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南渡:“同心和事桥”解纷促和谐

溧阳南渡:“同心和事桥”解纷促和谐
2024年12月12日 15:16 江苏经济报

溧阳市南渡镇位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区域,随着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基层矛盾纠纷日益复杂多样。为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南渡镇党委政府在深入调研、精准把握基层治理需求的基础上,创新推出“同心和事桥”公共法律服务品牌。

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南渡镇某小区居民李大爷家楼下邻居开麻将馆,噪声特别大,经常吵得其无法入睡。李大爷多次要求麻将馆整改无果,双方因此发生激烈争执。“同心和事桥”调解服务团队成员甘春英得知情况后,迅速介入,分别找李大爷和麻将馆王阿姨进行沟通,了解双方诉求。

经过一番耐心劝说,王阿姨逐渐冷静下来,第二天,替李大爷家装上双层隔音玻璃。最终双方握手言和,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同心和事桥’是南渡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化解矛盾纠纷,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创新做法。”南渡镇党委副书记汪玥说。

“‘同心和事桥’坚持以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为重点,以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区和谐稳定为目标,以有效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为主线,是发现安全隐患、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的前沿阵地。”南渡镇党委政法委员屈旻介绍,“同心和事桥”品牌以“同心”倡导凝聚共识,“和事”聚焦解决实际问题,“桥”则寓意搭建沟通平台,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向心力。其预期目标是通过创新调解模式,构建专业化、多层次的调解平台,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治理范例,全面提升群众幸福感和基层治理水平,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法律法规“进农家”,法治“触角”到村居

“同心和事桥”源于实践探索。为建立多层次调解组织体系,南渡镇依托镇调解委员会和各村(社区)调解组织,构建起“镇—村—社区”三级联动的调解网络。调解员深入村(社区),主动了解群众诉求,通过排查掌握矛盾纠纷线索。通过设立矛盾纠纷接待点和调解热线,确保群众的诉求能够及时、高效地得到响应。

实践中,南渡镇在打造专业化调解队伍上下功夫,精选了一批懂法律、有威望、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基层干部和法律专业人士担任调解员,定期组织法治讲座和培训,把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普法重点,将“法律语言”变为“方言俗语”,以接地气的表达方式,增强法治意识,让法律法规“进农家”,让法治“触角”到村居。

在此基础上,还要全面提升调解队伍的专业能力,调解员不仅能熟练运用法律政策进行释疑解惑,还能在情感上与群众产生共鸣,赢得信任。与此同时,创新调解模式,“同心和事桥”注重多元化调解手段的结合,采用“个别沟通+集中协商”的方式,既关注个体诉求,又推动双方当事人面对面交流。

化解矛盾纠纷120余起,满意率95%以上

为扩大“同心和事桥”调解品牌的知晓率和影响力,南渡镇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村(社区)公告栏公告、镇微信公众号推广等宣传方式,加大对“同心和事桥”品牌的宣传力度。同时,建立调解反馈机制,每件纠纷处理后收集当事人意见,不断优化调解流程,提升群众满意度。

“‘同心和事桥’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听取群众心声,制定贴合实际的调解策略。”南渡镇堑口村党总支书记张雪华表示,“同心和事桥”是南渡镇基层治理品牌建设的生动实践,其品牌通过整合法律、行政、社会资源,搭建多元参与平台,引导村民遵纪守法、树立优良家风、文明乡风,推进农村自治、德治、法治“三治”体系建设,形成全方位服务群众、全方位化解纠纷格局。这一做法有效破解以往调解“单兵作战”的局限,实现从“解一事”到“促和谐”的转变,为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以矛盾“善解”促基层“善治”,加速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截至目前,“同心和事桥”累计成功化解基层矛盾纠纷120余起,满意率达95%以上。这些成效不仅让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也为促进全镇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江苏经济报记者 金 彩

通讯员 陈晓榕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