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雀巢集团宣布全面收购著名糖果生产商徐福记,引发市场关注。
新消费时代,糖果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糖果生意还“甜”吗?糖果行业如何推进产品创新,吸引更多消费者?

雀巢全面收购徐福记
3月3日,全球食品巨头雀巢宣布,已与徐氏家族达成协议,正式收购徐福记剩余40%股份,至此实现对徐福记的全资控股。
徐福记是国内知名的糖果品牌,尼尔森零售研究数据显示,在2024年的大卖场超市渠道,徐福记散装糖、散装巧克力的市场占有率均超过30%。
雀巢与徐福记“联姻”最早始于2011年,当时雀巢以17亿美元收购徐福记60%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彼时,这笔交易被视为外资巨头抢滩中国糖果市场的标志性事件。
2011年,徐福记在中国糖果市场处于领先地位,并已具备强大的渠道优势。据报道,徐福记2010年的营收为43.1亿元,净利润为6.02亿元,在国内有四家大型工厂,拥有1.6万名员工。
值得关注的是,在雀巢最新披露的2024年财报中,徐福记被“点名表扬”。雀巢2024年财报中写道,“基于徐福记和脆脆鲨的稳健增长,以及新品上市和电商增长的推动,公司糖果业务实现了中个位数的增长。”
10多年来,双方在品牌、渠道、产品创新等方面展开了深度合作。去年一场徐福记新品战略发布会上,徐福记旗下“熊博士”推出了行业首款100%果汁爆浆软糖和剥皮软糖,据报道,这款产品的研发借助了雀巢全球三大研发中心的技术支持。
对于此次完成剩余40%股份收购,业内人士认为是双赢的举措。一方面,徐福记在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礼品市场的品牌护城河,与雀巢在中国市场本土化战略高度契合。另一方面,徐福记的供应链网络和下沉市场渗透率(超60%销售额来自三四线城市),可为雀巢补充低线城市布局短板。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分析,徐福记的集约式优势、产业链完整度的优势,正成为雀巢在中国市场拓展糖果业务,甚至是整个休闲零食市场的重要抓手,而雀巢也在多维度助力徐福记的增长。

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徐福记作为国内知名的糖果品牌,其所在的糖果市场近年来发生了很大变化。
根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数据,2020年至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糖果生产企业总产量分别为311.7万吨,304.3万吨和280万吨。近两年,糖果市场呈现回温趋势。尼尔森IQ数据显示,2023年糖果全渠道销售额增长2.9%,2024年全渠道销售额下跌了0.8%。
从雀巢集团糖果业务来看,2024年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从雀巢2024年财报可见,2023年、2024年,雀巢糖果业务产生的营业利润分别为12.31亿瑞士法郎、11.9亿瑞士法郎,营业利润率分别是15.18%、14.08%,2024年下降1.1个百分点。营业利润率要远低于饮料、乳制品和冰激凌、预制菜和烹饪辅助工具、宠物食品。
糖果作为传统零食品类,在消费需求不断变化的当下,行业整体正面临着转型压力。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和健康饮食潮流兴起,,消费者普遍对高糖油食品的需求在减弱,过年过节的“头号选手”糖果逐渐从必需品的位置跌落,糖果生意变得不再“甜蜜”。
同时,近年来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多个休闲零食品牌崛起,坚果、肉脯等品类吸引了消费者目光,不断蚕食市场份额,对糖果品类造成一定的冲击。
电商的崛起,也让徐福记等传统糖果零食品牌面临新的挑战。业内人士介绍,去年,食品饮料品类在抖音电商的销售额高达1228亿元,同比增长58%。这为糖果品类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因此,糖果企业应积极拥抱这些新渠道,以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
近年来,糖果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有所提升,头部企业如美国的玛氏、意大利的费列罗、美国的亿滋等,纷纷加码国内市场布局。例如玛氏中国制定了到2025年将其在中国市场的业绩占比提升三倍的长期规划。亿滋、费列罗等大型企业也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逐步提升市场份额。从这个角度看,雀巢拿下徐福记控股权,在中国市场更大发力的同时,也面对着更加激烈的竞争。

产品创新成为核心动力
业内人士认为,新消费时代,消费者健康意识空前提高,糖果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创新已成为拉动行业增长的核心动力。
一方面,糖果的产品形态从传统硬糖、软糖逐步走向趣味化、功能化,比如唱歌棒棒糖、剥皮软糖、功能性糖果等,丰富了糖果消费场景。另一方面,部分糖果企业开始使用木糖醇、赤藓糖醇等代糖生产低糖和减糖产品。
例如,徐福记推出了零蔗糖黑巧、减糖凤梨酥等,维生素C糖、叶黄素酯糖也悄然占领药店货架,还增加了美禄运动饼干品牌和果汁爆浆软糖品牌“熊博士”等,逐步向休闲零食企业转型。大白兔则选择了一条“网红”之路,通过与其他品牌跨界联名,不断推出各种衍生周边产品,如润唇膏、香水和服装等,以放大品牌声量,唤起老客户情感记忆的同时,也尽可能吸引年轻消费者的关注。
情绪消费已成为糖果品牌竞相争夺的关键点。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追求愉悦和满足,这进一步凸显了糖果的情绪价值。从口力推出的汉堡软糖,到旺旺的QQ糖、马大姐的大虾酥糖,再到金丝猴的果汁捏捏,以及箭牌X雷蛇的维能口香糖和悠哈的酷露露剥皮软糖,这些创新的糖果产品都在不断深化糖果价值的内涵。雅客集团—雅客V凯度消费者指数华南区总经理陈牧凡介绍,具有解压功能的橡皮糖和咀嚼糖销售量也呈现显著增长。
挖掘不同消费群体的潜力场景也成为企业竞争的重点。以玛氏为例,旗下士力架以“小饿时刻”为宣传重点,巧妙地将士力架与运动场景联系起来,让消费者在需要能量时首先想到士力架。德芙则从爱情故事到办公室焦虑,通过精心设计的礼盒装,成功占据了情人节和办公室的消费场景。而绿箭的“交个朋友吧”和“不,是你的益达”口香糖广告,更是将口香糖与社交场景深度结合,成为年轻人社交的新选择。
张丽娅 整理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