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贴息实施细则密集出台 我省推进“两新”行动落地见效

财政贴息实施细则密集出台 我省推进“两新”行动落地见效
2024年06月28日 14:40 江苏经济报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省财政贴息政策宣传推进工作会议获悉,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两新”行动方案,继日前省财政厅推出江苏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两新”行动的财政支持实施方案后,省财政厅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出台《江苏省制造业贷款财政贴息实施细则》和《江苏省“城新贷”财政贴息实施细则》,进一步推动财政贴息政策惠企利民。

数据显示,制造业设备贷款贴息政策实施以来,截至目前已与15家银行合作,撬动521亿元规模的金融资源流向160个设备更新项目,相关企业在金融资源支持下已形成153亿元的实际投资(其中设备购置91亿元)。

根据制造业贷款财政贴息政策,2024—2026年,对制造业企业创新载体建设、“智改数转网联”、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其他设备更新等四类设备贷款,省财政给予1个百分点贴息;除中央给予财政贴息支持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各设区市统筹再给予1个百分点贴息。2024年首期贴息贷款规模300亿元。政策实施采用免申直达方式。

为更好推动制造业贷款财政贴息工作落地落实,加大财政贴息政策普惠力度,全力支持制造业企业发展,制造业贷款财政贴息实施细则明确:“主动提交《‘江苏制造贷’财政贴息合作银行承诺书》、表明合作意向的银行,都可成为政策实施合作银行。合作银行在发放项目贴息贷款时,应要求贷款企业签订信用承诺书,并与企业在贷款合同中约定,企业在享受财政贴息政策期间,按照扣减财政2个百分点贴息后的利率进行实际付息。”

“城新贷”财政贴息政策,则围绕支持城市更新和建筑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更新,2024—2026年,省财政按照1个百分点对合作银行发放的贷款给予贴息,鼓励市县联动支持,政策实施同样采用免申直达方式。2024年“城新贷”总规模不超过400亿元,先贷先得。

为实现“免申即享、直达快享”,“城新贷”财政贴息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了财政贴息相关流程,提出“符合‘城新贷’贴息范围和条件的项目实施单位(企业)按照要求在线进行项目登记并提出贷款需求,经市县主管部门初审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和省财政厅审核后,纳入全省‘城新贷’项目储备库。”同时,“城新贷”财政贴息实施细则将原“先付后贴”改为“直接减免”,要求合作银行在“城新贷”合同中明确企业在规定期限内按省财政贴息1个百分点的政策支付利息,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的获得感。

江苏经济报记者 朱彬彬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