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的“发币”与信仰无关

Facebook的“发币”与信仰无关
2019年06月19日 18:02 资管风铃

Facebook要“发币”了。

这款代币被命名为“Libra(天秤座)”,计划在2020年上半年发布。

按照白皮书的设计,Libra将作为一种稳定的数字加密代币,具有真实的资产作为储备,用户随时可将Libra兑换回法定货币。

Libra已签约了Visa、Mastercard等100多个合作伙伴,共同组成一个超级节点网络。

对此,不少区块链和伪区块链从业者一边如打鸡血般兴奋的弹冠相庆,一边又纷纷高呼“我们要跟上时代风口”。

似乎Facebook介入发币这个生意,就能将那些空气币产业重新激活一样,仿佛数字货币时代马上就要到来了。

这完全是异想天开。

一)稳定币悖论

Facebook要做的,是一套稳定币。

这不是什么新东西,2015年出现的USDT,就是以1:1比例锚定美元的首套稳定币。

简单说,你给我多少美元,我给你多少USDT。

白皮书里的Libra,所对应的储备资产不是美元或某一种特定法币,而是一篮子货币,听上去就像IMF的特别提款权(SDR)。

这种储备发行方式,与早年的贵金属本位并无二致。

北宋初年,铜资源匮乏的四川,采用笨重的铁钱进行交易。为了便于流通,当地钱庄以铁钱为储备资产,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二战后,美联储规定35美元兑1盎司黄金,也是将后者作为了储备资产。

究其本质,稳定币是一个以通用货币为基础资产的“再证券化”行为。

你姑且可将Libra视为一种挂钩多国货币,并用于交易支付活动的外汇基金。

可历史上的储备发行货币,大都怎么样了呢?

沦为废纸的交子,助推了大宋的灭亡;而如今的黄金价格,早已突破了1300美元/盎司。

显然,储备机制下的货币并没有体现出应有的稳定性。

区块链代币自然有不一样的地方。

它迷人之处是“云记账”,所有节点共同记录数据,谁也别想私下篡改、滥发。

按币圈中人的话术,代币的数量、转账、流转在区块链机制下将具有极大的安全性,也将杜绝历史中不少储备制货币曾出现的通胀问题。

美好的遐想背后,往往隐藏着巨大的逻辑悖论。

无论是是USDT还是Libra,在区块链网络中的确可以做到去中心化的云记账。

但一个不可忽视的致命缺陷在于,它储备资产始终是中心化的。

USDT团队通过发行回收的美元,显然要存放在中心化的储蓄机构里。

Libra挂钩的一揽子货币,不会是空中楼阁,必然要发生货真价实的储蓄、记账、存管行为。

所以代币去中心化又能如何,最终让发行人打起主意的,是储备资产。

北宋交子的持有者们到钱庄去兑铁钱,发现老板跑路了;70年代美元危机时,美联储里的黄金已不足以应对市场的抢购狂潮。

只要虚增、挪用、改变了储备资产,稳定币的安全性也就荡然无存。

金融体系整体链化前,储备机制不可能成为代币的救命药。

这也正是红极一时的USDT,如今出现挪用用户资金、滥发现象,面临信任危机的根源。

二)信用的蛋

Facebook的稳定币,不能帮代币行业实现彻底的去中心化梦想。

事实上,Libra所挂钩的储备本身就存在问题。

按币圈的说辞,区块链代币所对抗的,是当今法币社会的慢性通胀。

这个看法并非没有道理,慢性通胀是当今主权信用货币的普遍现象,君不见房价每几年翻一番。

但脸书的Libra,并不能解决这个痛点,因为它是一篮子法币的集合,价值也必然伴随法币的波动而波动。

Libra的实质是货币组合,可以规避某单一主权国的币值风险,但断无可能对抗信用货币温和通胀的历史巨轮。

远期看,它必然贬值。

储备资产中心化、长期贬值。

两个条件的交织下,Libra无法体现出比法币更大的优势。

当然了,不能忽视Facebook的场景优势。

如今舆论关注Libra,也无非在于它的发起人是全世界最大的互联网公司。

Libra所描绘的蓝图,涵盖了27亿用户和电商、游戏、服务、云计算等线上支付场景。

但请注意,各国政府和监管部门不可能让Libra在脸书生态中具备“排他性”。

面对法币和Libra,脸书系统内中的卖方必然一视同仁。

如此一来,Libra的场景优势也将不复存在。

(除非Facebook学习微信、支付宝们的“倾销战术”,通过补贴生态内商户来激励用户采用Libra支付)

更关键的是,Libra是一个纳入100多家合作商的“联盟链”,与当前币圈基于稀缺性进行炒作、投机的公有链代币截然不同。

它只是一个工具,既无法靠提供算力的挖矿来获得潜在收益,就连Token能否自由交易也要画上一个问号。

就算未来Libra能够成功发行,和区块链信仰也没有一毛钱关系。

说白了,它仍是一种异化了的信用货币。

支撑它的,只会是跨国公司的用户规模、IP溢价和一篮子储备资产。

还别不信,假设换一家不知名的小企业来发这个白皮书,多半只会成为贵圈的笑柄。

三)跨境挑战

虽有别于币圈的兴奋,但Libra的出现并非毫无意义。

对于自身的目标,它在白皮书中已经明确提出:

打造一条全球支付与转账系统

这个似乎“距离国际货币还差半步”的目标是美好且长远的。

一种货币形态能够成功,必然要去解决痛点。

纸币出现,是因为金属货币太沉;

进入信用货币时代,是由于金本位满足不了经济发展需要。

传统的法币状态下,跨境资金流转承受着三重痛点:

手续费、汇率风险、外汇管制。

不同的主权国家,在支付、转账、结算活动的银行系统上有着各异的标准,互联互通的复杂性,最终转嫁成为客户高额的手续费。

跨境资本流动会带来的汇率波动,让跨境用户承受风险。

面对汇率变化,一些主权国家担心冲击金融稳定性,实施外汇管制,进一步阻碍了国际间资金的自由流动。

后来出现的比特币曾成为一些人规避外汇管制的工具,但币值的巨大波动仍然让人投鼠忌器。

Libra显然是对以上痛点的对症下药。

可这条路并不好走。

落地到具体国家,Libra需要满足当地监管部门的胃口。

资金跨境的创新,影响到的不止简单的经济行为,还有可能为违法活动提供温床,甚至关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意志。

无论是KYC,还是反洗钱,Libra如何在账户机制上得到更多国家的合法性认可,将是其面对的最大挑战。

Libra不可能成为国际货币,更不可能取代法币。

美元今天的国际地位,是世界第一的GDP、遍布全球的军事基地、四大洋的航空母舰以及数不尽的核武器换来的。

1971年,当尼克松政府方面手撕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那天起,直冲云霄的黄金价格,就已向世人证明了“枪杆子里出铸币税”这个万事不移的真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