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宿州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2020年07月11日 05:31 江苏经济报

宿州市基于地缘实际和宿州、徐州两地经济体量和发展层级的差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坚持徐州龙头带动效应,以打造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样板区和淮海经济区副中心城市为目标,加速与徐州深度融合,逐步完善与中心城市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不断突破制约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行政壁垒和程序障碍,率先融入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从而在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赢得先机。

交通先行,推动互联互通

近年来,宿州市不断提升与徐州、宿迁、淮安等淮海经济区重点城市间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促进要素资源的合理流动,为区域协同发展畅通血脉、提供动力,是宿州融入淮海经济区的重中之重。

为推进融合发展,提高通行效率,宿州在淮海经济区10市中率先取消市域内全部省际收费站。针对建设一体化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中的“卡脖子路、断头路”等堵点与难点,在公路建设方面,先后打通徐明高速、泗许高速、德上高速等连接4省6市的省际断头路,加快建设G206、G104、G310、S302等14个国省干线一级公路项目,进一步完善高速路网,全面提升省际公路通达能力;铁路建设方面,推动符夹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全线提前通车,加快淮北—宿州—蚌埠城际铁路、合肥—新沂高速铁路、京沪铁路宿州站综合改造等项目建设步伐。

2019年11月28日,随着宿州、徐州两市间快速通道建成通车,两地时空距离缩短到50分钟,标志着宿州市进入到徐州市“一小时都市圈”“一小时经济圈”和“一小时生活圈”。目前,宿州正加快推动实施徐州地铁1号线西延至萧县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推动两市间县乡公路畅通工程建设,拆除省际路障,完善道路设施,宿徐两地正在实现从“主动脉”到“毛细血管”的全面畅通和无缝对接。高效、便捷的交通使得两市的联系更加紧密、物流成本显著降低,这为区域间经济、文化、旅游、教育、医疗等方面更深层次的合作发展筑牢了根基。

民生为本,实现共建共享

宿州为全面融入淮海经济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政策协同,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创造出更多的一体化发展成果,共享医疗、文化、旅游等民生资源。

徐州医疗服务综合能力在淮海经济区处于领先水平,长期以来,宿州对徐州的医疗资源需求很大。宿州聚焦群众需求,以技术帮扶及合作为突破口,力推市、县两级医疗机构与徐州精准对接合作,建立利益共享、形式多样的医疗联合体。在强化医疗保险保障机制方面,宿州以徐州为重点,以提高群众便利度为着力点,大幅降低住院起付门槛,不断增加徐州定点医疗机构。目前已与14家徐州医疗机构签订医保定点协议,其中12家实现了即时结报,2019年在徐异地结算40032人次,补偿金额2.69亿元。

宿州坚持徐州龙头带动战略,把推进社会治理一体化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抓深做实。与徐州先后落实环保联防联控机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合作机制,实现公积金缴存互认、贷款互贷和警务信息资源共享,强化市场监督管理执法协作,全面推开长三角“一网通办”,两地群众的获得感明显增强。目前,宿州与徐州已初步构建政策措施共商、平台载体共建、风险隐患共防、突出问题共治、政法资源共享的区域一体化大联动大治理格局。

产业互补,合作共建园区

不断强化宿州与淮海经济区其他城市间的分工合作和产业配套,协作搭建产业对接合作载体平台,加快构建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共同做大区域产业集群,是宿州融入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的关键所在。

宿州立足自身产业特色和自身优势,主动对接徐州、宿迁、连云港、济宁等淮海经济区兄弟城市,积极配合徐工集团、恒瑞医药、兖矿集团、洋河集团等区域重点企业,推动共同成立淮海经济区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煤电能源、食品加工等产业联盟,合作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2019年,全市新增淮海经济区城市亿元以上产业转移项目48个,协议总投资76.5亿元。

2019年11月30日,宿徐两市政府共同举办宿州·徐州合作签约仪式,正式签订《共建宿州徐州现代产业园区合作框架协议》,推动打造省际毗邻地区产业合作示范区、创优“四最”营商环境样板区、跨行政区产城融合发展先行区。目前,宿州徐州现代产业园区已投产徐州市产业转移项目45个,在建徐州转移项目21个,近期签约项目12个。宿州徐州现代产业园区共建工作的迅速推进,得到了安徽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并将其列入2020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予以重点扶持。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全新动能,也为宿州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新空间。宿州在坚持徐州龙头带动战略,加速融入淮海经济区的进程中,必将为打造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发展先行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出宿州贡献。 宿改轩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