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移动科技驱动“引黄灌溉”让农田智慧“喝水”

河南移动科技驱动“引黄灌溉”让农田智慧“喝水”
2024年06月25日 15:56 大象时政

眼下正值秋粮播种和出苗的关键期,针对降水少、土地失墒的旱情,河南移动充分利用5G、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打造智慧应用,赋能“引黄灌溉”,让万亩良田喝上黄河水。

在新乡市原阳县的水稻田里,刚插秧的水稻青绿透亮。如何让水稻“喝饱水”了呢?秘诀就在田边的这套中国移动5G现代化智能灌溉系统里。

近年来,原阳县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搭建智慧农业管理平台,通过5G现代化灌溉设备,实现高效节水,开展土地流转,以“小田变大田”,实现大面积农业机械化作业。目前,全县共建成高标准农田96万亩,机械化播种和收割率达98%以上,通过科技赋能,让粮食产量和安全性有了保证,也推进农业全产业链赋能。

在新乡市原阳县太平镇菜吴村,种粮大户吴振邦在5G智能提灌设备前熟练地启动放水按键,随着小水闸的缓缓升起,汩汩的黄河水顺流而下,流入他家的600多亩水稻田。

“利用5G智能灌溉设备,1分多钟水位就起来了,节省了人工,也节约了水源。通过实际利用智能灌溉、节水节肥系统,有效实现了农业减水、减肥、减人工‘三减’,其中亩均减水达30%。”吴振邦说。

为了应对近期的干旱天气,原阳县根据高标准稻田的土质情况,基于5G智能灌溉系统,专门针对水稻灌溉安装了测控一体式闸门,这种设备能够对水资源利用进行有效管理,进行水权指标分配,实现水资源利用监控,自动测量稻田水位高低并科学浇灌,村民甚至通过手机App就可以操作。

据介绍,5G智能灌溉设备采用太阳能发电,闸门前后都设置了水位传感器,一旦发现土壤湿度变小,农户就能一键开闸,随时为农田补充水分。在距离水稻田不足10米的智慧农业调度中心里,搭建5G智慧农业大屏,这块大屏集结了土地上几乎所有的农事数据。通过物联网技术,智慧大屏与田里的传感器相连,空气湿度、光照度、土壤湿度等数据都会直接显示到大屏上,为水稻的节水灌溉、病虫害防治提供决策依据。

“你看咱这块田里,包括河道全部都有传感器,如果监测到湿度达不到了,可以远程直接点开关,让水位、水闸门提升20公分、40公分。截至目前,原阳县新建的20万亩高标准农田都可以监测到。”河南移动原阳县分公司客户经理曹顺亮介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