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胸心外科主任薛涛: 让农村老人都能就近养老

省政协委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胸心外科主任薛涛: 让农村老人都能就近养老
2020年01月15日 09:37 江苏经济报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不得不面对的时代性难题,尤其是农村养老更加先天不足,重视并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已经迫在眉睫。”省政协委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胸心外科主任薛涛介绍,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出,要完善农村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支持多层次农村养老事业发展,这已经成为补齐民生短板、实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美好目标的必然选择。

  然而,薛涛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农村养老仍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首先,农村养老机构虽绝对数量不多,但相对入住率仍较低。大多数的农村老人仍然是干农活的主力,向地而聚,因耕起居。即使是已经无法下地劳作,基于“养儿防老”“孝悌仁爱”等传统观念影响,有子女的农村老人一般也不愿意到养老机构养老。而无子女的农村孤寡老人(一般都是特困供养人员),出于现实的经济考量也不愿住进养老机构。以南京高淳区为例,截至2018年底,全区农村地区共8家敬老院,床位1632张,入住老人342人,入住率仅21%。

  其次,农村养老机构基础设施亟待改善,护理人员严重不足,护理水平难以保证。目前,我省养老护理员与养老机构床位的比例,还远达不到1:3的标准,加上大部分农村养老护理员都没有受过专业的护理培训,导致农村养老护理服务质量不高,一般只能保证基本的吃穿住。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老人多,政府现有财力还无法统揽农民养老问题,加上农村老人普遍安土重迁,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农村养老主要还应靠农村居家养老、就近安养。”薛涛认为,应以小型化、属地化、灵活化为原则,务实配置农村养老资源。“具体来说,就是按照自然村(组)、行政村(社区)、乡镇(街道)三级分级分层打造农村安养服务体系。”

  薛涛补充道,应尽量在每个自然村(组)都建立一个养老服务站点(配载点),提供基本的助餐、紧急救援、简单文娱活动等服务。尤其是“活到老干到老”的农村留守老人,更要加强文化服务配套建设,使其辛勤劳作之余精神愉悦;在行政村(社区)设立能提供少量家庭养老床位的小型居家养老综合服务载体,为子女不在身边的农村留守老人和无子女的孤寡老人提供助餐和文娱等基本服务;在乡镇(街道)设立收费低廉,最好是多规格可供选择的敬老院、福利院或者老年公寓等农村养老机构。

  “上述三级农村安养服务机构的建设,可以整合农村闲置的学校、医院、村委办公楼、厂房等资源,将其改造成为农村安养服务设施。”薛涛建议,还可以采取公办民营的形式,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租赁等方式,参与公办养老机构运营管理。

陈春裕 张韩虹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