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k.sinaimg.cn/n/sinakd202134s/243/w773h270/20210304/011c-kkxpczc3583595.jpg/w700d1q75cms.jpg)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134s/533/w800h533/20210304/6f9f-kkxpczc3583706.jpg/w700d1q75cms.jpg)
我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如何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助力绿色低碳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郭新明认为,当前,货币政策与审慎管理在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方面仍大有可为;地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碳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为此,郭新明建议,以服务绿色低碳发展为宗旨,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具体包括:以碳中和为约束,修订绿色金融界定标准,包括绿色项目的界定、绿色债券的评估认证标准等。创设碳减排支持工具,如支持绿色低碳项目的再贷款项目等。采取市场化和可持续的方式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碳减排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将符合碳减排要求的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项目纳入支持范围。将符合条件的绿色资产纳入商业银行向央行借款的合格抵押品范围,表现较好、持有高质量绿色资产的银行可以向央行借取较低成本的资金。逐步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纳入宏观审慎管理框架,鼓励金融机构运用气候和环境风险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工具和方法,开展气候和环境风险评估,不断提升防范和应对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的能力。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134s/107/w1024h683/20210304/f066-kkxpczc3583707.jpg/w700d1q75cms.jpg)
以点带面,全面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和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结合“3060目标”进一步充实和丰富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的改革创新任务,例如构建气候转型风险的防范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支持低碳转型的产品和服务等。加强各地绿色金融改革经验的交流,在全国范围内加快推广试验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同时,推动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增量扩面。
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构建多层次绿色金融市场体系:扩大绿色债券发行量,积极支持企业及金融机构发行绿色债券,鼓励机构投资者提高绿色债券认购占比;探索推进绿色证券化产品、绿色资管产品等发展,支持证券基金及相关投资行业开发绿色投资产品,更好地履行ESG责任;发展气候变化相关绿色保险产品,通过保险产品定价促进气候风险内部化;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完善气候变化相关重大风险的巨灾保障体系。
![](http://n.sinaimg.cn/finance/pc/cj/kandian/img/article_pic05.png)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