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内河航运开启“纯电时代”

江苏内河航运开启“纯电时代”
2022年10月28日 12:21 江苏经济报

 近日,全国首艘120标箱纯电动内河集装箱船“江远百合”号缓缓驶离长江太仓港码头,投入太仓港至京杭运河苏州工业园区港80公里航段运营。江河奔腾,“江远百合”号在江苏密织的航道上率先开启了内河航运的“纯电时代”。

01

高效绿色低碳电船大有可为    

 江苏是水运大省,航道里程约占全国五分之一,水路货运周转量占全省综合货运周转量的62%,居全国前列。近些年来,江苏大力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自2017年以来,实现年均39%的高速增长。目前,江苏正积极推动“公转铁”“公转水”运输结构优化,水路运输发展前景广阔,市场对于高效绿色低碳的运输需求进一步增加。

 记者了解到,基于电动船舶的技术特点,中小型内河船舶特别适合推广应用电力推动,这也完全符合工信部等五部委出台的《关于加快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发展方向,“江远百合”号的运行为其发展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测算,该电动船相比传统动力船舶,每年每艘可替代燃油16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0吨左右。”江苏远洋运输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晁阳表示,“江远百合”号的交付使用,是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和各级管理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江苏远洋以及各个合作方积极推动的结果。“江远百合”号的首航意味着大量内河船舶动力有了电动化和零碳化解决方案。

 “在此背景下,江苏推动纯电动船舶发展恰逢其时。为进一步发挥纯电动内河集装箱船舶优势,江苏将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在京杭运河江苏段全段和其它干线航道及长三角地区开通航线,力争开辟苏南、苏北和太仓与上海外高桥的‘沪太通快线’。”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梅正荣表示,预计到2025年,江苏将投入超过17艘纯电动内河集装箱船舶,形成6条“零碳”集装箱航线,促进绿色交通、美丽江苏建设。

02

技术难关迎刃而解 电船未来可期

 新能源是电动船舶的动力心脏,也是电动船舶产业发展的引擎,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是决定电船未来的关键密钥。数据显示,2019年船舶锂电化渗透率为0.04%,2022年以及2025年渗透率预计达到0.55%和18.5%,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推动了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与研发投入。此次“江远百合”号的首航,离不开江苏远洋等公司雄厚的新能源技术的支持,电船的里程、安全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记者了解到,江苏远洋为提高船只的受限桥区通过性,为整个电动系统接入3个锂电池集装箱,每个锂电池集装箱配备2组高容量电池,电能经过集中式的直流母线变频控制配电系统在直流母线进行并网以驱动电机。同时,直流母线变频控制配电系统为船舶日用负载提供高品质的日用交流电源,可支持续航里程220公里。利用靠泊期间港口吊装设备换电,单次换电仅需20分钟,可远程实时监控和诊断设备运行状态,智能便捷高效。

 在航行安全方面,江苏远洋运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海燕介绍,本次电动船项目从设计阶段起就注重强化对安全性能的提升。其选用的磷酸铁锂电池是更优的船舶电池动力的技术路线,集装箱电池具备完善的灭火系统方案和消防控制系统,同时因电池动力系统全部通过电气连接组成,与传统的柴油机直接推进型式相比,电池动力系统安全性更高。此外,该项目中集装箱内部配备UPS电源系统,在电池处于运输状态时,控制电源始终开启,从而对电池状态进行实时及远程监控;从电池吊装安全性分析,箱式电池采用标准的20英尺集装箱,防护等级高于普通集装箱,保障了电池运输安全性。

03

政企研多方发力为电船产业“续航”

新能源船舶电动化趋势明显,且技术、产品迭代周期明显快于传统燃油动力船舶,呈现加速态势,纯电船舶的落地就是最佳的验证。技术的全方位发展与电船产业强链的打造是电船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三方的合力将会为电船产业“续航”。

 “第一代的电池动力船舶基本解决了电动船舶大容量电池成组技术、直流组网技术、能量综合管理技术、船用大容量充电技术、船舶整体安全技术等关键问题。”武汉长江船舶设计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汤文军认为,第二代电动船舶将在提高核心产品安全性前提下,进一步加强电动船舶前沿技术特别是船用电池、电力系统、智能化大功率充电系统、精准消防系统等技术创新及优化。他认为,应提升电动船舶整体研发能力、技术可靠性、安全可控性,聚焦电动船舶的建造和营运经济性,着力解决实际应用中的产品通用性、充/换电便利性、设备国产化等痛点难点问题,从而实现三电设备和系统小型化、轻量化、标准化、谱系化,电动船舶船型标准化、系列化、智能化便于实现批量建造,使电动船舶具备市场竞争力,助力电动船舶从示范走向推广。

晁阳介绍,江苏远洋正在起草《纯电动内河集装箱船舶推广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系统谋划内河纯电动集装箱船舶从“试点示范”向“规模化”发展。计划到2025年,力争完成17艘内河纯电动船舶规模化应用的目标,年运量力争达10万标箱以上,航线覆盖苏南常州、无锡、苏州区域,苏北徐州、宿迁、淮安运河全流域以及长江段太仓至上海和南京港内区域,为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和交通强省、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刘海燕表示,“江远百合”号的投入运营只是起点,作为全省航运龙头企业,公司将全力参与推动全省新能源船舶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链的发展,在纯电动船舶补能方式、盈利模式、老旧船舶“油改电”等方面积极探索,加快形成完善的集疏运体系。

 “下一步,江苏远洋将认真总结评估项目运营质效,进一步提升船舶经济性,探索新能源船舶多船型、多航域的推广应用。”晁阳说,江苏远洋将发挥省内航运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强化箱源组织、优化协同机制,不断探索新能源船舶高效稳定运营之道。

 “我省在船舶建造、电池制造、电动技术等领域有着较好的技术储备和产业基础。”梅正荣表示,江苏要充分发挥产业优势,以纯电动内河集装箱船舶试点应用为抓手,发挥行业综合协调作用,组织产业链上企业搭建平台,加强技术研发,努力抢占电动船舶产业发展先机。

来源:江苏经济报见习记者:潘一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