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关注如皋残疾人事业

央媒关注如皋残疾人事业
2024年04月28日 16:10 江苏经济报

为引导全社会进一步关注关爱残疾人,4月25日,《中国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残疾人》杂志、中国残联“两微一端”4家央媒记者到如皋开展采访活动。南通市残联、如皋市委宣传部、如皋市残联的有关负责人及如皋融媒体记者等陪同采访。

在如皋市城北街道阚庄村现场,央媒记者对如皋新建的“聚容残疾人之家”建设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采访。如皋“聚容残疾人之家”,成立于2023年11月。机构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环境清幽,绿植茂盛,书香浓郁,典型的农家小四合院,机构内设有康复室、辅助性就业工坊、心理咨询室、棋牌室、休息室、餐厅等各大服务功能室。目前机构注册人数30人,形成集残疾人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康复训练、就业培训、文体娱乐等于一体的服务机构。

“种下阅读的‘种子’,让书香飘进残疾人之家,满足各类残疾人阅读需求的美好愿望。”机构自开办以来,多次举办各项活动,打造“书香残疾人之家”品牌文化。依托“阅读+”模式,充分发挥阵地优势、资源优势,开展系列读书会、各类讲座、经典诵读等活动,每周开展文艺、读书活动不低于2次,年组织文艺活动场次6次,每周平均活动时长2.5小时,年组织文艺活动1200人次。同时,选树一批先进典型阅读人物示范引领,带动残疾人阅读,不断优化“书”适圈,推动残疾人阅读活动走深走实,让阅读成为一种风尚。

康复室、辅助性就业工坊、阅读室……每到一处,记者都将镜头对准如皋“聚容残疾人之家”的每一位残疾人,通过亲口问、亲耳听、实地拍、认真记,对如皋市开展的“聚容残疾人之家”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采访中,残疾人之家的康复训练、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残疾人托养、心理健康和文体娱乐等功能室建设及服务开展情况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表示,如皋“聚容残疾人之家”着眼于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为残疾人提供了个性化、多元化的综合服务,切实减轻了残疾人家庭负担,提升残疾人素质能力,增加了残疾人经济收入,展示了残疾人自身价值。下一步,他们将根据采访到的情况认真撰写稿件,全方位展示如皋“聚容残疾人之家”建设成果,大力宣传如皋市残联推进书香残疾人之家建设的生动实践,为推动如皋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在如皋残疾人非遗传承大师工作室,6名听障学生正排排坐,他们手里拿着宣纸和画笔认真绘画,经过老师的一番指导,一幅栩栩如生的绘画作品跃然纸上……不禁让人驻足和惊叹。如皋残疾人非遗传承大师工作室,坐落于如皋市特殊教育学校。这里与周边饭店人来人往、觥筹交错的场景不同,它显得有些静谧无声。

扎染、蜡染、版画、手绘丝绸画……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手工艺作品摆满工作室的案架。这是非遗工匠的“根据地”,也是手工艺人冒朝霖为听障学员们倾心打造的家园。

这位非遗传承大师冒朝霖,是如皋市特殊教育学校一级教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几十年的从教生涯,他曾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全省最美特校教师等殊荣,先后多件作品在全国和全省获奖。非遗无言,大爱无声。如皋残疾人非遗传承大师工作室创始人冒朝霖,虽然他患有听障残疾,但凭着对非遗文化传承的热情,几十年如一日,深耕细作、精益求精,创作了大量精美作品。如皋残疾人非遗传承大师工作室的成立,也让更多的听障人群走上了非遗就业之路,用双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

当记者问到成立工作室的初衷时,冒朝霖说:“我自己是一个聋人,所以我更能体会聋人的艰辛,我希望我的学生,能有一技之长,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正常人一样,接受更好的教育。其实呢,我只不过是在做一份简单的工作,借助手中的画笔,把美好的东西,有色彩的东西,带到每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让他们看到希望,用画笔描绘他们的梦想。”作为教师,冒朝霖用一支画笔舞动教学20多年,他用无言的爱,为听障人群撑起一个彩色的世界。

央媒记者表示,如皋残疾人非遗传承大师工作室的成立,不仅有利于在听障人群中选拔和培养非遗传承人,将非遗手工技艺传承下去,将“工匠精神 ”发扬光大,又能够帮助听障人群学会技能,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价值。

“作为一名残疾人,我要忠实履行代表职能,积极参政议政,做好残疾人的‘代言人’。真诚倾听残疾人呼声,真实反映残疾人诉求,真情关心残疾人疾苦,更好地为残疾人服务、为残疾人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昨天下午,央媒记者来到如皋市长江镇“梅华艺馆”时,面对记者的提问,石小华在座谈会上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石小华肢体二级残疾,中共党员,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南通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石小华爱心助残基金创始人,2018年当选“中国好人”,2020年石小华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6岁时,石小华在一次触电事故中失去双臂。为了能够生活自理,他以顽强的毅力学会用脚穿衣吃饭、刷牙洗脸,学会以口握笔,练就“一口”好书法。作品先后参加世界诗意书画展、中国残疾人书画摄影大赛、“三国文化”杯书画大赛、中韩书法交流等展览。江苏省第十届书法新人展,全国第四、七届残疾人文艺汇演金奖,第六届CCTV小品大赛银奖。《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政协报》《新华日报》等媒体给予专题报道。10多年来,他先后已累计捐出近300万元用于公益事业,捐资建立了“无臂七子希望小学”。

2016年石小华创办了“梅华馆”,传授书法技艺。为了让学员们掌握要领,石小华用嘴示范,用脚指导,毫无保留地把经验传授给他们;每次培训,他都低头咬住毛笔,让学员手握毛笔,感受笔的流向。8年来,石小华不忘回馈社会,给孩子们上心理课,义务培训健全孩子、困难残疾学生数千名。每年春节期间,帮助孩子们义务书写春联,受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在很多人看来,每天与纸墨笔砚打交道很枯燥,但我却从中得到了很大的乐趣。”石小华说,长时间相处下来,书法几乎已经成为了他的左膀右臂,除了乐趣,让他收获更多的则是一份自信。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现在中国书法已经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最大的愿望就是通过开设一个‘口书会馆’,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来学习书法,同时把我的口书技艺传承下去。”采访结束后,石小华对央媒记者由衷地说道。

张鹏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