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经济 城市上空的创新与活力

屋顶经济 城市上空的创新与活力
2024年06月17日 09:43 兰州新闻网

去顶楼遛娃、参加各类户外活动、在商圈天台享受美食的同时看夜景吹风……近年来,曾经用于放置设备的屋顶、露台,一改往日的“素面朝天”,屋顶花园、儿童活动中心……简单的屋顶被赋予新功能,散发着不一样的活力。这种创新的经营模式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与封闭的室内场所相比,屋顶的开放空间给多元化消费服务提供了更多可能,也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同的消费体验。

屋顶+绿色生态

为顾客提供休闲好去处

姹紫嫣红,这是兰州中心东侧退台处打造的月季花墙给人的第一印象。在这里,打卡拍照成了每一位前来游玩的市民的“必修课”。兰州中心市集负责人陈斌告诉记者,最早退台处没有商户经营,由商场维护。由于屋顶都是基础设施及设备,仅覆盖处理就花费了近千万元。而鲜花绿植等生态景观,一年的维护成本在三四十万元。“鲜花的养护成本非常大。”陈斌说。在文化长廊的墙上,可以看到一些飞天壁画以及丝绸之路的壁画主题。

商场原本想将这里打造成顾客休息休闲的区域,但随着退台上绿植鲜花等生态景观的不断升级变换,新增的花卉品种给这里注入了新活力。“有一年公司花几百万元在退台处做了一个薰衣草展览,之后,不少婚庆公司找上门谈合作。”陈斌说。于是,退台又衍生出了求婚的消费场景。

屋顶+亲子经济

亲子乐园带动全家消费

屋顶的绿色生态给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的好地方,而屋顶的亲子乐园更是解放了父母的双手,让孩子们有了一个玩耍、娱乐的场地。

2023年4月,兰州万象城正式启幕,8楼空中花园儿童活动中心成为亲子游的好去处。滑梯、攀岩、蘑菇屋……小朋友喜欢的游玩设施,在这里全都可以免费体验。在这里游玩数小时后,下楼就可以购物、就餐、看电影、美容美发,孩子一人带动了全家的消费。

在兰州中心3楼退台处,梅花鹿、萌兔、小仓鼠等宠物吸引着家长带孩子前往体验。这一引流方式使得“1+N”的家长“陪同效应”不断释放,体验结束后便可去商圈内进行其他消费。陈斌告诉记者,在屋顶引进喂养萌宠的项目确实能够引流,并为商圈带来经济效益。

屋顶+夜经济

氛围感、星空顶、露营风是关键词

在露台赏景吹风吃饭,这样的休闲方式一般只能在山上实现。能否将这样的场景模块搬上屋顶,让市民不用上山就能享受到这样的服务?作为最早在兰州中心台上经营的商家,6层兰亭花园(兰州中心店)的老板将这一想法付诸实践,赚得盆满钵满。这里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每逢周末、节假日,兰州人都喜欢往山上跑。虽然山上风景不错,但对于没有私家车的人,出行着实有些不方便。于是老板便提出一个想法,“不用出城,不用上山,是否也能享受山上的就餐环境”?说干就干。2019年,兰亭花园开始装修。2020年,这家户外花园风格的餐厅像是从书中走出来的一样,独树一帜。大面积种植的鲜花和绿植,铁艺花架和圆拱形欧式凉亭,彩灯点缀其中,夜晚时分极具氛围感。在当时都是水泥墙砖的屋顶上,这样的一方天地分外突出。“刚开业时,顾客天天排队,没有提前一周预约的话,根本定不上位置。”负责人告诉记者,起初他们的餐品主打港式风味,但市民不太接受这样的口味,之后他们走起亲民路线,换上了大众喜欢的菜品,生意慢慢好了起来。为了持续将生意做好,每年在户外装修的花销上是一点都不能省,绿化和亮化都是必须的,这样才能吸引源源不断的顾客。

据了解,之后兰州中心其他几层的退台也陆续出租给了有想法的商户,打卡拍照、氛围感、阳光房、星空顶、露营风这些关键词在每一家餐厅的装修中都得到了体现。2023年,退台4楼一家名为“生火火”的地摊式火锅烧烤店赶上了淄博烧烤的流量。当时,这家户外露营风式餐饮店的单日营业额就达六七万元,因为淄博烧烤的流量加持,最好的一天,营业额甚至达到9万多元,成为了退台处的流量王。

屋顶+文化元素

“希望顾客在这里就餐是一种享受”

今年6月1日,正式营业的捞鱼塘也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波客流。这家位于兰州中心2楼东侧退台处的餐饮店,与其他几层餐饮店风格迥异。老板张勇致力于打造庭院式的用餐环境,将这里打造成了江南风情的小院。“屋顶一直是被忽视的资源,我们觉得应该好好利用起来。”张勇说。

作为湖北仙桃人,又是厨师出身,张勇有着10多年餐饮行业经验。从设计到实施,他都亲力亲为,将屋顶花园、小溪、凉亭、假山全部安排在退台上。“微风拂过,花香四溢,我希望顾客在这里就餐是一种享受。”张勇说。据了解,这里种植的花卉造价接近40万元,还雇了两位养护工专门负责打理。

张勇说,屋顶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开发,可以变成一个充满活力和价值的区域,吸引顾客、创造收益。除了美食,他们还打造了以文化元素为核心的场景。店内一艘巨大的实木渔船,是张勇从湖北专门运来的,仅运费就接近万元。经营稳定之后,张勇还想在这里打造黄河大合唱、敦煌飞天舞、湖北少数民族文化。“后期,我计划把中山桥、水车园、白塔山等兰州元素全部打成光影上墙,让大家在店里也能感受到兰州整体的样貌和文化。”

■专家建议

发展屋顶经济

要因地制宜 不盲目跟风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9年前后,已经嗅到屋顶经济商机的兰州商家,开始将露天餐吧、露天酒吧“搬上”屋顶。近几年,在社交平台上,“兰州夜景”这一关键词出现的频率居高不下,“屋顶+夜经济”的方式成为一种新型消费模式。吹着河风,喝着盖碗茶,欣赏着夜晚如同置身于曼哈顿的夜色美景,受到大家追捧。能否将屋顶和河景、山景结合,给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更多不一样的体验?商家也动起了脑筋。

近两年,兰州作为全国火爆的旅游城市之一,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中山桥是游客们必须打卡的景点。“游客们可以换个角度赏景,既能看到中山桥,又能吹到河风,喝到茶,还能欣赏白塔山的夜色。”于是,黄河两岸的商家又嗅到了商机,中山桥两侧的建筑屋顶上陆续出现了顶楼餐厅、顶楼茶吧,滨河路沿线的一些屋顶上方也出现了类似的消费场景。原本只能在夜间引流的限制被打破了,经营时间拓展至整个白天。这下,坐在屋顶上,不仅能看到夜景,也能在白天将兰州的美景尽收眼底。兰州的白天和夜晚、自然与人文景观相融合,在不同高度中呈现出多元化的样貌,给了大家不一样的视觉享受。

随着屋顶空间被发掘利用,屋顶经济逐渐带动了居民的消费。但部分商家跟风模仿,也导致同质化现象严重,一些商家经营状况不佳,倒闭关门的情况不在少数。

如何将屋顶空间合理恰当利用,成为吸金利器?甘肃省兰白试验区创新研究院副院长牛铮超介绍,南方屋顶经济形式比较多,相比之下,北方发展屋顶经济面临一些挑战和劣势。北方冬季漫长且寒冷,对屋顶设施的抗寒性能要求较高,增加了建设和维护成本。有些具备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屋顶经济,但要因地制宜,做成适应本地的发展模式,才能做好做大。同时,不能盲目跟风或者盲目学习,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做。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华晓婧 首席记者 苏晓 文/图

责任编辑:王旭伟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