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蒋立建议:立足产业基础,加快在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设立综合保税区

全国人大代表蒋立建议:立足产业基础,加快在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设立综合保税区
2025年03月05日 18:47 江苏经济报

集成电路、生命健康、高端服务业……走进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可以发现,这片39.55平方公里的改革热土,通过持续提升贸易便利水平、不断推动金融开放创新、不断加强规则衔接,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成为江苏对外开放的新高地,更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试验田。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工商联主席、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蒋立介绍,综合保税区作为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的特殊功能区,是设立在内陆地区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不仅可进一步提升区域的对外开放水平,还在集聚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方面,有着先天的竞争优势,可以有效集聚区域内的劳动力资源,同时吸引外部企业资源,通过优势互补实现产业集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为此,今年两会期间,他建议,加快在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设立综合保税区。

蒋立介绍,去年8月,中央深改委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提出,“对尚无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片区,支持其在符合条件的区域按程序申请设立综合保税区”。而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是目前全国少数无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自贸片区。在调研中,他了解到,根据海关总署《综合保税区设立指标评估体系》,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所在的江北新区符合申建综合保税区的条件。

基于产业基础和企业需求,南京片区拟建设区域特色鲜明、产业布局合理、“小而精”的综保区,重点开展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保税研发、展示、检测业务,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业保税加工业务,拓展总部经济、跨境电商、服务外包等业态。目前,江北新区初步筛选了符合南京片区综保区发展目标、功能定位的项目50余个,总投资逾100亿元,主要聚焦保税研发、保税加工、保税检测、保税物流等需求。

蒋立建议海关总署等相关部委以更大力度支持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等少数尚未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的自贸试验区加快设立综合保税区,以进一步完善提升自贸试验区开放平台功能,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开展制度创新,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努力提升比较优势。

江苏经济报记者 张韩虹

通讯员 宁人宣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