望骑行看中国。

春节后,陆陆续续有一些境外游客来中国旅游的信息和数据,基本都是同比暴涨。

携程的数据显示,2024年春节,外国人入境游景区门票较2019年增长超10倍,主要客源国为日本、美国、韩国、澳大利亚、英国、马来西亚、越南、加拿大、泰国、德国。

最近,又有消息说,韩国人来中国旅游的人数暴涨900%。

据央视财经2月26日报道,韩国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赴华韩国游客数量超过14万人次,同比暴增908%。据携程数据,今年春节假期入境游主要客源国中,韩国排名第三位。

韩国人数暴涨不假,但是相比于2019年之前,其实还是少的

下面是一组韩国旅客2019年之前,每年来中国的人次:

每年400万人次,1个月大概是33.3万人次。

相比于暴涨9倍后的14万人次,2019年之前,韩国人的热情还是高很多。

让中国成为全球游客和人才的吸引地,让更多老外没有顾虑的来中国走一走,看一看,恐怕比文旅局卷“我姓啥”一样重要。

俄罗斯经济超过德国  “成为欧洲第一大经济体”

继房价大涨之后,俄罗斯打算让股市翻一倍。

据新华网3月1日消息,俄罗斯总统普京2月29日在莫斯科向议会两院发表国情咨文。

在国情咨文中,普京说到:

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俄罗斯已超过德国成为欧洲第一大经济体、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并将在不久的将来跻身世界四大经济体。

普京还说,俄罗斯经济正在转型,变得更具“复合型、技术型和非资源型”特点。他认为,在未来六年内,俄罗斯非资源和非能源出口应该增加2/3。

到2030年,俄罗斯进口占GDP的比重应下降至17%,俄罗斯国产高新技术产品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应提高1.5倍。

到2030年,俄罗斯经济关键领域的投资额应该增加70%,股市市值应该翻倍。

作为一国领导人,直接提出股市应该翻倍,这气魄。

俗话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这表准不准另说,经济好,起码有利于股市。

俄罗斯经济到底如何?

篇幅所限,我们给出一些主要的指标。

英国《金融时报》2月29日称,受益于消费者和企业贷款需求的飙升,俄罗斯最大的国有银行俄联邦储蓄银行2023年利润增长逾4倍,至1.5万亿卢布(100卢布约合人民币7.9元),占俄银行业总利润3.3万亿卢布的近一半。报道认为,俄罗斯金融业正在复苏。

这是西方媒体的评价。

据美联储统计,俄罗斯房价大幅攀升,截止2023年,房价指数比2019年上涨了50%左右。

据俄罗斯有关部门统计,截止到2023年11月,俄罗斯全国住房均价为每平方米14.6万卢布(约1.1万元人民币/平方米),比2020年高出50%。

俄罗斯目前的失业率只有3%,是俄罗斯历史上的最低水平,据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报告,截止2023年底,俄罗斯劳动力缺口为480万人。

俄罗斯经济是否好,中国很有发言权,因为两国贸易增速飞快,中国商品成为晴雨表。

汽车消费,作为大宗消费,是体现一个国家消费情况的良好指标,俄罗斯对中国汽车需求很大。

2023年,中国汽车占据了俄罗斯市场50%的份额,预计2024年,俄罗斯对中国汽车的需求将进一步爆棚。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消息,俄罗斯开放银行(Otkritie)新闻处表示,2024年1月俄罗斯人购买中国汽车的消费与2023年同期相比增长2.5倍。

消息指出,2024年1月,俄罗斯人花费1760亿卢布购买中国新车,占该时期市场总资金容量的67.3%,俄罗斯、欧洲和日本品牌汽车的份额分别占12.2%、9.2%和6.2%。

俄罗斯汽车市场分析机构Autostat执行董事谢尔盖·乌达洛夫指出:“中国汽车制造商继续向俄罗斯市场扩张。除了传统的大众市场外,他们还在积极开发高端市场。”

俄罗斯股市是比较弱势的存在,过去两年一直震荡,波澜不惊。

亮瞎眼  比特币创新高  十几万人同爆仓

比特币一直闪闪发光,最会在金融舞台抢戏。今年,从2月下旬开始,比特币再次成为全球最亮眼的资产。

2月20日,比特币价格还在40000左右徘徊,到3月1日,突破60000美元关口,接近62000美元,和历史最高位的69000,还差10%左右。

目前比特币的总市值已经超过2万亿美元,和英伟达市值差不多。

比特币大涨,黄金等美元镜像资产并没有协同上涨,这是为什么?

比特币有特殊性。

从成本角度考虑,比特币成本将大幅提高。

黄金、铜等矿产,越挖成本越高,现金成本线会随着时间而提高,这是物理定律决定的。

比特币看似虚拟资产,但其设计之初,模拟的是黄金等实物资产的物理属性。根据比特币规则,比特币每隔四年,会“减半”一次,也就是挖矿获得的奖励,将降低到此前的一半。

历史上,一共有过三次“减半”,分别在2012年11月、2016年7月和2020年5月。

第四次“减半”即将在2024年5月开始。

根据摩根大通的测算,2024年5月第四次“减半”之后,矿机挖矿的成本将提高到53000美元。

类似黄金现金成本的定义,比特币53000美元的价格,也会成为其价值的锚。

定下底线,上线就看炒作了。

在美国审批通过比特币ETF之后,资金大幅度流入。

PengBo智库高级ETF分析师Eric Balchunas表示:“目前,全球只有一两个其他ETF能够像贝莱德一样迅速吸收资金。明天可能会达到100亿美元。7周内轻松创纪录。作为对比,黄金ETF花了两年多时间才达到100亿美元,标普500ETF花了3年多。”

比特币ETF的火爆,让更多衍生品跟着火热。Valkyrie 上周新发一只比特币期货 2 倍杠杆 ETF,很受市场关注。

比特币不可能替代货币,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价格波动太大。这种波动性,除了不能带来商品价格所需的稳定性,也会极大伤害投资者,不少人因为剧烈波动在短期内爆仓。

CoinGlass数据显示,截至2月29日凌晨收盘,过去24小时,比特币市场有超过17.8万人爆仓,爆仓总金额7.3亿美元(合人民币超52亿元)。

巴菲特说黄金没啥用,比特币更没价值,但无奈美元太水,比特币作为作为赌博筹码就有用了。

谁说中国没有牛市?债券一直在牛市

股市雄起难,但不代表中国没牛市。

从2020年开始,中国的债券市场,一直在走牛,尤其30年国债这种品种,更是牛的不要不要的。

债券的价格和收益率之间是反向的,买的人越多,收益率越低,表示债券市场越好。

30年期国债,在2024年最低的时候,收益率已经跌破2.5%了。30年期国债成了投资界的网红品种,开始琢磨怎么买,怎么赚钱。

市场往往是这样的,一旦连买菜的大爷大妈们都开始学习国债的时候,风险也就来了。

3月1日早盘,30年国债期货全线大跌,最大跌幅达到0.8%以上,给火热的债市浇了一盆凉水。

到底那些人在买国债?外资和保险机构们。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到27.67万亿元,其中债券投资12.57万亿元,占比45.4%,创2013年以来新高。

据东吴的分析,2023年底,境外机构持有中国国债的规模已经达到2.3万亿,创新高。

考虑中国未来仍有降息空间,债券市场仍然存在走强的可能。

除了国债之外,城投债近期也有不错的表现。

据机构统计,地方城投债AA-5年期和AA-3年期的收益率,近期纷纷跳水,来到2017年左右的水平。

城投债的强势表现和各地化债行动关系密切。

2023年7月份,在财政部等推动下,20多个省份相继发行了约1.4万亿元特殊再融资债券,用于偿还存量债务,缓释风险。

2023年各地特殊再融资和GDP的关系

2024年,地方化债行动在继续。

1月26日,贵州省财政厅发布消息,将于2月2日发行特殊债约325亿元,成为今年首个发行特殊债的省份。据第一财经表示,2024年预计还会有1.4万亿相关专项债发放。

就在债券纷纷走强的时候,因为股市的相对弱势,股债收益比也来到了历史性的水平。

下图蓝线和红线之间的裂口越大,往往意味着股市相对债市越有吸引力。

近期股市走强,也是一种证明。说到股市,A股最近还有一个特征。

过去,A股对美股往往跟跌不跟涨,今年2月份以来,A 股与美股不光没关系,甚至负相关。目前和美股的负相关性,为2021年初以来最强烈的水平。

市场一片红海  苹果不做新能源车了  连贾跃亭都在批评

2月底,有消息称苹果公司已搁置、取消自动驾驶电动汽车所有开发计划,贾跃亭说,库克终究不是乔布斯,苹果放弃造车是个大错误。

要知道,贾跃亭一直被批评,很少这么扬眉吐气的批评别人。

新能源车市场身处红海,竞争激烈,最近有不少不是太顺耳的事情。

出海方面,最有赚头的美国,有新的动作,阻止中国车企进入。

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库存指数创两年新高。

库存越高,厮杀的就越厉害。比亚迪搏杀之后,吉利、奇瑞也主动出击。

吉利旗下极氪001和007,接连大幅度降价,且提高配置。001从30万入门款降至26.9万;007的售价区间跌破30万,落在了20.99万~29.99万元。

奇瑞推出的新车 iCAR 03 ,是第一款价格在10万以下的新车纯电A级SUV车型。

老兵的定价策略,让新兵难以适从。造车新新势力,痛苦的琢磨着如何定价,太低等于自杀,太高根本无法竞争。

苹果最不愿意参与红海市场的竞争,据新华社报道,苹果在近日正式放弃造车,全面拥抱AI。据法新社报道,苹果公司已为造车项目投资数以十亿计美元,成为沉没成本。

苹果此前曾有机会收购特斯拉,但最终选择自己做,这很苹果。

国内舆论多数是看笑话的心态,说苹果生不逢时,中国企业会迎来大机遇。但辩证的看,苹果的放弃,可能才是及时止损,总比一直看不希望的烧钱要划算。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新的青山在Ai。

从2023年底开始,高层一直在强调新质生产力,对于新能源的重视程度有所回落,政策态度变化,让本就内卷的新能源领域,更加悲观。

否极泰来,悲观的时候,往往会有好事发生。

2月29日,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主要学习的就是新能源技术和能源安全。集体提出加快构建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支撑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等内容。

3月1日,更为实惠且短期就可能见效的政策《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出台。

方案提出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积极开展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形成更新换代规模效应。

久旱逢甘露,新能源车迎来新的舆论和政策支持,这对于身处红海的车企们来说,是一剂强心针。

具体财政金融能支持到什么程度,需要观察。

檀几条正文部分,今天就到这。

3月来了,分享一句谚语给大家。

March comes in like a lion, and goes out like a lamb.三月来如雄狮,去如羔羊。

这句话本来是形容天气的,3月初,天气会像雄狮那般刚烈,而到了3月到末,天气就会变得羔羊一样温顺。

这句话有很多延伸意,我最喜欢的是:生活有的时候,会遭遇一些波折,碰到一些不顺遂,不如意,但最终都会归于平静,变得温和。就像三峡最终会回到大海。

如果我们的内心足够强大,外部环境无论怎么变,都不会有一丝波澜,幸福祥和。

正如《六祖坛经》中所说:“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